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奕雯家庭教育课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br>沈奕斐松弛父母课<br>辩证思维可以分为朴素辩证思维和科学辩证思维两个层次,与之相应的辩证逻 辑也分为两个层次。<div><br>沈奕雯家庭教育课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br>沈奕斐松弛父母课<br>有 课 分 享,➕ 徵 信:<br>1103074581</div><div><br></div><div><br><br>周易思维的辩证思维是朴素辩证思维,逻辑也是朴素的辩证逻 辑。朴素辩证思维的两个特点是:一是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性,但知其然而 不知其所以然;二是对事物辩证关系的认识带有主观猜想成分,即所谓想当然。因 此,这种辩证思维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也有其谬误性的一面,从而其逻辑也具有这两种特征。《周易》的辩证逻辑是如此,古希腊赫拉克利特(公元前540—前470) 的辩证逻辑也是如此。<br><br>周易辩证思维主要体现在象数之学中。<br><br>《易》的创始者将“—”与“--”作为两个相反相成的符号,用以表示世间一 切具体事物的两种属性或两种互相依存的事物。这就是对立统一的“世界观”。《周 易》的作者当时已经意识到这个“对立统一”的道理。《系辞上传》说:“易与天 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又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系辞下传》说:“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 体,以体天地之撰……”这些可以说都是阐释《易》中的“对立统一”思想的。<br><br>《系辞上传》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 ” 这里的“生”含有变化的意思,它反映出“—”和“--”这两个符号不断地从量变 到质变的过程,也就是反映了万事万物之间存在量变到质变的过程。<br><br>象数之学有一整套卦变和变卦的方法。狭义地说,“卦变”和“变卦”是有区 别的,“变卦”是指操蓍成卦时改变爻的爻性以得到新卦的方法;卦变是指从一个 卦出发,适当调动、改变、重组某些爻而得到一些新卦的方法。在第一章中,我们 证明了:易卦的集合是一个有限群,它对其乘法运算具有封闭性和循环性。这就是 说,按照象数之学中的卦变方法,可以证明:一个卦能变成任何另外一个卦;可以 变成它的反面旁通卦;又可以从旁通卦变回本卦,其中已包含着从肯定到否定或从 否定到肯定的转化规律。<br><br>由此可见,《周易》的卦象系统,体现着作《易》者的朴素唯物辩证思想,同 时也体现着这一思想体系的封闭性和循环论。<br><br>4.周易思维在推理中的常见依据<br><br>在推理活动中,通常要把某一具体的、特殊的考察对象纳入某一范式中,其逻 辑结构由“解释项”与“被解释项”构成。“解释项”包括该范式对外界事物认识 结果的全称陈述(用K 表示)和关于初始条件的特称陈述(用C 表示);“被解释 项”则是属于个别对象的特称陈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表示如下:<br><br>解释项:关于认识结果的全称陈述K₁,K₂,…,K,(n 为正整数)关于初始条件的特称陈述C₁,C₂,…,C被解释项:关于个别对象的特称陈述E<br><br>当E 为已知,那么,将E 纳入到K 和C 的活动与过程,就称之为“解释”。若 K和 C已知,则由K 和C 推知E 的活动与过程,就是“预言”或“预测”。“解释” 与“预测”的结果是否正确,主要取决于K的性质。<br><br>我们来考察一下周易思维中的 “K 集合”主要由哪些元素构成,它对事物的解 释、推理、预测等活动中的效果如何。<br><br>(1)长期对自然现象观察积累的经验。如: 履霜,坚冰至。(坤 ·初六)<br><br>天气已经下霜,很快就会结冰,这是人们对自然现象观察的结论,一般是正 确的。<br><br>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丰 ·彖传》)<br><br>这也是古人通过观察得出的科学的结论。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泰 ·九三)<br><br>这是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观察到的现象。作者将其概括为“无平不陂,无往不 复”的哲理格言,使平庸的事实,化为普遍的真理。<br><br>这些经验都是科学的结论,用其作为推理的前提,在推理形式正确的前提下, 推出的结论也是正确的。<br><br>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小畜卦辞)<br><br>这是古人根据中国地理环境总结出来的气象变化规律。《农政全书 · 占候》中 有农谚:“云向东,雨无踪,车马通;云行西,马溅泥,水没犁;云行南,雨潺潺, 水涨潭;云行北,雨便足,好晒谷。”说明我国大陆气候,云行方向同雨量大小有 必然联系。西边起云,云行向东,下雨概率不大。<br><br>这一观察的结论是或然的,其出现与否有一定的概率。以其作推理的依据是一 种或然推理,或然推理的结果具有随机性。<br><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