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2024年,距我下乡赴黑龙江建设兵团已整整五十五周年了。9月初,我与母校上海中学校友结伴到黑龙江,进行了一次为期21天的环省全境游。这也是我下乡返城后第四次回到第二故乡,实现了多年来想环游黑龙江的愿望。</b></h1><h1><b style="font-size:20px;"> 美篇以诗文和照片的形式,叙述环游黑龙江难忘的旅途经历,以此表达我对第二故乡山水和往事的眷恋之情。</b></h1> <b><font color="#167efb"> 自行规划的环游黑龙江路线示意图</font></b> <h1><b> 第13天(9月19日)黑河-呼玛-十八站</b></h1> <h1> 告别黑河我们继续向北行。</h1> <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呼玛新基街村</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我们这次来黑龙江环游除了游览风光、参访历史遗迹外,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追寻当年校友下乡的足迹。</h1> <b><font color="#167efb"> 当年呼玛县金山乡新街基村曾有10名上中67届、69届校友在此插队。</font></b> <h1> 我们到呼玛县金山乡新基街村,是为寻找上中69届校友小钱的墓地而来的。据一起插队的校友回忆, 1971 年夏天的一天 ,担任知青食堂司务长的小钱在黑龙江游泳时,被江底暗流卷入而溺亡。事发后,村民和知青多方搜寻未果。</h1><h1> 数日后,小钱的遗体搁浅于下游30多里处的苏联一侧江岸边。遗体后由苏方送回。小钱的父母从上海千里迢迢赶来见了儿子最后一面。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欲绝情景,让在场的人无不落泪。因小钱遗体高度腐败,故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安葬在当地。</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离小钱不幸身亡已过去五十多年了,熟知此事的老人相继离世,我们终究没能如愿找到他的墓地。</span></p> <b><font color="#167efb"> 新街基村村民于大爷,对当年的上海知青仍然记忆犹新。</font></b> <b><font color="#167efb"> 秋日里的新街基村村民正忙于收获庄稼。</font></b>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画山秋色</b></h1><h1> 呼玛县金山乡旺哈达村附近的画山临江依水,一山一岛,山据江壁立、陡峭挺拔,似刀切斧劈,山岩上五颜六色,远望如一幅挂在江边的油画。<br> 大兴安岭画山不高,缓坡可步行登山。山后有路可开车到山顶岛的东南方是黑龙江的缓流和两公里长的浅沙滩,是天然的浴场。岛东一侧是杂树林。</h1><h1> 我们到画山时正是太阳西斜, 温暖柔和的阳光照在色彩斑斓的山峦和如镜的江面上,犹如一幅天然美丽的油画,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h1> <h3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167efb"> 天蓝水蓝,天水一色,金色沙滩静臥在江中。</font></b></h3> <b><font color="#167efb"> 画山美景吸引了许多远道而来的游客。</font></b> <b> <font color="#167efb">岛上草木茂盛,边境风光独特。</font></b> <h3 style="text-align: left"><b> <font color="#167efb">站在“画境”前孤芳自赏。</font></b></h3> <b><font color="#167efb"> 置身色彩斑斓的画山,</font></b><font color="#167efb"><b>仿佛</b></font><b><font color="#167efb">感觉在童话世界里。</font></b>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人在画中游,画在镜间走。</b></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画山秋色》</font></b></h3>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游呼玛画山</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一岛一山云水连,</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金松白桦衬蓝天。</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似疑倒落颜料罐,</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秋色斑斓醉酒仙。</span></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十八站</b></h1><div style="text-align: left;"><h1> “十八站”名字源于清代,它是光绪年间由墨尔根(嫩江)修至漠河胭脂沟金矿驿站中的第十八个驿站。现今“十八站”为塔河县的行政镇和大兴安岭十八站林业局的所在地,</h1><h1> 我们到达十八站时天色已黑,当晚即入住十八站鄂伦春风情园。</h1></div> <h1> 十八驿站鄂伦春风情园,是十八站林业局围绕鄂伦春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打造的集文化景观、餐饮、住宿、民俗体验、旅游商品、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旅游产业。</h1> <h3><b><font color="#167efb"> 风情园里布满了"撮罗子"式的房子。</font></b></h3> <h1> 我们住的是鄂伦春人传统的"撮罗子"又称"斜仁柱"房子,就是"用木杆搭起的尖顶屋"。我们住的“撮罗子”里面很宽敞,除有床、有桌椅外,里面空调、电视机和卫生间一应俱全。九月中旬的呼玛夜里已经很冷,我们开了空调才能入睡。</h1> <h1><b> 第14天(9月20日)十八站-漠河</b></h1> <h1> 我们沿边境公路前往塔河县的开库康乡。这里曾有上中老三届10名校友在此插队。</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开库康</b></h1><h1> 开库康在黑龙江上游右岸,俗称"上三乡"。西北与漠河县兴安镇接壤,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br> 开库康清代、民国年间先后划归黑河、漠河、鸥浦县管辖。1947年3月并人呼玛县;1948年设开库康乡。解放后,开库康又先后划归黑河县和呼玛县。1981年8月,开库康划归塔河县至今。</h1> <b><font color="#167efb"> 开库康乡政府办公地,全乡人口千余人,耕地万余亩,是北疆为数不多的有边防驻军的村镇。</font></b> <b><font color="#167efb">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黑龙江的开库康百姓,打鱼是一项重要副业。</font></b> <h1> 上中校友插队多在开库康三队,那是一个叫做上地营子的小屯子。离乡政府20多里地的上地营子,当年进出只能乘坐木轮车和马爬犁或者步行,自然条件十分艰苦。村里原有十多户人家。五十五年前数十名上海知青来此插队,可能是这个小屯子人丁最兴旺的时期。1984年上地营子遭受洪灾,村民陆续搬离到镇上居住。</h1> <h1> 75岁的王凤萍老人,十年前老伴去世,三个子女也都搬到镇上新房居住,唯有她依然坚守不愿离开,上地营子成为名副其实的“一个人的村庄”。</h1> <b><font color="#167efb"> 在王凤萍老人的女儿带路下,我们前往上地营子会见了她老人家。</font></b> <h1> 王凤萍老人在老屋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老人思维清晰,对发生在半个世纪前的往事记忆力惊人。那些曾与上地营子村民朝夕相处的知青名字、青春容颜,都铭刻在她的记忆里。</h1> <b><font color="#167efb"> 王凤萍老人勤劳自立的精神,让我们肃然起敬。</font></b> <h1> 王凤萍老人领我们来到黑龙江边。她的渔船停在河汊里,隔天会乘船到江上打鱼。老人还在老屋周边荒地种菜、养鸡,生活过得如同屋檐下挂着的红辣椒红红火火。告别时,老人家一再感谢我们来看望她。我们由衷祝愿她老人家健康长寿。</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龙江第一湾</b></h1><h1> 离开上地营子前往100多公里外的“龙江第一湾景区〞。抵达景区时天色已晚,我们幸运地赶上了最后一班景区游客观光车。</h1> <b><font color="#167efb"> 夕阳斜下落叶松和樟子松的黄绿交融。</font></b> <b> <font color="#167efb">神奇的黑龙江第一湾。</font></b> <h1> 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在漠河县洛古河村西北15公里处与俄罗斯方向流过来的石勒喀河汇合后就成为黑龙江源头。黑龙江水从这里为起点沿着内外兴安岭交界处的低谷一路东流150公里后在一个叫红旗岭的地方突然拆成一个Ω形江湾。这个长度达30公里的神奇大湾就是黑龙江第一湾。</h1> <b><font color="#167efb"> 在中俄界碑前留影。中国最北点为黑龙江航道中心点坐标,即东经123°15″30′,北纬53°33″42′。</font></b> <h1> 中国最北点为黑龙江航道中心点坐标:东经123°15″30′,北纬53°33″42′。站在“中国最北点”石碑旁,望着江对岸那片曾是中国国土的外兴安岭感慨万千……。看着江边矗立刻有“北国擎天石”和“风景这边独好”的巨大石碑,一股爱国情怀油然而生。</h1> <b><font color="#167efb"> 刻有“北国擎天石”和“风景这边独好”的巨石碑。</font></b> <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 style="">感怀北极村<br></b>晨起龙江寒气逼,<br>云波缭绕群山侧。<br>隔河原本华人家,<br>耻作此村为最北。</font></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1, 51, 51); font-size:20px;">北极村</b></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游完</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龙江第一湾”天色已黑。今晚我们将入住北极村。</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漠河北极村是我国大陆最北端的临江小镇,有农户200余户近千居民。镇中房屋大部分为砖瓦结构平房,还尚存一些"木刻楞"式的小木屋。镇里不少民房已改建为接待游客的民宿旅馆。</span></h1> <h1> 不巧的是,我们到达北极村时恰逢全镇停电。旅馆里漆黑一片,我们靠着手机电筒找到入住的房间。黑黑的屋间,冰冷的床铺,无法洗浴的卫生间,令人烦恼不已。更让人头痛的是,因停电全镇饭馆都停止了营业。好在与我同行的哥嫂将携带的压缩饼干分给大家充饥。<br> 午夜,北极村终于恢复了供电,给寒冷的小镇带来了光明和温暖。这是我们此次旅行中度过的最令人难忘的夜晚。</h1> <h1><b> 第15天(9月21日)漠河-满归</b></h1> <h1> 在熬过一个寒冷的夜晚后,我早早起床洗漱完毕,带着相机出门去散步。我沿着镇中道路向北,一直走到黑龙江边。</h1> <h1> 此时江面上寒气缭绕,如腾云驾雾。对岸的山峦隐约在雾气之中。太阳还没有从山后升起,温暖的晨曦却透过云雾泼洒在江上,为波光粼粼的江面披上了一件金色的外衣。两岸红黄绿的植被交织点缀在一起,分外妖娆。秋天的美,总是让人陶醉。</h1> <h1> 北极村随意一个地方,都可以说是中国最北,最北的邮局、最北的小学、最北的乡政府、最北的哨所……甚至还有最北的厕所。而矗立在北极村广场上的那座指北针塑像,则是每个来北极村的游客必到的打卡点。那些“找不到北”的人,在这里都能找到北。</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金鸡之冠广场</b></h1><h1> 如果将黑龙江省版图被比作我国疆域的雄鸡鸡冠的话, 漠河北极点的位置恰处在鸡冠之颠。</h1> <h1> “金鸡之冠”主题雕塑上端采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龙”的造型,象征着“天佑我中华国运昌盛”;四面使用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神兽纹饰,代表了人民赋予的权力的至高无上; “玺”文为阴刻篆体“金鸡之冠”,意喻此地为中国维度最高点,是名副其实的“金鸡之冠”。</h1> <b><font color="#167efb"> “金鸡之冠”主题雕塑。</font></b> <h1> 支撑部分融合了地理风水学中 “文昌位”的摆放方式,将“柱身”与“玺”巧妙的结合起来。主体部分拔地而起,雄浑有力,好似一座丰碑耸立于广场,显示出漠河地处“金鸡之冠”的气度与风范。</h1> <b><font color="#167efb"> 一路找北。这里摆放着中国书法不同的“北”字。</font></b> <h1> 中午时分,我们从北极村来到漠河市,受到了包车老板孟师傅的热情款待。他请我们吃东北的特色菜肴“铁锅炖”。</h1> <h1> 铁锅炖是东北农村地区的一种烹饪方式。它使用灶台铁锅炖鸡、鹅、鱼等菜肴。"地锅鸡"起源于闯关东时期,到东北谋生的人们和通过乱炖的形式所产生的菜品。现在“铁锅炖”以电加热铁锅炖为主,从东北地区流传到南方,食客络绎不绝。<br></h1> <h1> 饭后,孟师傅陪我们游览了市区的松苑公园,参观了大兴安岭五•六特大火灾纪念馆。</h1> <b><font color="#167efb"> 与孟师傅在大兴安岭五•六特大火灾纪念馆前合影。</font></b> <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1987年5月6日至6月2日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发生特大火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森林火灾。该大火不但使得中国境内的1800万英亩(相当于苏格兰大小)的面积受到不同程度的火灾损害,还波及了俄罗斯境内的1200万英亩森林。</span></h1> <h1> 这次火灾在大兴安岭地区的西林吉(漠河县)、图强(图强镇)、阿木尔(劲涛镇)和塔河4个林业局所属的几处林场同时发生。</h1> <b><font color="#167efb"> 起火原因是一位林场工人使用割灌机引燃地上的汽油造成的。</font></b> <h1> 起火最初原因是一位林场工人启动割灌机引燃了地上的汽油造成的,灭火时只熄灭明火,却没有打净残火余火,致使火势失控。火灾更深层的原因是林区防火投入不足,灭火过程中有严重官僚作风。大火被扑灭后,林业部部长和副部长均被撤职。</h1> <b><font color="#167efb"> 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火灾致使5万人流离失所,直接损失5亿多,间接损失达60亿。</font></b> <h1> 大兴安岭森林火灾令五万同胞流离失所、193人葬身火海,五万余军民围剿25个昼夜方才扑灭。大火烧过了100万公顷土地、焚毁了85万立方米木材,是建国以来毁林面积最大、伤亡人员最多、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33333">去满归</font></b></h1><h1> 下午我们告别漠河,开车前往深处大兴安岭内蒙古境内的满归镇。</h1> <b><font color="#167efb"> 汽车行驶在大兴安岭深处的公路上。</font></b> <b><font color="#167efb"> 公路两侧是色彩斑斓的五花山。</font></b> <b><font color="#167efb"> 沿路看到当年遭大兴安岭火灾殃及焚毁的林地,如今开始长出新的树木。</font></b> <b><font color="#167efb"> 夕阳下的兴安岭分外秀美。</font></b>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满归镇地处根河市北部,大兴安岭北部西坡,与黑龙江塔河、漠河接壤,为激流河与孟库依河交汇冲积成的河谷平原盆地,其三面环水。</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满归镇因地处孟库依河南岸而得名。"满归"为"孟库依河"的谐音。满归镇以汉族为主,有蒙古、满、朝鲜、回、鄂温克等11个少数民族。</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满归拥有阿鲁原始林自然保护区、鸟兽保护区、月牙湾景区、敖鲁古雅国际狩猎场和凝翠山等景区。遗憾因路途长、时间紧而无法前往游览。</span></h1> <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 style="">到满归</b><br>岭岫兴安赏秋色,<br></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金松白桦众山绯。<br>昼行百里林深处,<br>落日余晖到满归。</font></h1> <h1><b> 第16天(9月22日)满归-根河-阿里河</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敖鲁古雅温克族驯鹿文化博物馆</b></h1><h1> 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敖鲁古雅乡,是根河市唯一的民族乡。现在景区修建了博物馆、驯鹿和狍子观赏区等,体验鄂温克猎民的生活,玩鄂温克猎民传统体育游戏,祭祀神树许愿,喂驯鹿、狍子,与驯鹿合影。</h1> <h1> 敖鲁古雅鄂温克人是中国唯一使用驯鹿的部落,400多年前来自寒冷的西伯利亚列拿河上游的泰加林高地,他们的驯鹿文化、狩猎文化,以及桦皮文化、兽皮文化和萨满教文化,把北极文化延伸到了中国兴安岭。</h1> <b><font color="#167efb"> 展馆内展出鄂温克人狩猎时用的工器具,桦树皮制作的生活用品。</font></b> <h1> 鄂温克族有索伦、通古斯和雅库特三个分支,而雅库特人就是生活在敖鲁古雅乡的鄂温克猎民,他们在大兴安岭的密林中,靠打猎和饲养驯鹿生活。</h1> <b><font color="#167efb"> 在驯鹿苑,游客可以与驯鹿亲密接触。</font></b> <h1> 鄂温克人生活在根河以北,漠河以南的约两万平方公里的深山密林里,以狩猎、驯鹿为生。驯鹿方式为野外放养,让其自行觅食森林里的苔藓、桦树嫩叶和蘑菇。猎民们除了不定期给驯鹿喂盐外,还在冬雪厚或春季干旱时喂少许豆饼或草料。</h1> <b><font color="#167efb"> 与驯鹿合影。</font></b> <b><font color="#167efb"> 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根河县境内的“中国冷极”碑。</font></b> <h1> 晚上,我们抵达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政府所在地阿里河镇,并在此用晚餐、入住。</h1> <h1><b> 第17天(9月23日)阿里河-加格达奇-尖山农场-七星泡农场</b></h1> <h1> 今天我们将经加格达奇、嫩江,前往原黑龙江建设兵团五师师部所在地双山和现为尖山农场的48团旧址。</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嘎仙洞拓跋鲜卑历史文化园</b></h1><h1> 途中,我们参观了嘎仙洞拓跋鲜卑历史文化园。</h1> <h1> 鄂旗首府阿里河西十公里处的嘎仙山,其南侧陡坡悬崖上的山洞本是天然的。洞口呈菱形。洞内宏伟宽阔,穹顶浑然天成,高20多米,有如大厅,南北长92米,东西宽27米,足可容纳数千人。洞内幽暗深邃,神秘莫测,使人感到一种威严肃穆的恐怖气氛。这洞就是有着"千古之迷"传说的鲜卑石室。<div> </div></h1> <h1> 石室规模在《魏书》中有记载,但不知它在何处。揭不开这一谜底,鲜卑史的难题就无法解决。不知有多少代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为此付出多少艰辛和心血,却终成憾事。 1980年7月,考古者米文平经历四探嘎仙洞实地考察和论证,终于发现了刻于公元443年的石刻祝文,确定了嘎仙洞就是鲜卑石室,为这一考古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加格达奇</b></h1><h1> 离开嘎仙洞,中午我们再次进入黑龙江省境内,来到了大兴安岭行政公署所在地加格达奇市。</h1> <h1> 这是我第二次来加格达奇,距上次来格市已隔整整五十年。</h1><h1> 1974年春末夏初,我利用出差机会来此看望热恋中的爱人。勤嫚是我上中的同学。1969年5月,我们下乡坐同一列火车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50团。她为人正直,特别能吃苦,因表现突出先后担任生产排副排长和连队文书。1973年,勤嫚被推荐到加格达奇卫生学校读书。加格达奇地处大兴安岭,冬季非常寒冷,生活物质条件比连队更艰苦。因牵挂不放心,我特意来格市看望她。</h1> <h1> 此次来黑龙江之前,同行的忠民同学替我查了加格达奇卫校的情况。得知该校已于2002年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林业学校和广播电视大学合并成立为大兴安岭职业学院。</h1> <b><font color="#167efb"> 大兴安岭职业学院外貌。</font></b> <h1> 当走进大兴安岭职业学院,宏伟的教学大楼、开阔的校园展现在我的眼前,她已完全不是记忆中的那所房屋破旧、设施简陋的卫校。可见半个世纪以来,加格达奇的教育事业发生了多么可喜的发展。遗憾的是,勤嫚没能看到她母校的新貌。</h1> <b><font color="#167efb">在大兴安岭职业学院留影。</font></b> <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重访加格达奇<br></b></font><font color="#ed2308">青葱年少曾来此,<br></font><font color="#ed2308">探望伊人医学成。<br></font><font color="#ed2308">重访时光逾半世,<br></font><font color="#ed2308">景迁君逝独伤情。</font></h1> <h1> 汽车驶离加格达奇一路向南,车窗外的景象渐渐变了。山少了,地平了;森林草地逐渐退去,开阔的平原庄稼地展现在前面。我们进入了松嫩平原——东北大粮仓。</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九三农垦局(原五师部)</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黑龙江省农垦九三管理局始建于1949年3月。因为纪念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而得名"九三"。</h1> <h1> 1968年9月,遵照党中央《关于建立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指示》,在省农垦厅九三农垦局的基础上,成立了黑龙江建设兵团第五师,师部就设在双山(现改名九三)。<br> 工作缘故我每年都会来这里开会。五师下辖的十四个团和一个独立营,我也都去过。五师除50团、55团、56团和67团在甘南县离师部较远外,其他团级农场均在师部周边。</h1> <b><font color="#167efb">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知青往返的双山火车站,如今已改名为九三站。</font></b> <h1> 那时双山盖了不少砖房,人员、车辆往来也很热闹。火车站是周边下乡知青回家探亲必经的地方,尤其在每年春节前后更是人头攒动。知青探亲的洪流,如同当今民工回乡过年潮。</h1> <b><font color="#167efb"> 在黑龙江省农垦九三管理局机关大楼前合影。</font></b> <h1> 我们到达九三后,多方打听寻找原兵团五师师部的旧址。当地老人告诉我们,兵团五师师部办公楼早已扒掉了,农垦九三管理局盖了新的办公大楼。我们还得知,原师部医院的房子还在,现改为九三医院。我们急不可耐地前往查看。 医院显然扩建过了,沿马路的门诊大楼里进出的人不少 。当年下乡时,上中有3名校友为救火而烧伤,最初就在师部医院救治。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半个世纪过去了,她依然在承担着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 </h1>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九三医院的前身为黑龙江建设兵团五师医院。</b></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尖山农场(原48团、49团)</b></h1><h1> 尖山农场原为兵团49团。兵团建制撤销后恢复农垦系统,将原兵团48团(铁峰农场)并入尖山农场。我哥哥和弟弟最初下乡就在48团。尖山农场距九三管局约有20公里,汽车行驶不到半小时就到了。</h1> <h1> 我哥嫂和我是上中校友。这次他们来黑龙江就是想到我哥曾经工作过的地方看看。哥哥离开黑龙江四十多年了,这是他第一次故地重游。</h1> <font color="#167efb"><b> 三兄弟在兵团48团8连的合影</b>(摄于上世纪七十年代)</font> <h1> 哥哥和弟弟当年在48团8连,我曾两次去看望过他们。记得第一次去探望,我是利用在师部参加科研会议的机会。那天下午会议结束后,我搭乘48团参会人员的吉普车到48团,此时天色已黑。从团部到8连有好几里地,而且要翻山。同在48团下乡的校友劝我明天再去。考虑出差时间紧,我执意当晚要赶到8连。那时没有通讯工具,无法与哥哥弟弟联系。晚饭后,我挎包一人踏上去8连的山路。借着月光能看见狭窄不平山路两边是小树林。途中不时从树林里传出鸟鸣和煽动翅膀的声音,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在远处还有像孩哭似的狼嚎声。我内心虽很紧张,但没有退缩,而是加快脚步往前走。大约走了一个多小时,终于看到了8连的灯光。哥哥和弟弟看到我又是惊又是喜。惊的是,团部到连队这段山路常有狼出没,我居然夜行平安走过来了;喜的是,我们三兄弟已有很长时间没有见过面了。现在回想这段夜行记,真有点后怕。</h1> <b><font color="#167efb"> 尖山农场职工热情地向我们打招呼。</font></b> <h1> 我们车子过了尖山农场场部后,就一路寻找去48团8连的路。哥哥因离开连队时间太久远,加之周边地貌景物的变化,感觉没有了方向。此时看见路旁有两位农场职工在掰苞米,我们便下车问询。当得知我们原在此下乡时,他们热情地告知“这里就是原48团团部”。我哥询问“尖山在哪里?”穿迷彩服的职工扭身往后一指:“那个安有发射塔的就是尖山。”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当来到尖山脚下得到确认后,哥哥顿时兴奋起来,拉着未曾下乡的嫂子拍照合影留念。 </h1> <b><font color="#167efb"> 尖山脚下的不了情。</font></b> <h1> 天色已黑,我们决定放弃去8连,继续赶往七星泡农场。</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七星泡农场</b></h1><h1> 七星泡农场前身是黑龙江省劳改农场。1969年,农场将在押犯全部调出,改为安置知识青年为主的国营农场。当年上中有不少校友下乡在此地。这次与我们同行的葛校友就曾下乡在七星泡农场。</h1> <h1> 到七星泡农场后,葛校友的农场朋友即安排我们用晚餐。</h1><h1> 9月中下旬正值黑龙江秋收农忙的季节。来自全国各地支援秋收的农机队汇集在七星泡农场,使得农场旅馆客房全都爆满。经多方联系,葛校友的农场朋友将我们安排在一所还未对外开放的“知青客栈”住宿。</h1> <h1> 客栈内生活设施基本齐全。为了让来这里住宿的老知青能重温昔日的生活环境,客房特意保留了火炕。客栈管理员趁我们在饭馆吃饭的时间,把房间火炕烧得暖暖的。这是我回上海出来旅游第一次睡到真正的火炕。闻到久别的烟火味,感觉特别的亲切。</h1> <b><font color="#167efb"> 感恩知青的奉献,这里盖建了知青客栈和文化驿站。</font></b> <h1> 早晨起来散步,发现周边的环境很不错。有花有草,空气中散发着清香,让人陶醉。知青客栈旁边还建有一个文化驿站,更增添了一分书卷气。</h1> <b><font color="#167efb"> 场院实现了粮食机械化入库、打包,工人劳动强度减轻了许多。</font></b> <h1> 我们来到葛校友曾工作生活过的五分场。参观了分场的场院。偌大的场院粮库,已经实现了机械化搬运、入库、打包。对比我们那时粮食入库,要肩扛一二百斤麻袋走三级跳板的情形,现在工人劳动强度大大地减轻了。</h1> <b> <font color="#167efb">这是搂草机,我也是第一次见到。</font></b> <h1> 在葛校友的带领下,我们还参观了分场奶牛场。据介绍,奶牛场建造、管理是参照澳洲标准的。奶牛场规模不小,设备齐全,牛棚内外都非常整洁。</h1> <b><font color="#167efb"> 生产队里建有现代化的奶牛场。</font></b>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致敬,七星泡五分场》</font></b></h3> <h1><b> 第18天(9月24日)七星泡农场-五大连池-北安</b></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五大连池</b></h1><h1> 上午,我们动身去五大连池游玩。</h1> <h1> 久负盛名的五大连池是国家五A级重点旅游景区,是中国旅游名胜风景区“四十佳”之一,享有国家级“地质公园”美誉。</h1> <h1> 五大连池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火山地质地貌类。 公元1719-1721年,火山爆发堵塞了当年的河道,形成了五个互相连通的熔岩堰塞湖。</h1> <h1> 五大连池十四座锥体火山耸立在五池碧水周围,山环水抱,交相辉映,堪称“山秀、石怪、水幽、泉奇”。登山远眺,绵延64平方公里的黑色熔岩如巨龙匍匐前行,如瀚海波澜起伏,蔚为壮观。鳞次栉比的喷气锥群,千姿百态的熔岩惟妙惟肖,令人目不暇接。</h1> <h1> 五大连池矿泉水具有治病、防病和健身的功能,据科学测定:矿泉水含有四十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可与世界著名的法国“维希”、俄罗斯“高加索”矿泉水相媲美,被并称为世界三大冷泉。</h1> <h1> 五大连池风景区有七大旅游观光区,142个可视景点。因行程安排时间紧的缘故,我们只游览了温泊区。留有遗憾,等有机会再弥补。</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俯瞰五大连池》</b></font></h3> <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 style="">游五大连池<br></b>枯木熔岩堰塞湖,<br>串池成线似明珠。<br>俯窥地貌多奇特,<br>鬼斧神工赞绝殊。</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北安</b></h1><h1> 北安,我之前来过。那还是1974年从黑河返回途中。当时我坐汽车到北安,然后换乘火车去哈尔滨。因出差时间紧没逗留。这次来北安,也算是弥补遗憾。</h1><h1> 抵达北安后,我们首先去庆华军工遗址博物馆参观。</h1> <h1> 庆华军工遗址博物馆,是全国第一家以枪械为主题建设的博物馆,她纪录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老一辈军工人艰苦创业为我国国防事业和社会主义公共安全做出的巨大贡献。</h1> <b><font color="#167efb"> 庆华军工遗址博物馆外貌和内大厅。</font></b> <h1> 庆华军工遗址博物馆通过“历史陈展区”“过渡区”“遗址区”和“反恐自卫馆体验”四个部分。向观众全面地展示了“六二六”兵工厂的历史及为国防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用独具匠心的手法,穿越时光隧道,感受不同时期的历史与场面。自动装枪台的互动,全息360度影像,给参观者耳目一新的感觉;通过复原56式冲锋枪、54式手枪两条生产线,陈列各类机床128台;利用现代电子科技,通过声、光、电等技术模拟真实的反恐场景,游客可以自行选择感兴趣的武器装备,进入场景进行反恐自卫体验,以加深对北安庆华军工遗址博物馆红色景区的了解。</h1> <b><font color="#167efb"> 张作霖创办的奉天军械厂,主要以保管兵器为主,兼以枪械修理,并少量仿制捷式79、日式65、俄式77、美式30枪弹。</font></b> <b><font color="#167efb"> 庆华厂制造的冲锋枪大量供应抗美援朝战场的志愿军部队。</font></b> <b><font color="#167efb"> 昔日庆华工具厂曾以生产种类繁多的军工产品而功勋卓著,闻名全国。</font></b> <h1> 而后,我们去北安博物馆参观。北安博物馆原是黑龙江日报社,是北安市第一座综合性博物馆,现为黑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2A级旅游景区。</h1> <h1> 博物馆分为主展厅和副展厅。其中,主展厅包括北安古代史、近代北安、人民政权的建立、改革开放的北安四部分。通过陈列文物、图片、沙盘、雕塑、油画、音像等多种方式,再现先秦、金元、明清时期北安地区历史概况;北安人民抗日救国中艰苦卓绝的斗争史实;北安地区建政、土改、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北安工农业、科教等各领域的发展建设史。副展厅则包括自然北安、人文北安、日报社展厅等专题陈列。</h1> <h1> 观展中,我在介绍开发北大荒的展板上看到一张中国第一代女拖拉机手梁军的照片。这是查哈阳农场人人知晓的巾帼模范人物。</h1><h1> 梁军童养媳出身。东北解放后,她进入了黑龙江省政府在德都县创办的萌芽乡村师范学校学习。1950年6月,德都乡师农场女拖拉机队成立。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队,她以队长梁军名字命名为梁军女拖拉机队。1952年2月,女拖拉机队员在萌芽学校学习和开荒建场的任务结束,梁军女拖拉机队全部队员分配到查哈阳机械农场工作。因此梁军与查哈阳农场结下了不解之缘。她的事迹写进了查哈阳农场的发展史。</h1> <b><font color="#167efb"> 在1962年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一元纸币上,女拖拉机手的原型就是我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font></b> <h1><b> 第19天(9月25日)北安-龙镇-查哈阳</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龙镇农场</b></h1><h1> 龙镇农场现隶属于黑龙江农垦总局北安管理分局,与世界地质公园五大连池相毗连。龙镇农场也曾有不少下乡的上中校友。</h1> <b><font color="#167efb"> 当年在龙镇农场下乡的校友拍摄的龙镇农场场部、招待所和火车站照片。</font></b> <h1> 我们到龙镇农场时,天下着毛毛细雨,给人一种湿冷的感觉。农场场部的办公大楼很气派,相对于周边建筑其犹如鹤立鸡群。我们原本想进大楼参观一下。此时场部大楼来了一个干部,客气地向我们解释抱歉,公司领导正在开重要会议不便接待。在大楼外拍完照后,我们前往龙镇火车站。</h1> <b><font color="#167efb"> 现在的龙镇农场办公大楼。</font></b> <b><font color="#167efb"> 现在的龙镇火车站。</font></b> <h1> 火车站离农场场部不远,开车几分钟就到了。龙镇火车站还在老地方,没有多大变化。我当场发了几张照片给曾在龙镇农场工作过的校友,他一眼就认出来了。冷冷清清的火车站,随着知青的返城,已失去往日的喧哗。</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田园牧歌风光</b></div></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离开龙镇农场,我们的下一个目的地是查哈阳农场。</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汽车沿着納五公路一直向西行驶,穿过村庄、树林、田野,跨过河流、沙滩。此时天气开始渐渐转晴,秋日的阳光照射在成熟的庄稼地上,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望着车窗外田园牧歌般的美景,心花怒放。</h1> <b><font color="#167efb"> 金色大豆地和红色的高粱田。</font></b> <b><font color="#167efb"> 在秋色尽染的公路上,行驶着拉满秸秆的拖拉机。</font></b> <b><font color="#167efb"> 沿路村庄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font></b>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兴安晚秋》</b></font></h3>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赏五花林</b></span></div><font color="#ed2308"><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兴安秋暮朔风吹,</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夜层岚染叶枝。</div></font><font color="#ed2308"><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绿白黄红紫山色,</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花林岫咏歌诗。</div></font></h1> <h1></h1><h1 style="text-align: left;"><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再回查哈阳</b></div> 傍晚时分,我们抵达查哈阳农场。<span style="color: inherit;">这里曾是我工作生活过的地方。这是我返城后第四次回到第二故乡。</span></h1> <b><font color="#167efb"> 查哈阳农场新建的办公大楼。</font></b> <h1> 查哈阳农场始建于1948年,隶属于齐齐哈尔农垦管理局,是集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服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国有综合农业企业,也是黑龙江省西部最大的国营农场。</h1> <b><font color="#167efb"> 下乡时,农场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低,生产劳动强度大。</font></b> <b><font color="#167efb"> 现今农场从播种、插秧、施肥、锄草、收割、脱粒、入库、打包、到运输全部实现了机械化。</font></b> <h1> 境内的查哈阳灌区是我国东北四大灌区之一,有效灌溉面积35万亩。全场总面积7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9.8万亩,水稻是其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h1> <b><font color="#167efb"> 在农场从事育种的经历,让我对农业科研情有独钟。</font></b> <h1> 查哈阳农场享有“粥米之乡”美称。查哈阳大米1996年被确定为“中国首家绿色食品大米生产基地”;2002年通过日本JOA有机食品认证;1998年获“世界华人食品博览会”金奖、“东北十大杰出品牌”。它也是目前我国唯一出口到欧盟的大米。</h1> <b><font color="#167efb"> 重温昔日的艰辛,感受今日的喜悦。</font></b>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秋日查哈阳</b></span></div><font color="#ed2308"><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万顷良田稻熟黄,</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农机轰响大秋忙。</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沃畴松嫩粮仓廪,</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喜看丰登查哈阳。</div></font></h1> <h1>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查哈阳农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农场将原来分散在各分场的住户集中到总场农场,职工不再居住破旧的砖瓦平房、而是住进了漂亮的楼房。农场建造了新的学校、幼儿园,让孩子能在更好的环境下学习成长。农场提供了各种养老设施,让老人能安度晚年。如今总场商铺林立、车来车往,人丁兴旺,日趋城市化。</h1> <b><font color="#167efb"> 农场职工住房条件大为改善。</font></b> <b><font color="#167efb"> 俯瞰查哈阳农场新貌。</font></b> <b><font color="#167efb"> 快乐的查哈阳人。</font></b>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查哈阳新颜》</b></p> <h1> 回想当年兵团连队生活,虽然物质条件很艰苦,但来自哈、津、沪三地的知青朝夕相处,工作生活在一起,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就像一个大家庭。半个世纪过去了,这种战友之情依然浓烈。</h1> <b><font color="#167efb"> 科研连来自哈、津、沪的部分知青合影。</font></b> <font color="#167efb"><b> 历次回查哈阳农场与连队老职工的合影。</b>(依次为2009年,2014年,2019年)</font> <h1> 从2009年我第一次回查哈阳农场至今,十五年来一个个熟悉的笑容离我而去。岁月的无情,让我更珍惜眼前的友情。</h1> <h1> 我们连队现在留守在农场只有天津知青宝昌一人。当他得知我要来农场后特别高兴。</h1><h1> 我们到查哈阳农场已近黄昏。宝昌领着爱人到宾馆来见我。宝昌爱人是上海知青。记得六年前我来农场曾去宝昌家,他爱人那时重病缠身,出行需坐轮椅。如今她已康复,能够站立行走来看我,真为她高兴。我用家乡话向她问候。<br> 我们这次在查哈阳农场的时间很短,住一晚就要走。宝昌因病腿脚有点不利索,但他执意要跟我们一起去看“梦幻稻海”稻田画。我们邀请宝昌夫妇一起共进晚餐。 </h1> <h1><b> 第20天(9月26日)查哈阳农场-大庆林源</b></h1> <h1> 尽管我一再劝说宝昌明天不用来了,但第二天他仍早早等候在宾馆大堂里了。我们一起吃了早餐之后,用车将他送到家门前。到告别时候,我俩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宝昌言语哽咽地和我道别,眼框里闪着泪花。我顿时感觉心里酸酸的……。<br> 珍重,战友!来日我们再相会。</h1> <font color="#167efb"><b> 与留守农场的天津知青宝昌的合影。</b>(摄于2019年,2024年)</font>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战友重逢</b></span></div><font color="#ed2308"><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昔日知青津沪哈,<br>而今剩汝孤单影。<br>见时相拥喜颜开,<br>道别泪光言语哽。</h1></font></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午,我们离开查哈阳农场总部,来到上中校友下乡时所在的丰收分场(50团)场部。</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h1> 当年下乡去黑龙江兵团50团的上中校友有32人。如今除出国定居、病故,大都生活在上海。我们虽然偶有相见,但或多或少保持着联系。在校友同窗之谊上更多了一层战友情。</h1>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从上而下:48团的哥哥来连队看我时的合影;与下乡在呼玛、龙镇的校友合影;与50团校友相聚在田间地头;纪念赴黑龙江兵团50周年50团部分校友合影</b><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摄于1969年,2018年)</span></p> <h1> 在50团上中校友中,刘宇廉无疑是最杰出之一。宇廉自小酷爱绘画,自学成才。他通过自己的刻苦、勤奋和努力,走出了查哈阳,走出了北大荒,成为中央美术学院第一代连环画研究生。宇廉和陈宜明、李斌一起创作的连环画《伤痕》《枫》《张志新》,以前所未有的画风和对人性的表现,成为“伤痕美术”的发端与代表,享誉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h1><h1> 天妒英才。1997年,宇廉因病去世。他生前多幅作品被中央美术学院收藏。2005年8月,中国美术馆为纪念他举办了《西去九色鹿》的刘宇廉美术作品回顾展。</h1> <b><font color="#167efb"> 刘宇廉和他创作的连环画《伤痕》《枫》《张志新》。</font></b> <h1> 自农场将居住在分场的职工集中搬迁到总场后,这里就日渐冷落,失去了昔日的喧闹。兵团时期建造团部办公房、俱乐部、招待所、家属住宅区等建筑还在。我们在50团团部旧址拍照留念。随后去观看了被大火毁坏的原团部医院,勤嫚曾在那里工作过。在科研连,我放飞了无人机,将我们曾住过的宿舍、耕作过的农田摄录下来。 </h1>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原50团团部已无往日荣光。</b></p> <b><font color="#167efb"> 在科研连巧遇上中校友曾教过的学生。</font></b> <h1> 阳光照耀下,查哈阳大地一片金灿灿。地里的稻子熟了,联合收割机开始下地作业。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h1> <b><font color="#167efb"> 每年9月25日前后秋收开镰,联合收割机开始下地作业。</font></b> <b><font color="#167efb">“梦幻稻海”稻田画,给农业生产增添了一分艺术感,也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font></b>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观看了丰收分场场部后,我们驱车离开查哈阳,前往大庆原兵团炼油厂所在地林源。</span></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大庆石油历史陈列馆</b></h1><h1> 下午,我们到达大庆萨尔图,随即参观大庆石油历史陈列馆。</h1><h1> 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是中国第一个以石油工业为题材的原址性纪念馆。陈列馆集教育功能、展示功能、研究功能、旅游功能以及人性化服务功能相融一体,成为展示大庆油田文化、石油员工风采的重要基地。</h1><h1> 陈列馆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企业形象展示的窗口、油田历史研究的场所、优秀文化交流的平台、缅怀石油先辈的殿堂和旅游休闲观光的圣地。</h1> <b><font color="#167efb"> 大庆石油历史陈列馆外貌及馆内群英塑像。</font></b> <h1> 馆内陈列分为"岁月大庆"、"松辽惊雷,油出大庆"、"艰苦创业,光辉历程"、"大庆赤子,油田脊梁"、"大庆精神,民族之魂"、"巨大贡献,卓越品牌"、"春风沐雨,光耀征程"、"油田百年"、"百年油田畅想"九部分。通过采用编年体和专题式有机结合的方式,全面展示了大庆油田的辉煌发展历程。</h1> <b><font color="#167efb"> 为寻找、开发大庆油田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领导者。</font></b> <b><font color="#167efb"> 王铁人的豪言壮语:“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font></b> <b><font color="#167efb"> 如今大庆油田的海外市场已遍布全球。</font></b> <b><font color="#167efb"> 大庆石油历史陈列馆内景。</font></b>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参观中,我被一阵歌声所吸引。只见三位戴着红帽子的老人在一群年轻人的簇拥下,齐声高唱《我为祖国献石油》。歌声是那么的洪亮、高亢,每个音符里都充满着自豪感。一看就知道他们是大庆老一代的建设者。其中一位叫王淑芳的老人,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大庆油田第一支女子采油队的“铁姑娘”。有关她的先进事迹报道就在陈列馆的展版上。我很高兴与他们聊起自己七十年代首次来大庆,所见大庆人住干打垒房子,用原油烧饭的情景。现在大庆已建设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分别时,我们这些曾为脚下这片黑土地奉献过青春年华的古稀老人一起合影留念。</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晚,我们入住大庆。</span></h1> <b><font color="#167efb"> 与当年大庆建设功臣合影。</font></b>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再访大庆</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昔日荒原碱蓬地,</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今时现代石油城。</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观瞻感悟铁人语,</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喜遇功臣赞老兵。</span></h1> <h1><b> 第21天(9月27日)大庆林源-哈尔滨-上海</b></h1><div><b><br></b></div> <h1> 上午,按行程安排将去大庆林源原黑龙江建设兵团炼油厂游览。</h1> <h1> 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筹建炼油厂,旨在解决兵团燃料油自给问题。</h1> <b><font color="#167efb"> 以知青为主体的炼油厂建设大军开展建厂大会战。</font></b> <h1> 1971年,兵团炼油厂开始筹建施工。黑龙江建设兵团陆陆续续从下属的各师团抽调人员参加炼油厂建设工程。期间,我哥哥和弟弟也调到了兵团炼油厂。</h1> <h1> 经过全体会战人员的努力,仅用两年半的时间,就在莽莽荒原上建起了现代化的兵团炼油厂和兵团毛纺厂。建厂同期派出一大批会战人员到国内同类大型国企学习生产技术与管理,为顺利开工培养出熟练的产业工人。</h1><h1> 兵团炼油厂投产后,自产的汽、柴油除了满足了整个兵团系统的农业生产与生活用油需求外,还大部分纳入国家计划指标。同年投产的毛纺厂生产的“林源”牌毛线,被评为省优质产品,产品当时供不应求。</h1> <font color="#167efb" style=""><b> 与弟弟在兵团炼油厂合影。</b>(摄于1976年)</font> <h1> 1976年生产建设兵团撤销后,炼油厂移交省农场总局,更名为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林源石油化工厂。1983年,该厂划归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兵团炼油厂原址现已弃用。</h1> <b><font color="#167efb"> 重返离别四十多年的兵团炼油厂。</font></b> <h1> 兵团炼油厂从1971年开始筹建施工、1973年建成开工,到2000年停工停产,风风雨雨走过了29年的辉煌历程。以知青为主体创建国家大型骨干企业是时代的创举。它留下了一代知青奋斗不息的历史足迹。留下老知青们永远刻骨铭心的回忆。</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重返兵团炼油厂》</b></h3> <h1> 中午我们离开大庆,坐车直接去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漫长的黑龙江环游旅程即将画上圆满句号。</h1><h1> 在机场,向为我们开车服务的司机魏师傅道别,感谢他21天来不辞辛劳的开车和热情周到的服务。</h1> <h1> 飞机准时起飞。夕阳下,松花江如同一条长龙静卧在广袤的黑土地上,闪着粼光。在人生岁月的长河中,在北大荒度过的时光只是短短的一段,但那是段无法淡忘的记忆。</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0px;">岁月长河,纷繁终寂寞。</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0px;">淘尽浪花千万朵,有你也有我。</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0px;">时光蹉跎,驻足却漂泊。</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0px;">山重水复总沉默,懂你也懂我。</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0px;">深情凝眸几多,雨露滋润几多。</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0px;">星辉斑斓几多,尘缘牵挂几多。</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0px;">爱已过,梦已过,</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0px;">昨日春满园,今夕花又落。</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0px;">叶凋零,花又落,</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0px;">缘来有因果,缘去无对错。</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18px;">——《花又落》</span></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花又落》王莉 张大伟演唱</b></h3> 配乐演奏:花又落(电吹管)<br>诗文/摄影/编辑:曾武<br><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二〇二四年十一月于上海</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