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邻屋的美篇

远邻屋

<p class="ql-block"> 皎碶何村游记</p><p class="ql-block"> 王泰祥 </p><p class="ql-block"> 今年5月,坐地铁来到五乡镇皎碶何村。</p><p class="ql-block"> 我这人好奇,感到这个村名有点绕嘴,就会去找原由,后来终于在路边宣传栏中发现,原来该村名是由皎碶村和何家洋村两名合成而来的。除了村名,也对五乡镇名不太理解,是不是有什么说法?网上说,五乡镇之名来自镇内五道碶闸通往五个乡。我不太信。五乡东连东吴镇,南临东钱湖镇,西接邱隘镇,北界北仑区,是三乡一区,不是“通往五个乡”。后来一考证,才知道五乡镇的“乡”(郷),古通“向(嚮)”古人为了方便,将“五嚮(向)碶”写成了“五郷(乡)碶”,才有了现在的“五乡镇”。</p><p class="ql-block"> 一到皎碶何村,第一眼见到的就是村边的后塘河。所谓塘河,是为泄洪御潮而开,比一般河流要阔两、三倍以上,故此一眼望去,水势浩淼,渌波微漾,妙质柔明,清澜澄湛。当你站在岸边,远望大河之水,浩然空旷之气,平静安宁之感,舒爽欣悦之情,清新澄明之心油然而生‌。能给人这样的感觉,可能就是Savills从统计中得出泰晤士河岸100米范围内的物业,要比同一个区不靠河的相似物业贵21%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皎村有两座古桥,一名皎碶桥,始建于明,毁后重建于清嘉庆,跨度为鄞东之冠。另一座是碧环桥,更古,属明嘉靖遗物。</p><p class="ql-block"> 碧环桥就在仁久公园中。该公园虽离市中心有10公里,但其面积、布局、配置及卫生条件却像模像样,一点不比城里差,而且四周是河,城里公园还不如它。</p><p class="ql-block"> 在接近中午,快走完公园时,遇见一位老太太,她告诉我:“偏西北方二、三里地,还有一块湿地可去走走,就是人少些。”因午饭时间已到,又有点累感,就留待下次探访吧。</p><p class="ql-block"> 两个月后,第二次去皎村,直接来到湿地——小浃江湿地示范园。湿地面积不大,37亩,四围是河流,中间低洼处为芦苇荡(前些年也种过荷花)及闲花野草,颇有原生气息。周边疏林密草。步道平整,舒适宜行。湿地界外,各类蔬菜作物,一片青绿。微风吹来,枝叶摇曳,感到头脑清新,面颊舒爽,精神振醒,心灵慰释;花草树木,溢散着阵阵清香,芬芳馥郁;唯有黄莺翔鸣,翠雀梢叽,紫雁掠过,白鸥乍起,更显静谧恬和,悠闲旷廓,清逸幽遐,怡然可人。此地不像未经调理的原始荒郊,也不像烟火气浓的农家乐,又不像粉墙黛瓦的古村,更不像人满为患的景区。它像是一位隐藏在深山冷岙里的隐士,又像是一片不置围墙的私家园林,还像是一个未经整容、水灵秀气的姑娘,也像是一处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更像是一座四面环水的绿岛。虽名湿地,犹如芳甸。</p><p class="ql-block">湿地位置较为偏僻,名气并不外扬,交通又不最便,景物却不罕见,游人稀疏零落,因而十分清静。我在穿林过坪,观花赏木,或站在观景处,或行走于滨岸时,感觉游客很少出现。人各有所好,有人喜欢热闹,人气越旺越好;有的人喜欢清净,最好没人。叔本华说过:“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伏尔泰也说过,“宁静是一件极美的事。”</p><p class="ql-block"> 所以罗马诗人贺拉斯唱道:</p><p class="ql-block"> “远离商务烦慮的人是快乐的,</p><p class="ql-block"> 即使人类最古老的祖先,</p><p class="ql-block"> 用自己的牛,耕祖传的田,</p><p class="ql-block"> 免除一切债务,</p><p class="ql-block"> 仰卧于古老的冬青树下,</p><p class="ql-block"> 或柔软的草地之上,</p><p class="ql-block"> 是何等甜美!</p><p class="ql-block"> 当溪流在高高的两岸之间流泻,</p><p class="ql-block"> 而林地的鸟儿歌唱,</p><p class="ql-block"> 而清泉跳跃水花飞溅,</p><p class="ql-block"> 引人进入安静的睡乡!” ——见《文明的故事•凯撒与基督》288页</p><p class="ql-block"> 另一位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卢梭,66岁时在一篇题为《一位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中写道,“湖水平静时,我将自己投入小舟,划到湖中央,在那里,我把全身伸直躺在舟上,我的眼睛朝向天空,我让自己随着湖水慢慢到处飘荡,有时好几个小时,投入数不清的梦乡。”(《卢梭与大革命》289页)</p><p class="ql-block"> 与外国名人有同样感觉的陶渊明,写过很多田园诗句,诸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轮鞅:yang车马)。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总之,不论中外古今,与外界保持适度距离,避免尘世纷扰,远离喧争聒噪,享受清净安宁,闲适自在,“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他们的精神家园都是一种至上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以上说的是大自然的宁静之美,也是一种常景之美;与之相对的是奇景之美:如钱江潮,雁荡岩,九寨沟,梵净山,月牙泉,登州海市,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吉林雾凇,万年冰洞,张掖丹霞,壶口瀑布,长白天池,泾渭分明,黄山云海,额济纳胡杨林等等;第三种是文景之美:如邓石如说的“沧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广陵涛,庐山瀑布”等等,当然,三种美景中,很多是兼具的。</p><p class="ql-block"> 当我来到观景平台时,抬头仰望蓝天,见到一只山雀。它轻展翅膀,在空中自由飞舞,时而盘旋,时而滑翔,时而啁啾,这种自由的景象,让人想到了溪流中的游鱼,时而逆流摇翅摆尾巴,张合嘴巴,时而凝伫水中,静止不动,时而嬉戏追逐,尽享自由之乐。天下所有动物,包括人类,无不喜欢自由。唯有大自然,可以给予自由,因为达·芬奇说过:“大自然最主要的礼物便是自由。”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在《自由颂》中也这样赞美自由:</p><p class="ql-block"> “你是天空,无边无际。</p><p class="ql-block"> 你是海洋,深邃宽广。</p><p class="ql-block"> 你是大地,孕育生命。</p><p class="ql-block"> 你是宙斯,众神之王。”</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人人喜欢它呢,为什么中外革命者与历史上的仁人志士,甚至可以为它献出生命呢?因为它是人的天性和尊严,是智慧的根源,是幸福的一个重要因素,还因为它是一块为少数天才提供生长的土壤。大海凭鱼跃,长空任鸟飞。只有在大自然里,才会有心灵的自由,精神的自由,思想的自由,才会有“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我在幽静的绿荫里一边行走,一边观赏周围的草木,发现除了樟、柳、松、柏、芦苇、铁树之外,还有可用手机识别出来的榆树、石蒜、狐尾藻、再力花、灯笼树、落羽杉、八角金盘、东京樱花、大吴风草、荷花木兰、齿叶冬青等等草木,真是举不胜举,据说全球约有370,000种植物,动物也已鉴别出约200万种。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人类亦然,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即便相貌像,性格、人心也不一样,连双胞胎也能区别开来,可见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要不就没有独特魅力,没有个性形象,没有自我价值,没有创新能力。在现实社会中,很多人往往掩没个性,失去自我,从众逐流,生怕和别人不一样,不能做回自己,结果必然平庸。</p><p class="ql-block"> 再次仰望这片湿地,眼前一片绿色,唯见萋萋芳草,欣欣向荣;葳蕤高树,枝叶扶疏;此黄彼绿,东枯西盛;万物竞生,争芳夺艳;生机勃勃,生意盎然;遥想未来,一定还会生生不息,世世往复。它是大自然的一个缩影:一切花草树木都在永远发芽、抽叶、成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死亡,一切鸟虫鱼兽都在永远生老病死,生生不息,万世不已。自然界一直在变,一直在动,一直在发展,天人合一,人也得顺应自然,也要变,也要动,也要发展,即使退休了,年老了,还得变,还得动,还得发展,还要学习,还要与岁并进。只要能走动,精神不倒下。只要活在大自然中,就要吸纳生气,振新精神,养怡生命,积极向生,“未来不迎,当下不负”。</p><p class="ql-block"> 一篇文章,要看眼缘;一个景点,要看景缘。有人觉得后塘河平平常常,仁久公园一般般,湿地示范园冷冷清清,我却觉得皎碶何村还可以,特别是湿地,对我来说,却情有独钟,正中下怀。有道是情人眼里出西施,若要我评价皎碶何村的景物,我就送它个100——因为后塘河像条直线,等于1;仁久公园和湿地示范园如同两座小岛,各自四周都被流水围住,像两只0,而且都在后塘河(1)的右边,很像100。要是你去过那里,意下如何呢?</p><p class="ql-block"> 2024.11.17</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傅其芳故居(</span>楼上红色屋檐、玻璃窗面子的那一间。</p> <p class="ql-block">  傅其芳在文革期间被迫害致死‌。1968年4月,傅其芳、姜永宁和容国团三位中国乒坛杰出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在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中,以莫须有的罪名,被迫害致死。‌</p><p class="ql-block"> 傅其芳,1923年出生于浙江宁波鄞县五乡碶,是中国乒乓球的传奇人物。他在1952年从香港回到祖国,担任中国乒乓球队教练,并在第24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带领中国队获得团体第三名。他设计出“快攻”打法,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乒乓球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傅其芳被指控为“三青团”特务,遭到批斗和毒打。1968年4月16日,他在北京体育馆自缢身亡,时年45岁。</p> <p class="ql-block">明代碧环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