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之乡

如许

<p class="ql-block">从瑞丽回腾冲路上,在葫芦丝之乡——腾冲梁河县——停留,顺道参观了南甸宣抚司署。</p> <p class="ql-block">葫芦丝雕塑</p> <p class="ql-block">梁河最早古名叫南甸,因元、明、清时代梁河隶属腾越州(今腾冲)节制管理,“南”指梁河坐落在腾冲的部,“甸”即郊外坝子,元代设南甸军民总管府,梁河“南甸”地名从此被叫起。</p><p class="ql-block">从元置南甸军民总管府起,梁河开始成为独立的政区,明设南甸宣抚使,是封建时代中央政权在边疆设置的政权机构,分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三个等级,宣抚使具有生杀予夺大权,相当于地方的土皇帝。南甸宣抚使是土司中著名的边地“三宣六慰”之一,特别是明清时被称为德宏境内“十司领袖”。</p><p class="ql-block">所谓司署就是土司行使职权的衙门,并附属办公、居住、娱乐等功能所需的建筑群。南甸宣抚司署是见证我国边疆民族自治历史的活化石。南甸宣抚司署始建于清朝咸丰元年(1851年),历经三代</p><p class="ql-block">土司近84年的不断扩修,最后落成于民国二十四年,建筑群占地10625平方米,建筑面积7780平方米,建筑采用明清汉式建筑风格,气势恢宏,庄重典雅,是目前全国保存规模最大、保护最完好的土司署衙之一,素有“傣族故宫”之称。</p><p class="ql-block">1996年11月27日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12月,由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南甸宣抚司署作为古代边疆军政机关,具有很高的民族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历史研究价值。作为明清建筑的经典作品,也具有较高的建筑美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p> <p class="ql-block">傣族父女</p> <p class="ql-block">桂花正开。</p> <p class="ql-block">河西山麓的金塔。</p> <p class="ql-block">晚餐地:伍哥食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