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两千多年前,周王室衰微,诸侯并起,烽火连天。“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老子见社会道德衰败,失望至极,便乘青牛西出函谷关,隐居而不知所终。在出关之时,他应关令尹喜之求,写下了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道德经》也称《老子》,或称《五千言》,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他文简意深,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学科,其内容博大精深,玄奥无极,涵括百家,包容万物,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宝典,被称为“中国智慧第一书”,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无论对中华民族性格的铸成,还是对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p> 关于《道德经》的版本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当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道德经》历代传抄,多有错讹,至今已经很难彻底分辨孰真孰伪。据说仅国内的《道德经》译注本就不下千种。《道德经》是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研究推敲的经典巨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里主要介绍有代表性的几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 郭店楚简本《老子》(简称郭简本)</b>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1993年,在湖北荆门市郭店一号楚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简老子,这批竹简的墓葬时间约为公元前300年左右,墓主人是一名落魄贵族。这些竹简共71枚,整理者根据竹简的形制、长短分为甲、乙、丙三组,总字数约为2046字,相当于传世本的五分之二。这些竹简的内容与传世本中的《道德经》的31个章节相近,其中甲组和丙组有一段内容是重复的。这批竹简的抄写时间大约在公元前350年-前300年之间,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版本。〈孟子(前372年-前289年)〉据推测,其抄写来源似乎基于几种不同的版本,也有学者认为乙组和丙组的内容是经过传述和注解的,而非原始经文。这样的发现对于研究老子及其思想有着重要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2.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 (简称马王堆本)</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1973年,帛书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墓主为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在出土的帛书中,有两个版本,分别用两种不同的古隶书抄写。原整理者将字体较古的一种称为甲本,另一种称为乙本。甲本不避汉高祖刘邦讳,其抄写年代最迟在刘邦称帝(公元前202年)之前。乙本避刘邦讳但并不避刘恒讳,其抄写年代大概在汉高祖即位与汉文帝即位之间(公元前180年至前202年)。出土时,丝帛已有破损,文字也多有残缺。乙本总共有5467字,而甲本略少一些。帛书甲、乙本都没有书名,它们被分为上、下两篇。甲本没有篇名,而乙本上篇名为“德”,下篇名为“道”。这样的表述更为正式得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3. 北京大学藏汉简《老子》(简称北大本)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京大学在2009年初接受捐赠,获得了一批海外回归的西汉竹简,这是继马王堆汉墓帛书及郭店楚墓竹简《老子》之后的第四个重见天日的简帛《老子》古本。总字数超过5300字,使用典型的汉隶文字书写,残缺部分仅60余字,是当今保存最完整的简帛《老子》古本。其抄写时代应为汉武帝到汉宣帝时期。与前三个古本不同的是,北大本对全文做了分章处理,共77章,与传世本81章不同。同时,竹简的背面题有“老子上经”和“老子下经”的篇题,“上经”对应传世版的“德经”,下经对应“道经”。其顺序与帛书本一致,其文本形态介于帛书本和传世本之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4. 传世王弼注本《道德经》(简称通行本)</b>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目前大部分流传广泛的版本都是以王弼注本为底本。王弼是三国时期曹魏的经学家、哲学家,也是魏晋玄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曾为《老子》和《易经》撰写注解,这些注解一直流传至今。自隋唐以来,王弼注本逐渐成为最流行的版本,现今流传的版本多为清代浙江书局的翻刻本,但与最早的明代张之象刻本相比,已经出现了很多讹误。如果能够追溯到王弼古本,恐怕讹误只会更多。据明清时代的经学家考证,在宋代时,王弼古本就已经很难见到了。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弼系统的本子现存最早的刻本是明代的张之象刻本,而今日流传的版本多为清代浙江书局的翻刻。与这些版本相比,古本的文本形态更接近于帛书,没有分章,也没有上、下经之说,书名也仍旧是《老子》。在一千多年的流传过程中,古本与今传世本存在巨大差别,这也是我国古籍传承中的一个常见现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5. 传世《河上公老子道德经章句》(简称河上公本)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河上公本是另外一个流传度较广的传世本。河上公,姓名不详,正史未见载,最早仅见于东晋志怪小说《神仙传》,小说中的身份是个得道之仙,曾为汉文帝讲解《老子》。该本可能出于六朝人的伪托,借河上公之名。其原经文都早已失去各自的原貌而趋同,今之传本篇章结构同为81章,字数略少于通行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版本,如唐代严遵的《道德真经指归》,以及敦煌手抄本,还有一些如《韩非子》等先秦典籍中对老子原著的引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近年来,帛书《老子》作为“最接近《老子》原貌的版本”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们的认可。帛书本与通行本对比,有影响文义的140处重大不同。这里以帛书《老子》甲、乙为底本,结合河上公和王弼的两个重要古本,列举分析供读者参考。</p> 道德经第十六章的内容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帛书甲本和乙本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河上公本和王弼注本的内容。</p> 道德经第十六章的注释 道德经第十六章的译文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译文</b>】</p> 道德经第十六章的题解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题解】</b></p> 道德经第十六章版本差异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帛书乙本内容较全(只缺3个字)。主要比较王弼注本与帛书乙本的差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1句差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帛书乙本:“至虚极也,守静督也,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弼注本:<span style="font-size:18px;">“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弼注本将“至”改为“致”;将“督”改为“笃”;将“旁”改为“并”;去掉一个“其”字3个“也”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2句差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帛书乙本:“天物(礻云礻云),各复归于其根。曰静。静,是胃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芒(甲本:㠵),芒作,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弼注本:<span style="font-size:18px;">“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王弼注本将“天”改为“夫”;“礻云礻云”改为“芸芸”,去掉一个“于”字;增加“归根”二字,去掉一个“静”字;增加两个“曰”字,去掉两个“也”字;将“芒”改为“妄”,去掉一个“芒”字。</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3句差异。</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帛书乙本:“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OO天,天乃道,道乃O。没身不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弼注本:“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王弼注本将缺字补上,没有改动。</span></p> 道德经第十六章读后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道德经》第16章,老子论述了修行的最高境界,“致虚”与“守静”,认为这是“道”的本质;通过一系列的修行方式,就可以做到“没身不殆”,终身不会有危险,平安度过一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1段:“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致:帛书甲本为“至”,到达的意思(见《古代汉语词典》854页);守:保持(见词典653页),静:帛书甲本为“情”,情绪(见词典593页);笃:帛书甲本为“表”,外面(见词典49页);并,帛书甲本为“旁”,普遍(见词典546页)。这段话的意思是,到达虚无的极点,仍能保持情绪稳定。从万物普遍生长的现象,我看出了循环往复的规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2段:“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夫,帛书甲本为天,指自然,本性(见词典686页);常:规律,准则(见词典87页);明:明白,清楚(见词典512页)。这段话的意思是,一切事物变化纷纭,最后又各自回归到它们的根源,回到根源过程叫做“静”,也就是“复命”。复命是万物运动中不变的法则(常),知道了这个法则(常)才能明白(明)一切。不知晓“常”的道理而轻举妄动,就会发生凶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3段:“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容:宽容,包容;公:公平,公正;王:帝王;天:大自然;久:长久,久远。没(mo):通“歿”,死亡;殆:危险。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了“常”的道理才能够容纳一切,容纳了一切才能够做到公正无私,公正无私才能使天下归顺,使天下归顺才能顺应天意,顺应了天意才符合“道”,符合“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有危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面谈三点感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一,从“至虚极也,守情表也”到“致虚极,守静笃”,曲解了老子的本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弼注本的解释是,达到空虚的最高境界,固守宁静达到极致。而帛书甲本的意思是,到达虚无的极点,仍能保持情绪稳定。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虚”是的“无”的极点,“情”是“有”的体现;通俗的说就是深藏不露,这是一种意“境”,并不仅仅指平“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二,“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这是天道轮回,也是自然规律。世间万事万物返回根源就叫做“静”,是生命的本来状态。无论是自然界的事物,还是人类本身,最后所回归到的本原状态都是“静”。花开花落,叶落归根,这是自然界的循环往复;生老病死,传宗接代,这是人类的自然规律;烽烟四起,朝代更迭,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三,“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老子采用顶真修辞的方式,循序渐进的介绍寻“道”的过程,以及得“道”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知道,老子将客观规律称为“常”,掌握这个规律才能包容一切;包容一切才能做到公正, 做到公正才能天下归顺,天下归顺才是顺应天意;顺应天意才符合“道”,符合“道”才能长治久安。层层递进,一气呵成;方法简单,逻辑缜密。 堪称昏暗世界中的一盏指路明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2024-11-19于静心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