<p class="ql-block">文/雪霁</p><p class="ql-block">图/网络</p> <p class="ql-block"> 民国不乏有才气的女性,可是品评最多,话题最多的当属林徽因。</p><p class="ql-block"> 对一个人的评价所站的角度不同,高度不同,都会有不同的结果,但可以肯定的是被品评最多就意味着关注度最高。带着对这位才女的好奇读了几本有关林徽因,梁思成的书,似乎在时空缥缈的云烟中有了些许清晰的轮廓。</p> <p class="ql-block"> 林徽因是幸运的。出生在满门名士的民国大家,有一位睿智,有眼光的父亲,识得女儿的天赋,有幸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为日后文学史上的成就做下铺垫。和父亲在欧洲的游历,又拓宽了视野,从学建筑的女邻居那里初识建筑学,为自己的未来确定了方向。林徽因的幸运还在于有民国大家梁启超的认可,赏识,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认证了她的优秀。也是因为梁启超的资助,才得以在父亲猝然长逝之后继续完成学业,也正是源于梁启超的支持助力,才得以和梁思成相伴一生,虽然适逢战火烽烟,依然有温馨的家庭生活。</p> <p class="ql-block"> 林徽因是聪慧的。在她生活的那个年代,她的眼光和思想无疑是超前的。和梁思成一同赴美求学,选择建筑学,可是当时的宾大建筑系不收女生,她只能旁听建筑学课程,主修舞美设计。作为第一位中国女建筑师,参与了纪念碑和国徽的设计。和梁思成一起组建东北大学建筑系,清华大学建筑系,并在可能的条件下致力于中国古文物保护,为国之宝藏积累了珍贵的留存。</p><p class="ql-block"> 作为建筑师的林徽因又兼具诗人特质。读《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散文诗集,那份诗人的浪漫且超凡脱俗的个性展现的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林徽因是优雅的。从留存的照片及与其相关的传记描述中,可以感觉到生活中的林徽因是讲究的,不是惊艳的美,是渗透到骨子里的优雅。一袭白丝绸睡衣,典雅的旗袍,或是学生装的她,亦复如斯。即使疾病缠身,病榻上的林徽因依然是优雅的。这份骨子里的优雅不会受时间,世事,境遇所影响。</p> <p class="ql-block"> 林徽因是健谈的,建筑,舞台设计,文学,涉猎广泛,见识广博,无论什么话题都有独到的见解。正因为如此,这位总部胡同的女主人才能以她为中心,在她的太太客厅吸引了那么多民国的大家,去谈古论今。欣赏她的人,会折服于她的妙语连珠,博学,睿智,诙谐……</p><p class="ql-block"> 林徽因是理性且又率真的。即使少女心的浪漫被诗人徐志摩捕获,可是面对有家室的徐志摩不顾一切的追求,依然选择随父亲回国抽身离开,和梁思成订婚。在中华民族关键的节点,她可以像很多民国高知一样选择离开,去国外享受优渥的生活,她却和梁思成选择留下来,满腔热情地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而对于北京老城的拆除,她据理力争,只为了保护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 林徽因是很有魅力的。她是徐志摩迷恋的女神,还是金岳霖心中永久的白月光,即便是再娶的梁思成,在他心里林徽因的分量也永远是最重的。而且在一个世纪之后的今天,她依然享有那么高的知名度,也足以证明林徽因的魅力。 </p><p class="ql-block"> 从民国走来的曾经有一批才女,但集理性,浪漫, 深刻,率真,知性,优雅为一体的非林徽因莫属,因而她是最具魅力的才女。</p> <p class="ql-block">1916年,12岁的林徽因</p> <p class="ql-block">1920年,林徽因与父亲林长民在英国伦敦</p> <p class="ql-block">1924年,林徽因在泰戈尔的诗剧《齐德拉》中扮演齐德拉公主</p> <p class="ql-block">1924年,林徽因与泰戈尔、徐志摩</p> <p class="ql-block">1926年,林徽因、梁思成与同学在宾大</p> <p class="ql-block">1927年,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时的林徽因</p> <p class="ql-block">1928年,新婚时的林徽因和梁思成</p> <p class="ql-block">1929年,林徽因与女儿梁再冰</p> <p class="ql-block">1930年,林徽因和女儿在北京香山</p> <p class="ql-block">1931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北京</p> <p class="ql-block">1932年,林徽因与女儿、儿子在北京家中</p> <p class="ql-block">1932年,林徽因、梁思成与好友费慰梅合影</p> <p class="ql-block">1933年,林徽因在河北正定开元寺考察</p> <p class="ql-block">1934年,梁思成与林徽因赴山西考察途中</p> <p class="ql-block">1934年夏,林徽因在山西汾阳小阳村考察</p> <p class="ql-block">1935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在天坛祈年殿考察</p> <p class="ql-block">1936年,林徽因与儿子梁从诫在故宫</p> <p class="ql-block">1936年,林徽因与女儿、儿子在北京公园</p> <p class="ql-block">1936年,林徽因在山东考察</p> <p class="ql-block">1936年,林徽因在陕西考察</p> <p class="ql-block">考察工作中的林徽因</p> <p class="ql-block">1937年,林徽因在山西榆次考察</p> <p class="ql-block">1940年,病床上的林徽因</p> <p class="ql-block">1946年春,林徽因在昆明</p> <p class="ql-block">1949年3月,林徽因夫妇送女儿梁再冰参军南下时合影</p> <p class="ql-block">1950年,林徽因与同事讨论图稿</p> <p class="ql-block">1950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p> <p class="ql-block">1950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清华大学</p> <p class="ql-block">1950年,林徽因与清华建筑系首届毕业生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