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儿女………我家有个小老二(续)

小甘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还记得孩子百日宴时,我妈过来照顾了我们两三个月,当她老人家抱着小外甥时,总是那么慈祥友爱,也驱除了我高龄生孩的不少疲惫。她对我说,愿这个儿子给我带来好运,他是我的福星。我当时对这个话是不太在意的,只觉得老妈是在祝福我,儿女双全嘛,“好”字写成了。时间转眼过去六七年了,还真觉得是这么回事,我表示和孩子相处很愉快!</p><p class="ql-block"> 虽是高龄生孩,但在怀孕期间一切顺利,除了早期孕吐有些明显的不适,生的过程虽是剖腹产有些贫血头晕,终归还是顺利的。懵懵懂懂,混混沌沌,感叹自己带娃不易的过程中,他就摇身一变成一个小学生了,也让我生出不少感慨来。</p><p class="ql-block"> 良宝首先很听话。是个名副其实的乖孩子,在学校里老师就是说他知书达礼、守规矩。一次我去寝室帮他放被子,他班级的队伍被小组长带上来了,我跟他说要他进寝室看下自己的被子,他迟迟不肯进来,在队伍里支支吾吾,又给我眼神示意。后来我才明白,是要表现好,不吵闹,经过小组长的同意才可以进寝室,呵呵,我不得不佩服他。我有时骑电动车带他,他都会要求我遵守红绿灯交通规则,包括手上有垃圾,附近没有垃圾桶,他都会问我什么时候扔,而不随意丢在地上的。这算不算小时候扣好第一粒扣子呢?也许他没有人家孩子那么调皮,但是乖巧还是好的吧。</p><p class="ql-block"> 良宝也很自律。鉴于大学裴同学带出了特别优秀的孩子,原来他特别重视从小对孩子的传统文化的熏陶。我也鬼使神差,从一年级开始就叫他背《道德经》。如今一年过去了,九九八十一章,点点滴滴,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磕磕绊绊竟然就背完了。中途也有倦乏期,他偶尔也会不愿意背,我自己也有偷懒的念头,但最终还是坚持下来顺利登顶了,这对于我来说还是比较欣慰吧。且不说将来对他有啥用,只是一心一意做一件事,没有半途而废、浅尝辄止,相信这已经是一种成功。何况我相信这一定是有用的,经典嘛,深层滋养,哪怕之后忘记,记忆深处应该是有的。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他打乒乓球,学了一个月(每周两次课),好像还是没啥感觉,就差要放弃了,他有一次跟我说不想去打球,我说你只是还没到那个点,慢慢积累,迟早能找到感觉,要是碰到一点困难就放弃,这不是我们的作风吧。结果最近这两次他还真的打得有些模样了,凌厉攻势一起来,他老爸有时都招架不住,此刻还真的感叹需要静待花开呢,当父母的何必那么着急呢?</p><p class="ql-block"> 良宝也很认真。假期学自由泳,上大班课,老师在关注其他的孩子时,他就自己不停的在练换气、换手,弄得教练都怕他累到了。在学习的督促上,我真是个懒妈妈,基本他自己也会规划好,当然他爸也会督促。家里有几本数学资料,老师说学有余力者可以完成。他就拼命的写,我说可以每天写一点,坚持就好,不一定要全写完的。他老人家倒好,趁你不注意,还是写,澡也不去洗,到了晚上10点也不去睡觉,害的我们连骗带哄才肯罢休,这是数学老师的魔力吗?呵呵</p><p class="ql-block"> 当然调皮也是有的。比如说有时莫名其妙的还要跟我玩舐犊情深,特别粘人;有时跟你玩着玩着,又要躲猫猫,让你到处去找他;有时又忙着玩烟卡(有点像我们小时候的打宝,玩纸片游戏),疯狂的时候见到地上有废弃的烟盒子就要去捡,如获至宝,全然不顾路上的安危!暑假时又跟我抱怨,为什么要上学,不可以放暑假吗?难道这么早就感觉到学习的累了吗?好在开学之后就听不到这种呼声了......</p><p class="ql-block"> 对于他的学习我没有太加关注,作为高中老师的我,明显关注别人的孩子时间更多,对自己的孩子却常常忽视。这也许跟我的教育理念的有关吧,也跟我自己的成长环境有关。</p><p class="ql-block"> 我是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那时候我父亲身体不好,家庭困难。我初中小学交学费都是一件难事,好在亲朋好友、父老乡亲的支持,我们家信誉也好,学校允许我们家学费可以迟交几个月,我才能完成义务教育。算不算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呢?我的学习机会是来之不易的,所以在读书上我特别自觉,谈不上天赋异禀吧,也算在村庄上读书还可以的,在那个乡村小学中学也算是“名”学生了。“读书”我家里人从来没操心过,那全是我自己的事,他们要操心的只是钱,和我会不会太累,累坏眼睛及身体。虽然我考得不是什么名牌重点,但一切都是我努力的结果,我最终为自己感到自豪。</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社会当然变了,物质上至少比父辈更好些,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也是重中之重,当下社会节奏加快,内卷也是越来越厉害,做父母的甚至人为制造出很多焦虑来,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是一个求中和的人,不喜欢太逼仄、压力太大的状态,物质与精神的平衡,工作娱乐的适中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我还是觉得主要靠孩子自己,靠父母来陪来逼,似乎有些本末倒置了,只做些大的规划和人格上的引导,具体的一些任务还是相信老师为妙。唯分数论我是不赞成的,虽然我知道分数很重要,但我们的生活还有很多要追求的东西,我希望自己不要越俎代庖!</p><p class="ql-block"> 好在良宝似乎与我很合拍,不需要我太多干预,他能够整理好自己的那一摊子,我想也就够了。而且最近周末中午自己都会去楼下玩滑滑梯,不会和之前一样玩闹影响我中午的睡眠,我已经谢天谢地了。</p><p class="ql-block">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只能说,“孩子,我谢谢你!”正因为此,我对我妈的话也深信不疑,相信好运是彼此成就的,我珍惜母女情深,母子缘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