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阅读关河五十州所著的《大清重臣李鸿章》,仿佛穿越时空,亲历了晚清那段风雨飘摇的历史,在对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有了更为深刻而全面认识的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我的晚清历史知识。李鸿章,这位在晚清政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生平事迹、政治决策乃至个人性格,都深深地烙印在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长河之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马关条约:历史的产物</p><p class="ql-block"> 中学时所学的历史知识,让我给李鸿章定义上了卖国贼,实际上是这样的吗?正如书中所述,“甲午战争,实非一人之责,李鸿章只是身处其中,贵为国家重臣兵并参与指挥而已。”代表晚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无疑是李鸿章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也是晚清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耻辱篇章。然而,这一条约的签订并非李鸿章个人所能决定,而是历史洪流的必然产物,没有李鸿章,也会有张鸿章、王鸿章来完成。彼时,大清国力衰微,甲午战争的失败更是将国家推向了深渊。李鸿章作为谈判代表,面对日本列强的强硬态度,虽据理力争,但终究难以扭转大局。他深知条约的苛刻与屈辱,但更明白,拒绝签订可能带来的更大灾难。因此,他选择了妥协,签订了这份让后人痛心疾首的条约。这一决策,虽让他背负了千古骂名,但我们也应看到,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他的选择实属无奈之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马关条约与日本昌盛</p><p class="ql-block"> 《马关条约》的签订,对日本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胜利。条约中仅巨额赔款换算成当时的日元,共计达三亿日元,而当年日本全国的财政收入也不过才一亿日元,等于日本什么都不干,就一下子拿到了未来三年的全国财政收入。巨额的赔款和割让的领土,为日本提供了丰厚的资源和经济基础,加速了其军事和经济的发展。而《马关条约》对中国造成的严重损害不言自明,其中仅赔款一项,就足以让中国财源为之枯竭,但它却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繁荣,日本一夜之间成了亚洲乃至世界的暴发户。书中讲,现在签订条约的日本马关的春帆楼前都还立有一块石碑,上面赫然刻着“今之国威之隆,实滥觞于甲午之役”几个大字。日本借此机会迅速崛起,成为亚洲乃至世界舞台上的强国。而这一切,都与《马关条约》的签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日本自身的努力和改革,但《马关条约》无疑为其提供了重要的助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李鸿章改变了国人在西方人形象</p><p class="ql-block"> 书中讲:从细节处展露个性魅力,进而塑造和提升自己所代表国家的形象,是李鸿章访美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李鸿章出访欧美后,西方迅速刮起了一股李鸿章旋风”或称"中国旋风”。出现在西方民众面前的李鸿章,既有他们想象中“东方俾斯麦”该有的神秘和高贵,但却又不像寻常大清官吏那样拘谨和迂腐,因而极受西方媒体和各界的欢迎。一名学者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他(指李鸿章)那超过一米八的高大身躯,以及雍容的气质、坦率的谈吐,让西方朝野为之倾倒”。其实,这时的中国依旧保守落后,但在“李鸿章旋风”的影响下,中国却被成功地塑造成了一个开明、强大的东方国家形象。华人在西方的形象亦由此改变,过去欧美报刊都刻意丑化华人,把华人脑后拖着的辫子称为“猪尾巴”,视其为丑陋粗鄙的代表。在李鸿章访问欧美之后,华人第一次开始以健康、正面的形象出现在当时不少欧美产品的广告中。</p><p class="ql-block"> 可以说,李鸿章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成环球之旅的朝廷重臣,第一个在西方以记者招待会方式面对记者的中国第一个高官,他在对外交往中的表现,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人在西方人眼中的形象。他以其深厚的学识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赢得了不少西方政要和学者的尊重与认可。他努力推动中西文化交流与合作,在李鸿章的努力下,中国开始逐渐融入国际社会,国人的形象也开始逐渐改善。尽管这种改变并不彻底,但李鸿章的努力无疑为后来的中国外交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在阅读本书之前所完全不了解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洋务运动与李鸿章</p><p class="ql-block"> 洋务运动是晚清时期的一次重要改革运动,书中甚至讲,“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终于走上了与世界同步的上升道路,不仅在经济总量上重回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位置,军事实力也迈上了一个隐隐的台阶。”由此可见当时洋务运动的成功。而李鸿章则是这场运动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他深知国家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因此积极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兴办近代工业和教育事业。在他的努力下,中国的军事、工业、交通等领域都得到了显著的发展。然而,没有政治改革配合的洋务运动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落后局面,反而因为各种原因而逐渐陷入困境。但无论如何,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努力和贡献都是不容忽视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破屋与裱糊匠</p><p class="ql-block"> 在书中,作者用“破屋”和“裱糊”匠来形象地比喻晚清时期的国家状况和李鸿章的角色定位。原话是:世人将甲午兵败的责任皆归咎于李鸿章,李鸿章内心不服,在他看来,“屋主人”仅把他的角色安排为“裱糊匠”,临到头来,怎么能要求一个“裱糊匠”为屋子的年久失修负责?的确如此,晚清时期的中国,就像一座破败不堪的屋子,而李鸿章则像是一位技艺高超的裱糊匠。他试图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修补这座破屋,使其能够勉强维持下去。然而,无论他如何努力,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这座破屋的命运。这种比喻既生动又形象,深刻地揭示了晚清时期中国的困境和李鸿章的无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六、李鸿章是谁</p><p class="ql-block"> 本书共697页,是我读过的书中单本最厚的,书中用很多篇幅刻画了李鸿章复杂多面的性格,既有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一面,又有妥协退让、缺乏决断的另一面。他既有着深厚的学识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又时常被个人情感和利益所左右。他虽然说过“天下最容易做的事就是做官,倘若连官都不会做,那也太愚蠢了”,但,他也面对官场的一次次失仪,也异常苦恼过官场的明争暗斗。这种性格的矛盾性使得他在政治舞台上既能够屡建奇功又常常陷入困境。然而正是这种复杂多变的性格才构成了李鸿章这个历史人物的真实与立体。他既是一个政治家又是一个文人,既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无奈和妥协。</p> <p class="ql-block"> 李鸿章的一生既是大清王朝衰败的见证,也是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交织的写照。他的每一次决策和行动都深深地烙印着那个时代的印记。通过深入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较好地了解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