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日活动——参观江都水利枢纽记

金陵老孙

<p class="ql-block">周日(11月17日)受学院政治系党支部邀请,与他们一起参加党日活动——参观江都水利枢纽。</p> <p class="ql-block">江都水利枢纽位于长江下游北岸,与历史文化名城扬州为邻,江都老城区南端,是江苏省境内的一座著名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是中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江苏省江水东引北调工程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南水北调工程源于毛泽东1952年10月30日提出的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设想,在之后多年调研基础上以来,形成了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调水的基本方案。该工程是一项极为艰巨宏大的工程,主要是解决中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河淮河海河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p> <p class="ql-block">江都水利枢纽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3年,管理处成立40周年之际,在一泵站(简称一站)上游立一巨石,取名“源头”,以此纪念。水利部水利经济研究会秘书长(原水利厅政策法规处处长)祁正卫专门为此撰写碑文:</p><p class="ql-block">“江苏,拥吴楚而连中原,濒东海而纳大川,江淮沂沭泗贯东西,古大运河穿南北,南蕴太湖一明珠,北怀洪泽数镜泊。然低处不胜寒。多有洪水骤汇之险危,常遇暖冷气流交碰之变机,潜存海陆相风暴潮之威逼。大洪年份,江淮并涨,风暴肆虐,海潮顶托,水天一色;大旱时节,河湖干涸,赤地千里,淮北尤甚。故而,一江两地,差莫大焉。乾坤得定,水利大兴,领袖又指点江山,绘制南水北调宏图,江苏勇著先鞭。依滨江之势,于江都铸引源三站;承运河之基,拓输水北上通道;倚洪泽诸湖,蓄贮降引之源;选沿途节点,打造多级翻水控制。次第又工成四站,配套涵闸船闸十三。工程始于一九六一年,竣于一九七七年。其间,遇三年自然灾害,遭十载文革浩劫,而江淮儿女,矢志不渝,气吞山河,拓进不息,终成降龙伏虎之鼎器。又经治淮治太修复加固,枢纽完善矣。</p><p class="ql-block">观江都枢纽系统,引长江,连淮河,串湖泊,衔五百流量之江水,攀四十米之高程,越五百公里之坎坷,达淮北千万顷之渴沃,并吞吐淮河里下河之潦涝入江。从此,淮北旱涝无虞。流泉鸣处,陇亩平添锦绣,粮仓涌立;碧波荡时,街衢插翅腾飞,万象更新。此则江都水利枢纽工程之为也,其效其益,难述备矣。迩岁,南水北调三线筹划就绪,引江济淮之东线先启扩容,江都龙首,再露峥嵘。会期滔滔江水,逾黄淮而穿泰岱,济海河直达京津,泽润齐鲁,碧染幽燕,其膏民济世之功,可与日月同辉也,是为记。”</p> <p class="ql-block">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全景沙盘</p> <p class="ql-block">江都水利枢纽系中国最大的引江枢纽工程,简称江都抽水站。工程始建于1961年,至1977年建成,它既是江苏省江水北调的龙头,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是一项灌溉、排水、通航、发电的综合利用工程。</p><p class="ql-block">2021年6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p> <p class="ql-block">江苏境内工程模型沙盘</p> <p class="ql-block">沙盘前方视频详细介绍了南水北调工程的由来、建设过程及工程的宏大效益。</p> <p class="ql-block">据水利枢纽工程人员介绍: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由4座大型电力抽水站、12座大中型水闸、3座船闸、2座涵洞、2条鱼道以及输变电工程、引排河道组成,是一个集泄洪、灌溉、排涝、引水、通航、发电、改善生态环境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水利枢纽。其中4座抽水站共装有大型立式轴流泵机组33台套,装机容量53000KW,设计抽水能力为400立方米每秒,是我国乃至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电力排灌工程。其中位于入江水道上的5座节制闸,以万福闸最大,65孔,设计泄洪流量7460立方米/秒。</p><p class="ql-block">江都抽水站及配套工程建成后,使所辖排灌区内旱涝之年增产保丰收,保证运河航运、工业及城镇生活用水,并通过自流引江水补充沿海垦区灌溉及冲淤用水。中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即以此为起点。</p><p class="ql-block">该工程建成以来,年平均抽引江水158天,年均抽水量40亿立方米,共抽江水北送1000亿立方米,排涝水300亿立方米,自流引江水东送950亿立方米,泄洪9000亿立方米,为苏北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全神贯注 仔细聆听 </p> <p class="ql-block">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即国家战略东线工程,简称东线工程,是指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提水,途经江苏、山东、河北三省,向华北地区输送生产生活用水的国家级跨省界区域工程。</p><p class="ql-block">《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于2001年修订完成,东线工程规划从江苏省扬州附近的长江干流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以及与其平行的河道输水,连通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并作为调蓄水库,经泵站逐级提水进入东平湖后,分水两路。一路向北穿黄河后自流到天津,从长江到天津北大港水库输水主干线长约1156千米;另一路向东经新辟的胶东地区输水干线接引黄济青渠道,向胶东地区供水。</p><p class="ql-block">2024年3月1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北延应急供水工程(以下简称“东线北延工程”)启动2023—2024年度向河北、天津调水工作。2024年年度调水计划至2024年5月底结束,穿黄断面计划调水量为2.21亿立方米,向河北、天津调水1.85亿立方米。</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江淮地区水患频发</p> <p class="ql-block">自毛泽东1951年提出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到当今习近平关于治水重要论述,半个多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政府极为重视治理水患,并取得显著成效。</p> <p class="ql-block">有着历史印记的二站机房</p> <p class="ql-block">江都水利枢纽共有四个抽水泵站,一站建于 1961 年 12 月到1963 年 3 月;二站建于 1963年 7 月到 1964 年 8 月;三站1966 年 12 月开工,1970 年 10 月通过竣工验收;四站于 1973 年 11 月开工,建成于 1977年 3 月。1994 年至 1999 年,一站、二站先后进行更新改造。</p> <p class="ql-block">二站机房内景</p> <p class="ql-block">四站机房</p> <p class="ql-block">曾经在江淮大地指挥千军万马,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开国上将——叶飞将军为江都水利枢纽题字:江淮名珠</p> <p class="ql-block">江都水利枢中心四面环水,站闸相连,绿荫覆盖,景色宜人,建有接待中心、园中园、明珠阁、银杏大道和江石溪先生纪念亭等景点,恰似一幅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美丽画卷,被誉为“江淮明珠”。</p> <p class="ql-block">银杏大道</p> <p class="ql-block">江石溪先生墓碑亭</p> <p class="ql-block">江石溪先生是江泽民祖父(1870年-1933年9月),原名江绍岳,字江汉,清代江都县仙女庙(今江都市仙女镇)人。自幼聪颖好学,早年曾随姐丈朱右村赴皖南应试秀才,后至江都丁沟镇名医周云溪处学习中医,6年业成,悬壶于头桥(今属扬州市邗江区)、仙女庙。由于医术精湛,且常为贫苦病人送医施药,深受病家称道。医德尤隆,为左邻右舍及饥寒穷苦者治病疗疾,从不收取分文,众口呼之为:“江神仙”(江石溪谐音,江都话谐音)、“救命人”。 辛亥革命后,江石溪在仙女庙内河轮船公司任职,具有爱国民主思想。在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款”时,他曾撰小曲多支,教唱乡里,以示反抗。1915年后,他受聘为南通大达内河轮船公司协理。他擅长诗文、书画、音乐,尤精箫笛、昆曲、山水画,曾参加扬州“冶春后社”,诗风受冶春后社祭酒臧宜孙影响,近于白居易、陆游,1933年9月病故于扬州,归葬仙女庙之郊大王庄(今江都水利枢纽工程二站东侧)。</p> <p class="ql-block">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几代水利人的不懈追求与努力,江都水利枢纽工程不仅是江苏江水北调的龙头,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而且也是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制造、安装和管理的大型泵站群,是亚洲规模最大的泵站枢纽,堪称江苏乃至全国治水的典范,先后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中国百年百项杰出土木工程”“国家水利风景区”等等称号。同时也解决了千百年来一直困扰江淮百姓的涝旱灾难、盐碱荒地问题,大大缓解了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的状况。</p><p class="ql-block">江都水利枢纽负责人在介绍说我们一方面“依托江都水利枢纽防洪减灾阵地、建立了国情水情学习园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光旅游胜地,树立了源头项目品牌。”另一方面还孕育出了伟大的“引江精神”——引源厚泽为人民,卓创致远担使命。如今“引江精神”已成为扬州建设发展进程中的一组红色基因、一面红色旗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