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部《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电影,让我们记住了“萨拉热窝”这个城市的名字。今天,这座当年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城市,已经没有了战场的硝烟,充满了宁静祥和。然而,从那些依然保留着的电影中的拍摄场景里,或许依稀还能看到“瓦尔特”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电影画面,今天在萨拉热窝,这些场景都还可以看到。</p> <p class="ql-block">影片中的“黄堡”</p> <p class="ql-block">影片中萨拉热窝全景</p> <p class="ql-block">影片中的“巴西查尔西亚老城广场”</p> <p class="ql-block">影片中的“老钟塔”</p> <p class="ql-block">影片中的“铜匠街”</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萨拉热窝</p> <p class="ql-block">老钟塔</p><p class="ql-block"> 这是萨拉热窝的一座钟楼,建于1667年,高30米。顶部的大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保存太阴时间的公共时钟,以指示教徒日常祈祷的时间。根据这个系统,新的一天开始于日落时,而时间显示为12:00。老钟塔是萨拉热窝少数几个历经战火而幸存下来的奥斯曼地标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格兹·胡色雷·贝格清真寺</p><p class="ql-block"> 贝格清真寺1530年由奥斯曼帝国总督格兹·胡色雷·贝格出资建造,有多个圆顶,气势威严的宣礼塔高达47米。今天这座清真寺被视为波黑被奥斯曼统治时期最重要的纪念建筑,有许多波斯尼亚领导人,政治家,改革者,学者,诗人埋葬在这座清真寺的院子里。</p> <p class="ql-block">在清真寺的院子里,可以看到老钟塔。</p> <p class="ql-block">圣心主教座堂</p><p class="ql-block"> 圣心主教座堂是位于萨拉热窝旧城区的一座天主教堂,也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最大的教堂。这座教堂是天主教萨拉热窝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始建于1884年8月25日,完工于1889年8月,教堂具有哥特式和罗马式的建筑风格,是萨拉热窝的城市象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 这座漂亮的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建筑,是萨拉热窝的城市市场,建于19世纪末,是萨拉热窝第一个以钢结构建造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1984年,萨拉热窝举办第14届冬季奥运会标志。</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旧东正教堂</p> <p class="ql-block"> 地上的这条白线被称为“萨拉热窝东西文化相遇线”,白线上写着:“萨拉热窝,文化交汇的地方”。白线把这条街分为东西两段,东边是伊斯兰教地区,西边是天主教、东正教地区。</p> <p class="ql-block"> 色比利喷泉,名字源自阿拉伯语,意为“有水流过的路边建筑”。这座木质喷泉以其精美的设计和历史背景而闻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巴西查尔西亚是萨拉热窝的老城区,建于16世纪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至今老城仍然保留着500年前的面貌。老城区街巷纵横,各种店铺和手工艺品作坊鳞次栉比。</p> <p class="ql-block"> 铜匠街是萨拉热窝最古老、最具魅力的街道之一。这条街道据说15世纪时就已经存在,曾经是萨拉热窝手工艺商业街区的核心地段。如今这里依旧是购买铜器和手工艺品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黄堡</p><p class="ql-block"> 黄堡建于1729年,因其所用石材呈现黄色,故名黄堡。这里以前是奥斯曼帝国时期的防御工事,用粗糙的石头建造成不规则的八边形,是俯瞰萨拉热窝全景的最佳地点。</p> <p class="ql-block"> 市政厅矗立在三条主要街道的交汇处,是一座波斯尼亚多元文化主义的典范建筑,建于1892年,是奥匈帝国占领时期萨拉热窝最奢华的建筑。二战后波黑国立图书馆。波黑战争中遭到毁坏,修复后2014年重新开放。</p> <p class="ql-block">德里纳河上的桥</p><p class="ql-block"> 《德里纳河上的桥》是南斯拉夫作家、196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伊沃·安德里奇于1945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讲述了奥斯曼帝国大维齐尔(奥斯曼帝国苏丹以下最高级的大臣,相当于宰相的职务,拥有绝对的代理权,原则上只有苏丹才能解除此权)建德里纳河大桥引发维舍格勒人反抗,大桥象征历史变迁,最终在一战中被炸,预示波斯尼亚摆脱压迫、迈向自由独立曙光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小说中所说的桥,就是穆罕默德·帕夏·索科罗维奇古桥,这座桥横跨于波斯尼亚和和塞哥维那东部的德里纳河上,建于16世纪末,由宫廷建筑师思南在土耳其帝国的首相穆罕默德·帕夏·索科罗维奇的命令下所建造。古桥共有11个石拱,每个石拱跨度11—15米,桥身长179.5米。这座古桥是土耳其帝国纪念性建筑和土木工程的巅峰之作。2007年,这座历经四百多年风霜的德里纳河上的古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德里纳河上的这座古桥,比例结构优美,气势宏伟壮观,见证了此类建筑风格的独特魅力。在现代人看来,这座桥已经不仅仅是连接当时河两岸人们的一种交通设施,更是连接两岸不同文明的桥梁。当年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地区生活的人们都皈依了伊斯兰教,其他居民以及从周边地区迁徙来的人们信奉天主教、基督教、以及东正教,这座古桥正是融合不同宗教间分歧和不同文化间冲突的真正“桥梁”。</p> <p class="ql-block"> 巴尔干四国游是短暂的,有很多地方还没有走到,然而,通过对巴尔干半岛历史的肤浅的了解,“火药桶”的叫法已经深深印在脑海里。</p><p class="ql-block"> 首先,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是巴尔干半岛被称为“火药桶”的一个重要原因。巴尔干半岛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地处欧、亚、非三大陆的交界处,控制着地中海和黑海的咽喉要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种地理位置使得巴尔干半岛称为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任何一方控制了巴尔干半岛,都将极大地增强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p><p class="ql-block"> 其次,民族和宗教的复杂性也是巴尔干半岛动荡不安的原因之一。巴尔干半岛上居住着多个民族,包括希腊人、保加利亚人、阿尔巴尼亚人、马其顿人、波斯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塞尔维亚人等,他们分别信仰天主教、东正教和伊斯兰教。这种多民族、多宗教的复杂环境使得各民族之间矛盾重重,容易爆发冲突。</p><p class="ql-block"> 此外,历史上的争夺和列强的干涉也使得巴尔干半岛成为“火药桶”。自17世纪以来,巴尔干半岛一直是欧洲列强争夺的对象。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各大国纷纷插手巴尔干事物,企图在该地区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俄国和奥匈帝国的争夺尤为激烈,俄国打着“泛斯拉夫主义”的旗号,试图在该地区扩张势力,而奥匈帝国则试图保持其在该地区的传统影响力。这种大国之间的争夺进一步加剧了巴尔干半岛的紧张局势。</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够到巴尔干去旅游,是因为现在那里没有战火,多么希望巴尔干半岛这个“火药桶”再也不要被点燃,和平的环境是多么的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