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教育激情:校长培训的启示与实践

常春藤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点燃教育激情:校长培训的启示与实践</b></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举办的“新疆哈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能力提升培训班”的开班典礼。这不仅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和思想的碰撞。在这里,我将与大家分享我对这次培训的初步感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锁住激情:开班典礼的鼓舞</p><p class="ql-block"> 开班典礼上,每一位领导的讲话都充满了激情和期待。秦波院长的欢迎辞、余冠军副处长的期望、学员代表田方的发言,以及岳章程的讲话,都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和责任。这些鼓舞人心的话语,不仅激发了我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提升自身能力的决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捕捉灵感:多元化的培训方式</p><p class="ql-block"> 本次培训采用了集中研修、名校访学、主题教育、校长论坛等多元化培训方式。这种多样化的学习模式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无限可能。我期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通过实地考察和交流学习,捕捉到更多教育创新的灵感,为自己的学校带来新的活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沉淀感受:从理论到实践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在培训的第一天,我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管理经验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我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培养。我希望能够将这些感受沉淀下来,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为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贡献。</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借鉴内化:从他山之石到自我提升</p><p class="ql-block"> 在与来自不同区县的校长们交流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每一位校长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这些都是值得我借鉴和学习的宝贵财富。我期待在接下来的培训中,能够不断吸收和内化这些经验,提升自己的教育领导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教育家精神:传承与创新的交响</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有幸聆听了彭泽平教授关于“教育家精神核心要义与培育、弘扬路径”的专题讲座。彭教授以其深厚的教育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p><p class="ql-block"> 在西南大学彭泽平教授的精彩讲座中,我们深入探讨了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义及其培育和弘扬的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曾高度评价教师这一职业,强调其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品德的塑造者和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p><p class="ql-block"> 教育家精神的双重使命彭教授首先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对于教育这一古老职业,我们既要传承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又要警惕其可能带来的保守倾向。教育家精神的传承,不仅仅是对传统的简单复制,更是对其内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需要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赋予教育家精神新的时代意义。</p><p class="ql-block"> 教育家精神的培育路径彭教授进一步阐述了教育家精神的培育路径,强调了政府、学校和个人三个层面的共同努力。政府需要在制度设计中体现对教育家精神的重视,学校要在文化建设中融入教育家精神,而教师个体则要在自我修养中不断追求教育家精神的实现。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要素彭教授还提出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要素,即“四心三感三位”。这包括责任心、事业心、爱心、进取心,以及使命感、荣誉感、成就感,还有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终身学习。这些要素不仅体现了教师的职业素养,也是教育家精神的具体体现。结语通过彭教授的讲座,我深刻认识到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将努力践行教育家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情操,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而努力。同时,我也将积极参与到教育家精神的培育和弘扬中,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晏阳初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改革的融合</p><p class="ql-block"> 晏阳初先生是位了不起的教育家,他看农村问题,就看中了“愚、穷、弱、私”这四个字。他觉得要改变农村,就得从教育下手。他提的“三大教育”就是文艺、生计、卫生,还有公民教育,这些都是为了解决农村的这些问题。晏阳初先生的这些想法,对我们现在的教育还是很有启发的。</p><p class="ql-block"> 现在中央提的“教联体”,就是要把好的教育资源集中起来,让大家都受益。这跟晏阳初先生的教育思想挺像的,都是想让教育更公平,质量更高。</p><p class="ql-block"> 那我们怎么用“教联体”来解决现在的教育问题呢?我觉得可以这么做:</p><p class="ql-block"> 1.把资源拢起来:好老师、好教材、好设备,都得集中起来,让大家都能用。</p><p class="ql-block"> 2.教育要创新:用新的方法教学生,让他们学得更好。</p><p class="ql-block"> 3.老师要提升:老师得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本事。</p><p class="ql-block"> 4.大家一起来:学校、家长、社区一起努力,共同参与教育。</p><p class="ql-block"> 5.政策要跟上:政府要出台政策,支持教育改革。</p><p class="ql-block">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更好地解决教育问题,让教育更公平,质量也更高,培养出更多有用的人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教育的根基与挑战:从基础教育看未来</p><p class="ql-block"> 听了赵鑫教授《基础教育改革的政策热点与实践落点》的讲座,我有一些自己的体会。</p><p class="ql-block"> 首先,基础教育真的很重要,就像是盖房子打地基一样。越是小孩子,越需要老师有技巧和方法去教他们。所以,要改变基础教育,老师是关键,他们的作用不可替代。</p><p class="ql-block"> 其次,现在大家都想要更好的教育,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这是个大问题。就像毛主席说的,人们想要的和实际得到的之间有矛盾。解决这个问题,得从老师队伍做起,但也挺难的,因为学校发展有“四易四难”:硬件设施好弄,但软件和人不好搞;物质条件好改善,但教育质量提升难;外表好看,但内在素质提升难;表面功夫好做,但真正有效果难。</p><p class="ql-block"> 最后,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不只是教知识,更多的是情感上的。有些名校抢好学生,其实是因为它们怕失去名气。教育不只是老师的工作,也需要学校和课堂的公平。大学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楼大,而是因为老师厉害。</p><p class="ql-block"> 教育是个复杂的事情,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从老师做起,从学校做起,从每一个孩子做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