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央视热播的《觉醒年代》是一部百年建党史的恢弘历史画卷。剧情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背景,讲述了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光辉历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电视剧是声光电的综合艺术,其中的声,就是语言,是演员说的话,在影视剧中叫台词。台词对于塑造演员形象,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至关重要。经典的台词反映大时代,赋予人物鲜明的形象,是影片的灵魂和演员的心声,它们长久的生命力与天地共存,日月同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觉醒年代》中有不少震撼人心的经典台词。正是那些台词,让我们从从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先知先觉者身上,看到了那一代知识份子的风骨与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br></p> 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的讲演台词振聋发聩 <p class="ql-block">蔡元培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实行教授治校。“五四”运动中他支持学生爱国行动,多方营救被捕学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17年1月9日,他就任北大校长的演说台词是对北大莘莘学子的殷切希望。他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蔡元培将“抱定宗旨”置于首位,其演讲台词振聋发聩。</b></p> <p class="ql-block"><b>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讲: 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蔡元培的演讲开门见山,在简单地回顾了自己与北京大学的渊源之后,就以校长的身份直截了当地对青年学子提出了三点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这几点要求绝非泛泛而谈,而是直接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北京大学的沉疴而提出的,可以说每一点都极富有针对性,都事关北京大学的前途和命运,意义深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一曰抱定宗旨:他高屋建瓴地匡正了大学的性质,明确求学的目的。</b>他指出,大学不是做官发财的跳板,而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这一观点在当时可以说振聋发聩,直指北京大学多年弊端。</p><p class="ql-block"><b>二曰砥砺德行:</b>他希望北京大学的学子能以天下为己任,以身作则,担当起匡正流俗的职责,为天下人做道德的楷模。</p><p class="ql-block"><b>三曰敬爰师友:</b>“坦诚相见、开诚布公、相互勉励。各位:我们同处北大,要荣辱与共啊,我相信我们北大一定会是出文化大家思想大家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段演讲,深深影响了一代代北大学子,其中蕴含的教育家精神也在一代代教育工作者中传承与发扬。</p> 陈独秀的新青年的六大标准的台词醍醐灌顶 <p class="ql-block"><b>陈独秀:北大文科学长</b></p><p class="ql-block">作为百年建党史的一幅恢宏历史画卷,该剧以全新的视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肯定了陈独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者和主要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和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的历史功绩,<b>塑造了一个敢于为国民探索新出路的鲜明形象。</b></p> <p class="ql-block">当年他提出的“当代新青年的六点条标准”醍醐灌顶,放在百年之后的今天也永不过时。六条标准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自由的而非奴隶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3.进取的而非退隐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4.世界的而非锁国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5.实利的而非虚文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6.科学的而非想象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年轻的陈独秀作为北大文科学长在上海震旦学院礼堂发表精彩演讲,他真诚豁达,性情热烈,激情四射。演讲中陈独秀提出当代新青年六个标准,“六条标准,总的来说就是科学与民主,要造就一代新青年,唯有科学和民主并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还说:“不光是我们技不如人,制度不如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思想、道德、理念不如人家先进。”</p><p class="ql-block">“凡是违反科学与民主的,哪怕是祖宗之遗留、圣贤之垂教、社会之崇尚皆不值得提倡。”</p> <p class="ql-block">其高屋建瓴的演讲台词字字句句醍醐灌顶。于和伟的精彩讲演我们看到了当年陈独秀的真实的形象,他形神皆备,激情澎湃,爱国之心跃然。</p><p class="ql-block"><br></p> 李大钊与陈独秀的台词是建党的誓言 <p class="ql-block">《觉醒年代》中李大钊是北大图书馆馆长。作为我党创始人的南陈北李之一,李大钊除了写文章和编辑《新青年》外,还组织学生研读调研和实践,一面登高堂之上大声疾呼,一面入坊间倾听和开导劳苦大众始终冲在革命斗争的最前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并行决定了其革命之坚定彻底,奠定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主义先驱者的高远格局。</p> <p class="ql-block"><b>“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b></p><p class="ql-block">这句台词是李大钊内心的独白。他坚信只要无愧于良心真理,走的是人间正道,即使面对千万人的阻挠,也要勇往直前,决不退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虽千万人,吾往矣”,</b>虽寥寥数语,却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下为公、舍生取义的价值真谛。回溯历史,从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为国为民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崇高品质源远流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实践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崇高精神,深深植根其血脉之中。</p> <p class="ql-block">1920年,李大钊31岁</p><p class="ql-block">此时的他,坚定方向,追寻希望在送别陈独秀的路上。人民之苦,生活之难,所见所闻,触目惊心。于是,南陈北李面向难民相约建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大钊:“你为什么要建这个政党?”陈独秀:“不为什么,我为了他们,我为了他们,我为了他们能够像人一样地活着,为了他们能够拥有人的权利、人的快乐、人的尊严。”李大钊:“好,仲甫兄,让我们对着这些同胞宣誓吧!”</p><p class="ql-block">陈独秀:“来,让我们宣誓。”</p> <p class="ql-block">李大钊:“为了让你们不再流离失所。”</p><p class="ql-block">陈独秀:“为了让中国的老百姓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p><p class="ql-block"><b>李大钊:“为了让穷人不再受欺负,人人都能当家做主。”</b></p> <p class="ql-block"><b>陈独秀:“为了人人都受教育,少有所教,老有所依。”</b></p><p class="ql-block">李大钊:“为了中华民富国强。”</p><p class="ql-block">陈独秀:“为了民族再造复兴。”</p><p class="ql-block">李大钊:“我愿意,奋斗终生!”</p><p class="ql-block">陈独秀:“我愿意,奋斗终生!”</p> <p class="ql-block">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p><p class="ql-block">这一年,李大钊32岁。</p> 胡适的演讲台词掷地有声 <p class="ql-block">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不久后陈独秀致信胡适,恳切邀请他学成归国后就职北大,任北大高级教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胡适是因为陈独秀极力邀请进入新文化杂志,和李大钊成为新文化的三剑客。</b></p> <p class="ql-block"><b>胡适于1917年的新学年开学典礼上用英语引用荷马史诗的开场白:“我们回来了,请你们看分晓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在座的辜鸿铭老先生指出他英语发音不正规,应该用伦敦的绅士强调来朗诵时,他说我“不在乎这句话的语音语调,我在乎他的内容。这句话是我们北大人对一个旧中国,旧的文化的宣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这句台词掷地有声,获得了在座的北大师生热烈的鼓掌。</b></p> <p class="ql-block">胡适在北大首场演讲中,引用的《荷马史诗》中的句子表达了他对北大的期望和对新文化运动的支持。他强调了文学改良的重要性,并提到:<b>“国无大学、无国家藏书楼、无博物馆、无美术馆,乃可耻耳。我胡适回到中国别无奢望,但求一张苦口,一支禿笔献身于北大迈向世界著名大学之进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希望北大能够成为世界著名的大学,并致力于推动中国的文化教育发展。此讲演台词不仅展示了胡适的文学观点和教育理念,也反映了他在觉醒年代中的思想和行动。</p> <p class="ql-block"><b>补充</b>:</p><p class="ql-block">但当巴黎和会把山东青岛让给日本从而爆发五四运动后,胡适的保守思想逐渐和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越离越远,最后三人在共产主义救中国的原则性的问题上终于爆发不可调和的矛盾最后彻底决裂,<b>此后陈李二人开始率先宣扬马列,并成为党的创始人之一。</b></p> 辜鸿铭的演讲台词充满民族自信 <p class="ql-block">辜鸿铭,北大教授,学贯中西,精通英、法、德、拉丁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学,是东方传统文化的中国第一人,被誉为“清未怪杰”,一代大儒,君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留辨子抽烟请仆人,眼高过顶,独折服于蔡元培。他在北大的《中国人的精神》演讲字字珠玑,入木三分,充满民族自信,堪称经典。</p> <p class="ql-block"><b>我辜鸿铭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娶在东洋、仕在北洋,但我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觉醒年代》第11集,辜鸿铭在北大的演讲《中国人的精神》,可谓经典,成为全剧的一个小高潮。听完辜鸿铭的演讲,才发现原来他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君子,也在探索中国的未来,他骨子里其实隐藏着一颗爱国心。</p> <p class="ql-block"><b>1.“我的辫子是有形的,顶在头上;你们的辫子是无形的,藏在心里。” </b></p><p class="ql-block">割辫子不是割掉有形的辫子,而是要割掉心里的那根辫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温良不是温顺,更不是懦弱,温良是一种力量。” </b></p><p class="ql-block">辜鸿铭的演讲台词强调了温良的品质不仅不是软弱,反而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体现了中国人的同情心和智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3.“真正的中国人,是有着赤子之心和成人之思,过着心灵生活的人。”</b></p><p class="ql-block"><b> </b>这句台词描述了真正的中国人应该具备的精神特质,即保持童真之心和成熟的思想,同时注重内心的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4.“中国人的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中国人精神不朽的秘密,就是中国人的心灵与理智的完美和谐。”</b></p><p class="ql-block"> 这句台词强调了中国人精神的永恒性和内在和谐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辜鸿铭的这些经典的台词充满了民族的自信我与深刻的见解,获得北大师生一致喝彩和经久不息的掌声。</p> <p class="ql-block">《觉醒年代》展示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一段历史是中国人觉醒的年代,大浪淘沙,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曙光初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辜鸿铭,当年如雷贯耳的一代知识份子的名字以及他们在影片《觉醒年代》的新文化运动中那些振聋发聩、醍醐灌顶的经典台词仍然激荡人心。那些讲演台词不仅仅是唤醒北大学子的冲锋号,也曾经唤醒了觉醒的一代人,为了一个光明的新中国前赴后继…</p> <p class="ql-block">百年以后,我们再次回顾那些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讲演,仍然可从他们的字字句句中看到当年知识分子的风骨和那份根植在骨髓中的民族自信和家国情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