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 皮 褂

蓝桥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图∕陆主席;文∕蓝桥)</font></h3> 在民族风盛行的时代,彝族歌舞在舞台上表演时,男子往往会身着独具特色的羊皮褂亮相。<br> 羊皮褂的制作全靠手工,没一点机械流程参与。一件羊皮褂能不能成为上品、能不能在市场售卖、能不能在舞台出彩,全看老工匠手艺高低。所以,制作羊皮褂的手艺人在彝族人民心中地位颇高,备受敬重与爱戴。<br> 大家都晓得,山寨每逢年节,那场面热闹非凡,杀猪宰羊之后,剩下的羊皮会被小心收集起来,卖给那些受大家信赖的制作羊皮褂的手艺人。这些手艺人接过羊皮,心里就盘算着每张羊皮的布局与剪裁,仿佛已经看到一件漂亮羊皮褂在手中成型的样子。<br> 手艺人把收到的羊皮用钉子钉在背阴的墙上,有毛的外层轻轻朝里贴墙,无毛的皮层朝外,静静等着散味。期间,浓烈的羊膻味会慢慢挥发。到要加工时,再把羊皮从墙上取下,然后用家传秘方软化羊皮,这秘方就像开启羊皮华丽变身的关键钥匙。<br> 软化后的羊皮,得用特制铲刀仔细铲除内皮层的杂质。先是锋利铲刀上场,它像勇猛战士,把有异味的附着物清理干净。接着钝口铲刀或木刀接着干,继续铲除剩余杂质。这过程就像雕琢宝贝,工匠们全神贯注,直把整张羊皮弄得没异味了,变得柔软细腻、丝滑无比,才开始裁剪。<br><br> 一件精美的羊皮褂得用两张精心挑选的羊皮作原材料。挑选很有讲究,不光毛色要匹配得恰到好处,内皮层色泽也得一致,不能有半点差错。因为皮褂后襟整块要用一块羊皮,前襟也得用一块羊皮,且要在羊皮中央剪开,巧妙构成前襟。每一次裁剪都是工匠精湛技艺的展现,前襟与后襟间完美的比例,是工匠们多次实践与智慧的结晶,体现着他们对传统工艺的执着与敬畏。<br> 缝合过程更是考验耐心与技巧。打孔穿线时,力度把握很关键。太紧,羊皮会起难看皱褶,坏了整件羊皮褂的美感;太松,缝合处会松弛,经不住风雨。而且空洞大小要适中,得让缝合线严丝合缝,既不能因洞大伤了羊皮,也不能因洞小穿不过线。同时,每一针都要大小一样,得像机子打孔那般精准,不能有丝毫差错。这就要求工匠们心平气和、耐力十足,靠聪明头脑和灵巧双手完成这任务。<br> 至于羊皮褂上其他装饰性的附着物,有的直接取自羊皮本身生长形态,经工匠们巧妙剪裁而成,有的则是用剪裁后的羊皮饰物搭配而成。比如羊皮褂两袖口下飞扬的飘带,就是用柔软羊皮精心制作的。当彝族汉子穿着羊皮褂,迈着豪迈步子,挥舞着闪亮长刀,在舞台上尽情转动身体时,那羊皮褂上的飘带就像灵动翅膀,随风飞扬,仿佛在诉说着彝族人民勇敢、热情的故事,塑造出一种英勇、热情、阳刚交织的壮美形象,是彝族文化魅力的生动体现。<br> 羊皮褂是彝家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温暖外衣。即便没歌舞表演的热闹时刻,它也默默守护着彝家人。在风雨天,它是遮风挡雨的依靠;在寒夜,它是温暖身心的伴侣;在日常劳作中,它是保护皮肤的卫士。<br> 千百年来,羊皮褂在山寨人家代代相传,从未被遗弃。它是彝族文化的瑰宝,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带着彝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将在岁月长河中继续闪耀光芒,传承着彝族独特的文化与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