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继续学习《昆明的雨》。</p><p class="ql-block">今天的课主要是想通过体会汪曾祺先生在昆明雨季感受到的人情美,来让孩子们初步感知到什么样的人才能让人感受到人情的温暖和美好。</p><p class="ql-block">作者曾住在昆明若园巷二号,院子里有一棵大缅桂花。密密的叶子,把四周房间都映绿了。缅桂盛开的时候,房东(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寡妇)和她的一个养女,会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来好些,拿到花市上去卖。作者说,她大概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于是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有时送去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p><p class="ql-block">作者在这件事的结尾抒情道——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p><p class="ql-block">我朗读的声音刚刚落下,孩子们立刻发问:那是什么?</p><p class="ql-block">我反问:对呀,那是什么?</p><p class="ql-block">我喜欢课堂上有这样的情景:老师准备的问题正好被学生提出来。那种在教与学的关系中表达出来的“心有灵犀”,总是能让孩子体验做学生的满足,让老师感到做教师的值得。我想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一定需要彼此懂得吧。</p><p class="ql-block">“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那是什么呢?”我重复问道。</p><p class="ql-block">“是感动。在异地他乡,有人送来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一定很感动。”有同学说。</p><p class="ql-block">“是赞美。赞美房东母女为人的朴素。”他们的回答又进了一层。</p><p class="ql-block">“还有别的吗?”我追问。</p><p class="ql-block">孩子们把头底下去了。我知道对于他们来说再理解的深一点是有点难。</p><p class="ql-block">于是我换了个角度问:“担心房客摘花,除了送花给他们,还有别的办法吗?”</p><p class="ql-block">瞬间他们就齐刷刷抬起了头,并且争先恐后抢答,对于这个问题,他们太有方法了——</p><p class="ql-block">“雇个人,看着树,谁摘就报警!”</p><p class="ql-block">“用铁栅栏围起来!</p><p class="ql-block">更有甚者:“用电网围保护起来。”</p><p class="ql-block">也有稍微柔软一点的:“在树下写上禁止摘花的提示语。”</p><p class="ql-block">可是接着就有同学补充:“摘花罚款!”</p><p class="ql-block">“房东可以派她女儿在家守着树,她去卖花。”</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我上课的热情随着他们给出的答案也一点点冷却了。不是不满意他们的回答,是难过他们这千篇一律互害模式的办法。他们不大可能想到更高明的办法,因为他们是在汹涌的竞争浪潮中长大的孩子。进入年级前三十,就能进火箭班,进入前一百就能进统招,进入什么名次就能如何……在你追我赶的成长路上,他们哪有时间放慢脚步发现并感受所谓的人情美呢?更不要说用自己诗意的情怀去创造一点美了。</p><p class="ql-block">他们是如何被管理的,他们就如何管理别人。</p><p class="ql-block">可是语文课是应该有人情味儿的,语文课有责任让孩子看到人的美,人的诗意,让孩子们对生命有更深情的期待和更坚定的信念。</p><p class="ql-block">于是我再追问:“大家说的这些方法能让作者的心软软的吗?”</p><p class="ql-block">“不能!”这一次异口同声。</p><p class="ql-block">“那么房东的做法高明在哪儿?”</p><p class="ql-block">“她知道送了房客花,他们就不好意思摘了。”</p><p class="ql-block">“送了花他们也没必要摘了呀!”</p><p class="ql-block">“送了花,房东和房客之间的关系会有变化吗?”</p><p class="ql-block">“会更和谐。”</p><p class="ql-block">“会更融洽。”</p><p class="ql-block">“会让作者的记忆更美好。”</p><p class="ql-block">这是孩子们给的答案,也是我想要的。和谐的、融洽发、能留下美好回忆的人际关系难道不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吗?这不就是汪曾祺先生在离开昆明四十年后依然想念的原因之一吗?</p><p class="ql-block">这平凡普通的人们用他们诗意的态度栖居在大地上,用最自然最纯粹也最智慧的方式展示着人性的善良和美好。</p><p class="ql-block">于是我们的心也跟着软软的。</p><p class="ql-block">鲍鹏山老师在《生命的哲学》一文中说:“我们要创造性地介入生活,介入环境,为生活和世界创造意义和价值。创造意味并享受意味,这就叫诗意的栖居。有了诗意,我们的世界就多了一个维度。多了一副眼光,一种胸襟,一种委婉,一种回旋,人生就有了山重水复时的柳暗花明,无路可走时的周行不殆……”</p><p class="ql-block">这段话讲得真好。</p><p class="ql-block">房东有了诗意,会把一大盘子带着雨珠的缅桂花送给房客能,芬芳了自己和他人。</p><p class="ql-block">作者有了诗意,感受到了这朴素的举动背后人情的蓊蔼。</p><p class="ql-block">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活得有一点诗意呢,为了我们那原本也可以软软的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