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明月霞光</p><p class="ql-block">图/部分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美篇号/6083125</p> <p class="ql-block">时光深处,温情如旧。目之所及,皆是回忆。</p><p class="ql-block">再一次回到大西路的同得里38号,面对着这栋外观早已破旧不堪的四层楼房,心里顿时涌起无限感慨。当三十年前第一次走进来的时候,它就已经是个老者,如今再看,除了外墙严重脱落,裸露出里面的红砖外,那一楼和二楼的房子连门窗都已经不见,更不用说它们的主人身在何方。</p> <p class="ql-block">这里本是医院的病房楼,医院整体搬迁后,单位将其分给职工作为住房使用。于是这里就成了我在镇江拥有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只有一个单间,20平米,我和先生在中间加了一道墙,隔成了两小间,这样我们就有了一个房间和一个客厅。卫生间是公用的,厨房是在室外的,就是南面半裸的周廊。一眼望到头的那种,没有挡风玻璃,所以算不上阳台。晴天时大家乐乐呵呵,一到下班时间,家家都在走廊上做饭,欢声笑语,毫不热闹。遇上下雨天,再刮点东南风或者西南风,那做饭的事只能暂停。大家各自回到屋里下个面条对付一下就过去了。</p> <p class="ql-block">做饭也是一道风景。在这栋楼里做饭的,大多是男人,别看一个个在单位里都是手拿听诊器的,可一回到家照样外衣一脱,卷皮袖子就能拿起锅铲子。于是不多时家家户户就飘出了饭菜的香味。</p><p class="ql-block">丈夫们能干活,也不忘身心放松,烧着饭的功夫,就开始考虑晚上的事,于是将头稍微朝外伸一点,再大喊一声“晚上谁打牌?”于是楼上楼下便听得清清楚楚,自然就有呼应的。待晚饭后收拾结束,路灯下,一张小桌四周就围满了人,丈夫们声情激昂开始掼起蛋来。于是每天晚上三楼的K先生家门口的楼梯口就被堵得严严实实。妻子们玩不得牌,就带着各自的孩子相约去迎江桥上看路灯和汽车去了。</p> <p class="ql-block">就在那20平米的屋里,我们结了婚,有了女儿,从两人世界变成了小小的三口之家。六年后单位重新调整房子,这样我们就从当初中间那间搬到了靠近楼梯口这一间,面积多了十几个平方。这一次,经我们自己改造,室内终于有了卫生间和灶台,再也不用担心刮风下雨了。将门一关就是一个温暖的家。这一年女儿三岁。</p><p class="ql-block">但因为进门就是楼梯,年幼的女儿总是摔跤。考虑到孩子的安全,在熬过四个春秋后我和先生咬咬牙在李家大山买了个经济适用房。离开了这个生活了十一年的同德里,那年,女儿七岁,一年级才上完一个学期。</p> <p class="ql-block">离开是带着无奈和不舍的。毕竟这里有热闹繁华的大西路,生活相当方便。孩子就读的中华路小学就在百米之外。最难能可贵的是这里有相处和睦的邻居同事们,在这里,一栋楼就是一个大家庭。连孩子们都快乐得像一只只自由的鸟儿,丝毫没有独生子女那种所谓的孤独感。而这些都是李家大山所不具备的。</p> <p class="ql-block">李家大山唯一好的地方就是平层,不用再担心女儿摔跤。还有就是有三个朝南的房间,阳光和光照都要胜过同德里。然而十年后李家大山因土地征用房屋被拆迁,于是我们又回到同德里暂住,这一年女儿已经是一名初中生。</p><p class="ql-block">再次回来,女儿已经长大。有了两地的对比,女儿颇有感慨“妈妈,还是这里好,虽然小点,但很温馨,尤其是每天晚上做功课的时候,感觉爸爸妈妈就在身边。而李家大山房子虽大,看起来互不打扰,却总感觉你们离我很远。其实,我还是喜欢这里。”</p> <p class="ql-block">孩子的话使得我对这个破旧的老屋有了重新的审视。是啊,幸福不在于房子的大小,只要房子里面足够温馨就很幸福。</p><p class="ql-block">此刻我就站在四楼北面卧室的窗口,我将眼光看向窗外。想起当初女儿上一年级时,我只需要伸出头,就能看到她背着书包的小小身影,她走到楼下时还不忘抬头对着我开心一笑,她知道我这个妈妈一直在目送她走进学校。确实,我会一直看着她穿过马路走进中华路小学的大门。到了放学时间,我同样可以站在窗口,看到她放学回来的身影。</p><p class="ql-block">不看孩子的时候,我可以站在这里看楼下静静流淌的古运河。它似乎被人遗忘,却依旧生生不息,与这座城市一样,安静,从容,淡定,在四周老旧的建筑中依旧保持着它独有的韵味,与不远处新建的文广集团大楼形成鲜明的对比。</p> <p class="ql-block">那次也是短暂住了三年,三年后我们搬进了焦山附近的中南世纪城。而原先住在同德里38号的邻居兼同事们也先后换房相继离开,只剩下这栋老楼依旧在原处残喘。</p><p class="ql-block">第三次回到这里是没有想到的。这一次是因为女儿工作单位突然调到了大西路,加上早上到单位时间很早,于是我和先生决定将这个老房子收拾一下,遇到刮风下雨女儿也好有个临时的落脚点。</p><p class="ql-block">花了整整三天时间,积满灰尘的家终于又焕然一新。看着眼前这个陪伴了我们三十多年的老房子,真是百感交集:它多像我们的祖辈,虽然岁月让它更显苍老,可是在我心里,它依旧是那么慈祥可敬。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它总是站在身后默默付出。悠悠岁月里,它如一条蜿蜒的河流,一直缓缓流淌在我的心田。而那深藏于时光深处的温情片段,更像一盏盏夜灯,始终闪耀着温暖而柔和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2024.11.1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