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道德经》原文释义及感言

杨建伟

<p class="ql-block">原文</p><p class="ql-block">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p> <p class="ql-block">释义</p><p class="ql-block">宇宙中的最高级上下层关系,是下层仅仅知道上层的存在。其次,是上下层相互亲近,下层赞誉上层。再次,上层让下层感到害怕。最次,上层让下层反感咒骂。语言是如此贫瘠,无法表达出所有的内涵,所以不能过于依赖语言。因此,用语言表达的时候要慎之又慎。最高明的影响,就是做好一切之后,百姓都说,这就是我本来的样子,这就是我天生的啊。</p><p class="ql-block">老子在本章中首先提出了四种不同的上下层关系,层次由高到低。他认为,最高级的关系,是“道”于万物的关系,“道”无心无欲,无所不包,不会横加干涉万物,只是静静地看着万物自然生长。圣人怀着一颗“道心”,“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同“道”一样,辅助万物自然生长。而普通人存有私心,喜欢干涉万物,喜欢领导万物,喜欢获得万物,然后就会出现上述的四种关系。</p> <p class="ql-block">根据《道德经》第十七章节创作微小说</p><p class="ql-block">在遥远的古国里,有一位智慧而深沉的君主,人称“太上”。他治国不以威权压人,而是以身作则,顺应天道,让百姓在无形中感受到他的存在与智慧。在他的治理下,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却很少有人直接谈论起他,因为太上之治,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p><p class="ql-block">在这个国家的邻国,有四位不同风格的君主,他们分别代表着四种不同的治国理念。</p><p class="ql-block">第一位君主,以亲民著称,他常深入民间,与百姓同吃同住,赢得了百姓的爱戴与赞誉。每当他出行,总是伴随着欢呼与掌声,百姓亲切地称他为“亲誉之君”。</p><p class="ql-block">第二位君主,则是以严刑峻法维持秩序,他的威严让人心生敬畏。在他的统治下,虽然社会安定,但百姓心中总有一份难以言说的距离感,他们敬畏他,却也疏远他,称他为“畏之君”。</p><p class="ql-block">第三位君主,则是傲慢且昏庸,他无视民生疾苦,沉迷于个人的享乐之中。百姓对他的不满日益累积,最终化为轻蔑与侮辱,私下里称他为“侮之君”。</p><p class="ql-block">而太上之国,则完全不同。太上深知,真正的治理不在于外在的强制或表面的亲和,而在于内心的信服与自然的顺应。他很少发布命令,更少用言语去教导,而是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让百姓看到什么是真正的善治。因此,在太上之国,百姓们往往说:“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仿佛本就如此。”</p><p class="ql-block">一日,四国的使者相聚于一堂,交流治国之道。当谈及太上之国时,其他三国的使者无不露出羡慕之情。他们发现,太上之国无需严苛的法律,也无需频繁的政令,更无需君主的亲自干预,一切便自然而然地井然有序,百姓安居乐业,仿佛整个国家都沐浴在一种无形的和谐之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一位使者感叹道,“太上之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太上之治,让百姓从内心深处信服,无需外在的强制。而我们,或许还应该学习如何‘贵言’,让治理更加自然,更加顺应民心。”</p><p class="ql-block">故事传开后,四国的君主都开始反思自己的治国方式,而太上之国,则继续以它那不着痕迹的智慧,引领着百姓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在那里,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p> <p class="ql-block">道德真经十七章感怀</p><p class="ql-block">太上无为知有之,亲民誉畏各相宜。</p><p class="ql-block">侮来皆因信不足,贵言犹在悟玄机。</p><p class="ql-block">功成事遂心无碍,百姓皆言我自然。</p><p class="ql-block">道德真经传千古,修身养性悟天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