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庆云阳龙缸返回到利川市,顺路去了大水井。看了几天山水风光,换个口味去看古建筑,大水井因电视连续剧《大水井》而出名。龙缸景区到大水井地图上直线距离大概10公里,可开车过去却要50多公里,走了一个U字形的大弯,整个路线都在莽莽群山之中,没有高速走了十多公里乡道后基本走省道,由于前几天下雨的缘故,途上有多处位置塌方,有施工队伍在维修,施工机械占据了道路,导致不时堵车,52公里路程走了两个小时,直到下午16时才来到大水井景区。<br> 据介绍,大水井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末清初,是长江中下游规模最大、保护较好、艺术价值极高的古建筑群,集西方建筑与土家建筑特色于一体。整个建筑群由李氏宗祠、李氏庄园和李盖五宅院等三部分组成。解放前是李氏集族权、政权、军权于一体的“土围子”。李氏宗祠及庄园建筑宏伟,修饰华丽。大水井古建筑群,柱头及穿梁皆有雕花,飞檐和屋脊均有青花瓷碗碎片镶嵌成各种图案,彩楼、门窗都刻有工艺精巧的花鸟虫鱼等图案,天井内还有水池和各种精致的花坛,此外还有各种浮雕和楹联等,均保存完好。2001年6月大水井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 大水井景区位于一处半山腰上,到达景区门口时,天色已有些阴暗,没看到其他游客,停车场里只有三、四辆汽车,景区游客接待中心是一个圆形的建筑,造型取自大水井的“井”的意念。到游客中心售票窗口换票,门票58元,旅游惠民卡直接进去,到检票口刷脸。从入口进去,面前是一座风雨长廊,长廊后面是荷花池,池上有一座水泥廊桥。池子两边都有游步道均可通行,有些摸不清该走那边,干脆先走中间的廊桥过去,池中没有水长满了草,但看上去不像杂草,应该是什么花草干枯了。过了荷花池后,周边是一片田地,仍然左右都有步道可前行。左边的有游客下来,估计是出口,便先往右边的台阶走去,途中经过一个石牌楼遗址,但没什么东西了,接着开始上台阶,一直走到入口检票处。 过了检票口就能看到李氏庄园了,沿着台阶继续上行,来到庄园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翘角凌空的朝门,通常的朝门多是与正屋平行或成直角,这座朝门则与正屋形成45度夹角,据说取"龙跃大海"之意,力求正对当地河流汇入长江处之"龙口"。朝门上方“青莲美荫”四个大字,寓义此处李氏为李白后人。 进入朝门是一处院子,院子左边为庄园的主体建筑,一幢两层的楼房,中间为正门,两边为外廊,外廊的立柱为欧式的,看上去为西洋建筑的风格,正门进去为天井。 天井过去为会客厅,天井两边白色墙壁上窗棂比较有特色,透过右边小门,看到里侧白墙上有一个一米见方的正楷"忍"字,笔力遒劲。 进入会客厅,正中牌匾上写有“乡邦同寿”四个红字,用于表达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对同乡长寿的祝福,穿过会客厅又是一个天井。 后堂一排房间分别为堂屋、两间少爷房、老爷房、奶妈房和书房,房内布置各不相同,老爷房、少爷房为李廷龙玄孙李亮清、李子林居室。 从后堂的楼道先往右边走去,这边是黄氏老宅,始建于明代晚期,木架木壁,古朴典雅,民族地方特色浓郁。 据介绍李廷凤从湖南岳阳逃荒到大水井,被当地黄氏老人收留,最终继承了黄氏的家产。 黄氏老宅前面的一幢绣楼,飞檐高翘,还比较有特色,再往右就是文管所办公房了。 绣楼左边有一棵古桂花树,正值十月桂花盛开的季节,桂花飘香,再过去就是圆形的月亮门。 走过月亮门,回到了正门前的院子,没有停留,直接往左边走去,那边还没去看。 这栋屋门上匾额写有“田氏瀛台”四个黑字,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上网查询,才知道这里以前曾拍过电视剧,当时挂上去后没撤下来,现在就一直挂在这里。 再往前走就是牲口棚了,转身返回往右走。庄园里楼道四通八达,一个人在里面转来转去,又走到了主客厅。 来到了小姐楼,小姐楼共三层,沿楼梯上到第三层,楼上以土家吊脚楼的特有建筑方式一柱六梁形成转角。这里是整个庄园的最高处,从这里可以俯视庄园。。 从小姐楼上下来,周边是厨房、工匠房、粮仓等,想想还有那个“忍”字位置没去,再到那里去看看,这里是一个让水池,旁边有账房房。 逛完了李氏庄园,用无人机拍拍庄园全景。庄园修建于1924年。占地4000多平方米。共有天井24个,房屋多2-3层的楼房,其中有大厅、套房、客厅、客房、小姐楼、帐房、仓房等。鳞次栉比,规模宏大。 该庄院内分为两个部分;西南部分基本为黄氏老宅旧貌,始建于明代晚期,木架木壁,古朴典雅,民族地方特色浓郁;东北部分为清乾隆后李氏不断改修扩建,砖木并作、中西合璧,潇洒气派。 更奇的是174间房屋竟然没用一颗铁钉,全部采用木骨架,回廊彩檐吊脚楼,按“风水”、“八卦”及地理条件,环环相扣,互相依托,互为衬顶,布局随心所欲,恰到好处,而又不乏严谨,下雨天,到庄园每个房间都不会湿脚。 庄院两端有小姐楼及绣花楼各一座,飞檐高翘,一东一西,遥相呼应,造型布局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庄园前院更是气度不凡,极尽创意,200平方米的院坝全用规格统一的平板青石铺就,前廊拱卷欧式方柱粗壮挺拔,雕凿精美,堆塑华丽。两侧吊脚雕梁画栋,可谓匠心独运,土汉结合,中西合璧。 从李氏庄园朝门出去竟没看到去李氏宗祠的路,返回去看李氏庄园导览图才发现是从庄园左侧的边门出去,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小路,前行一百多米就来到李氏宗祠,这也是侧门叫望华门。 李氏宗祠属砖木结构,房屋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规模宏大。宗祠前方是一壁用巨大条石纵联砌成的堡坎,高约8米。宗祠前壁开大门三洞,俗名左山门、中山门、右山门。左、右二山门通厢房。从中山门进入宗祠,经过前殿来到拜殿前, 如果沿中轴线走,分别是前殿、拜殿、祖宗殿,这三大殿是教化族人、祭祀祖先,商讨政务、军务、族务的活动中心。这次没沿中轴线一直往里走,而是沿走廊往右侧走去。 拜殿右则有讲礼堂,这是李氏宗族生杀予夺的“审判厅”,门前有巨石铺就的“过失桥”,桥上建廊,左右对称。在拜殿右侧墙上书有“忍“字。 沿走廊往后走去,后排是祖宗殿。祖宗殿是李氏宗祠的正殿,是李氏家族祭祖的中心殿堂。祖宗殿两边分别为恩公堂、仰贤堂。 走到祖宗殿已经到底了,继续沿祖宗殿前走廊走到左边,这边拜殿墙上书有“耐”字,“忍“、”耐”喻示李氏家族的清廉礼让。 李氏宗祠东西两厢共有房屋66间,刚才走过的西厢设讲礼堂及族长、执事住房,东厢设银库、账房、仓库,并通过回廊将各处连接在一起。 又转回到拜殿前,拜殿是这宗祠的核心建筑,是李氏家族每年三月清明会、七月盂兰会、十月冬至会祭祖时跪拜祖宗的场所,四周还刻有李氏《家规》、《家训》、《劝教》等木刻。 从东侧门出去看水井,往下的台阶两边用巨石砌起了高高的围墙,相传最后一任族长李盖五坚守宗祠,因水源被断,不得不投降讲和,后来才建起了这座坚实的城墙。遇到两位游客说没什么看,走了一天也有些疲倦了,就没坚持下行,返回了宗祠,想用无人机去拍,结果没拍到。 李氏宗祠修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宗祠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建有大殿3个、厢房4排、天井6个,共房屋69间。 李氏宗祠作为土司王朝的堡垒,城墙壁总长约400米,高8米,厚3米,墙梯依山势逐级升高,角梯皆为整块巨石建成,依次布设枪炮孔108个,严密地封锁着所有的通道。可谓壁垒森严,固若金汤。 李氏宗祠为宫殿式建筑,三殿四厢,周围为砖墙,两侧烽火垛子高耸。看过李氏宗祠,本打算去看李盖五宅院。可在大水井景区导览图上竟没看到李盖五宅院位置,用手机导航也没查到,只得放弃,不过回来后查资料,大水井景区虽介绍由李亮清庄园、李盖五庄园和李氏宗祠三部分组成,但好像没谁去过李盖五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