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初稿: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科技尚不发达,手机和电视是遥不可及的稀罕物。那时,人们的娱乐方式匮乏,一场露天电影便成了大家满心期待的精神盛宴。</p><p class="ql-block">若电影在本村放映,那是令人兴奋不已的事。消息一传开,孩子们便蹦蹦跳跳地搬着自家凳子,早早到放映场抢占最佳位置,有的甚至为位置争吵,还有的直接坐在银幕前的地上。青年男女结伴而来,不少人借此谈情说爱。大人们也会提前收工,匆匆吃过晚饭赶来。那场景,宛如一场盛大聚会即将开场,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期待的笑容。</p><p class="ql-block">若来晚些,前面位置已满,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或调皮的孩子就会机灵地爬上附近的树或墙头。他们骑在树杈上或蹲在墙头上,虽姿势危险,但眼神专注地盯着幕布,生怕错过画面。当电影光影在幕布闪烁,整个场地瞬间安静,只有放映机的“滋滋”声与电影声交织。</p><p class="ql-block">大家沉浸在电影世界,随剧情时而欢笑、时而紧张、时而感动。电影结束,亮光消失在黑暗中,人们才如梦初醒。大家踏乡间泥土小道,边往家走边热烈讨论剧情,分享见解与感受。</p><p class="ql-block">有时,附近村子放映电影,哪怕距离村子 5 公里远,大家也毫不犹豫地踏上通往光影世界的路。一路上,月色洒在大地,人们结伴而行,有说有笑,丝毫不觉疲惫,仿佛远处的电影是心中最璀璨的星光,吸引着他们前行。</p><p class="ql-block">小时候我个子矮小,在人群中常被遮挡视线。但我有坚实依靠——父亲。不知多少次,父亲默默地将我高高架在肩上,让我能看清画面。他宽厚的肩膀承载我的重量,却毫无怨言。在父亲肩上,我看到一个个精彩故事,那些画面如璀璨宝石镶嵌在童年记忆里。父亲常说,小孩子要多看电影,电影是通往不同世界的大门,能让人看到不同人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在露天电影的熏陶下,雷锋、刘胡兰、董存瑞、王杰、江姐等英雄形象深深印在我心中,他们的事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指引我成长,让我懂得勇敢、奉献和正义。</p><p class="ql-block">后来我们渐渐长大,生产队的小伙伴们对电影热情不减,总是结伴去看。记得有一回,得知离家 3 公里的村子要放映《卖花姑娘》,大家兴奋异常,一路上叽叽喳喳,像欢快的小鸟。</p><p class="ql-block">天还没黑,放映场已人山人海,银幕前空地水泄不通,银幕后也站满了人,大家都不想错过这场视觉盛宴。电影开场前,放映员调试机器时,孩子们在光束上用手做各种形状,引得全场哄笑,欢乐氛围弥漫全场。</p><p class="ql-block">电影开始,全场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沉浸在剧情中,被卖花姑娘的悲惨遭遇打动,不少人泣不成声,甚至放声痛哭,悲伤情绪笼罩着放映场。电影结束后,人们情绪仍难以平复,回家路上还在不停讨论剧情。</p><p class="ql-block">突然天空下雨了,路面湿滑,大家小心翼翼地走着。突然,一个小朋友脚下一滑,鞋子掉到桥下。桥下水流湍急,天色又暗,根本捞不上来。小朋友又急又难过,回家后还挨了妈妈打骂,我们在旁看着,心里很不是滋味。</p><p class="ql-block">还有一次,大家相约去看《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等经典影片。有个小朋友为了不迟到,匆忙煮好晚饭准备出门时,不小心碰倒煤油灯,煤油流进锅里,好好的一锅饭毁了。那时粮食珍贵,这意味着全家人晚上没饭吃,得饿着肚子熬过漫长一夜。不过,这些小插曲没减少我们对电影的热爱,反而成了童年趣事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有趣的是暑假时,生产队的小朋友会模仿电影人物玩角色扮演。男孩们争着扮演李玉和、郭建光等英雄角色,拿着自制道具,模仿动作和台词,仿佛自己是拯救世界的英雄。女孩们争着扮演李铁梅、阿庆嫂,用稚嫩表演展现女性角色的勇敢和智慧。这些纯真游戏为童年增添许多欢乐。</p><p class="ql-block">这些童年往事,像珍贵的宝藏,深深烙印在记忆深处,无论岁月如何流转,都难以忘怀。记忆长河继续流淌,上初中时,学习任务渐重,乡村学校很少组织看电影了。但高中时,每学期学校会安排我们去乡电影院看电影。那时,坐在宽敞明亮的电影院里看大荧幕画面,感觉与露天电影不同,多了一份庄重和仪式感。高中毕业我在家务农,每逢春节,公社剧场会放映历时半个月的电影,这成了春节重要娱乐活动,为了好位置,有的人还提前找人帮忙占座。</p><p class="ql-block">再后来,我参加工作,有了自己的小孩。有时晚上,我会陪小孩看儿童故事片,像《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等经典影片。看着孩子们聚精会神看电影的纯真眼神,和当年的我们一模一样,我仿佛看到自己童年的影子,那些露天电影的美好回忆再次涌上心头……</p> <p class="ql-block">修改稿: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科技尚不发达,手机和电视是遥不可及的稀罕物。那时,人们的娱乐方式匮乏,一场露天电影便成了大家满心期待的精神盛宴。</p><p class="ql-block">若电影在本村放映,大家兴奋已,孩子们便蹦蹦跳跳地搬着自家凳子,早早到放映场抢占最佳位置,有的甚至为位置争吵,还有的直接坐在银幕前的地上。青年男女结伴而来,有的借此谈情说爱。农民也会提前收工,匆匆吃过晚饭赶来。那场景,宛如一场盛大聚会即将拉开帷幕,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期待的笑容。</p><p class="ql-block">有的人若来晚了,连站的位置都没有,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或调皮的孩子就会机灵地爬上附近的树或墙头。虽姿势危险,但眼神专注地盯着幕布,生怕错过画面。当电影光影在幕布闪烁,整个场地瞬间安静,只有放映机的“滋滋”声与电影声交织。</p><p class="ql-block">大家沉浸在电影世界,随剧情时而欢笑、时而紧张、时而感动。电影结束,亮光消失在黑暗中,人们才如梦初醒。人们踏着乡间小道,边往家走边热烈讨论剧情,分享观后感。</p><p class="ql-block">有时,外村子放映电影,哪怕相隔 5 公里远,大家也毫不犹豫地踏上通往光影世界的路。一路上,月色洒在大地,人们结伴而行,有说有笑,丝毫不觉疲惫,仿佛远处的电影是心中最璀璨的星光,吸引着人们前行。</p><p class="ql-block">小时候我个子矮小,在人群中常被遮挡视线。但我有坚实依靠——父亲。不知多少次,父亲默默地将我高高架在肩上,让我能看清画面。他宽厚的肩膀承载我的重量,却毫无怨言。在父亲肩上,我看到一个个精彩故事,那些画面如璀璨宝石镶嵌在童年记忆里。父亲常说,小孩子要多看电影,电影是通往不同世界的大门,能让人看到不同人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在露天电影的熏陶下,雷锋、刘胡兰、董存瑞、王杰、江姐等英雄形象深深印在我心中,他们的事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指引我成长,让我懂得勇敢、奉献和正义。</p><p class="ql-block">后来我渐渐长大,就与生产队的小伙伴们对电影热情不减,大家结伴去看。记得有一回,得知离家 3 公里的村子要放映《卖花姑娘》,大家兴奋不已,一路上叽叽喳喳,像欢快的小鸟。</p><p class="ql-block">天还没黑,放映场已人山人海,银幕前空地水泄不通,银幕后也站满了人,大家都不想错过这场视觉盛宴。电影开场前,放映员调试机器时,孩子们在光束上用手做各种形状,引得全场哄笑,欢乐氛围弥漫全场。</p><p class="ql-block">电影开始,全场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沉浸在剧情中,被卖花姑娘的悲惨遭遇打动,不少人泣不成声,甚至放声痛哭,悲伤情绪笼罩着放映场。电影结束后,人们情绪仍难以平复,回家路上还在不停讨论剧情。</p><p class="ql-block">忽然天空下起了雨,路面湿滑,大家小心翼翼地走着。突然,一个小朋友脚下一滑,鞋子掉到桥下。桥下水流湍急,天色又暗,根本捞不上来。小朋友又急又难过,回家后还挨了妈妈打骂,我们在旁看着,心里很不是滋味。</p><p class="ql-block">还有一次,大家相约去看《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等经典影片。有个小朋友为了不迟到,匆忙煮好晚饭准备出门时,不小心碰倒煤油灯,煤油流进锅里,好好的一锅饭毁了。那时粮食珍贵,这意味着全家人晚上没饭吃,得饿着肚子熬过漫长一夜。不过,这些小插曲没减少我们对电影的热爱,反而成了童年趣事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有趣的是生产队的小朋友在暑假期间还会模仿电影人物,玩角色扮演。男孩们争着扮演李玉和、郭建光等英雄角色,拿着自制道具,模仿动作和台词,仿佛自己是拯救世界的英雄。女孩们争着扮演李铁梅、阿庆嫂,用稚嫩表演展现女性角色的勇敢和智慧。这些纯真游戏为童年增添许多欢乐。</p><p class="ql-block">这些童年往事,像珍贵的宝藏,深深烙印在记忆深处,无论岁月如何流转,都难以忘怀。记忆长河继续流淌,上初中时,学习任务渐重,乡村学校很少组织看电影了。但高中时,每学期学校会安排我们去乡电影院看电影。那时,坐在宽敞明亮的电影院里看大荧幕画面,感觉与露天电影不同,多了一份庄重和仪式感。高中毕业我在家务农,每逢春节,公社剧场会放映历时半个月的电影,这成了春节重要娱乐活动,为了好位置,有的人还提前找人帮忙买票。</p><p class="ql-block">后来,我参加工作,有了自己的小孩。有时晚上,我会陪小孩看露天电影:像《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等经典影片。看着孩子们聚精会神看电影的纯真眼神,和当年的我们一模一样,我仿佛看到自己童年的影子,那些露天电影的美好回忆再次涌上心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