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青海湖的路上) (去青海湖的路上) 不久前,去了一次青海,回来后写了一篇题为“广袤无垠说青海”的文章,在网上发表后,引来众多的评论,有些网友看了后,说意尤未尽,希望有续篇文章刊登。网友的鼓励也给我提供了动力,在次再把我去青海见到但没有写进去的见闻加以整理,以供读者。<br> <p class="ql-block">(9月底的日月山已是白雪皑皑,无奈之下重金买件真皮羊绒大衣御寒)</p> <p class="ql-block"> 漫步日月山</p><p class="ql-block"> 日月山是我们从西宁去青海湖途中遇到的第一个景点,日月山坐落在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西南,属祁连山脉,是青海湖东部的天然水坝。</p><p class="ql-block">日月山自古就是历史上“羌中道”、“丝绸南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走廊丝绸之路时常受战争影响而中断,所以人们就开辟了“丝绸南路”,即经日月山、青海湖,过柴达木盆地通往西域。唐代开辟的“唐蕃古道”就是从这条线去拉萨,贯穿青海腹地。日月山曾经是会盟、和亲以及“茶盐”、“茶马”互市等等众多历史事件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相传,公元638年的唐贞观15年正月,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时曾经过此山。青海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当文成公主行至此山,将要离别唐朝管辖的土地,心中一片怆楚。向前西望吐蕃,天高云低,草原苍茫。回头东望长安,更加留恋故土,不禁取出临行时皇后所赐“日月宝镜”观看,不慎失手,将宝镜摔成两半,从此人们便将此山称为日月山。 </p> (日月山景区) <p class="ql-block"> 唐代以前的日月山不叫日月山,叫做赤岭,赤岭远看如火焰,近看如染血,因“土石皆赤,赤地无毛”而得名。这座海拔仅3200米的小山,在群山巍峨的青藏高原上,并不显眼,但他却是中原王朝与吐蕃国的分界线,是中原通向西域的重要隘口,中原与吐蕃两地交往,必须要经过此地。“过了日月山,两眼泪不干”。中原人去西域,这里就是分手告别的苍凉之地。 </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日月山上修建了两座亭子,分别叫日亭和月亭,经幡飘舞的亭子里面用碑文和壁画记录了文成公主入藏时的种种情景。山上是无数藏人用虔诚和信仰堆起的石堆,藏人称玛尼堆,玛尼堆上插满了用绳子串起来的各色三角旗。山下是文成公主庙,矗立着精致的文成公主汉白玉雕像。庙宇藏歌悠悠,周围牛羊如云,无数经幡和高昂的藏歌迎着日光漠风飘扬,表达出一代又一代人们对那美丽灵魂的深深崇敬。</p><p class="ql-block"> 日月山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意义,它还有非常重大的地理意义。它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叠合区,是青海省内外流域的天然分界线,划分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p> (倒淌河景区留影) (倒淌河景区留影) 游览倒淌河<br> 我们都知道,我国的河流流向大多都是从西向东,但是有这么一条河与众不同,它就是倒淌河。倒淌河离日月山不远,但它却属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管辖,是一条40多公里的河流,东起日月山,向西而流入青海湖。<br> 其实倒淌河原也是一条东流的河,后由于发生地震,地壳变动,日月山隆起,它才折头向西注入青海湖,成为一条倒淌河。<br> 倒淌河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也与文成公主有关。说的是中原与吐蕃和亲,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到达日月山时,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念家乡,思父母,悲恸不止,挥泪西行,公主的泪便汇成了河,河水不愿离开公主,跟随文成公主向西而行,便形成了这条倒淌的河。<br> 这次青海之行,沿途的金银滩草原,王洛宾纪念馆,原子城纪念馆景点我们都看过了,由于种种原因,这里也不一一叙述。 (西宁古老的水井巷) (参加侄女女儿婚礼的亲人合影) 这次青海之行,在西宁我还见到几项令人感到新奇的现象。比如在西宁的西门口地下商城,买东西的商家,都像六、七十年代的合作社一样,均是明码标价,不讨价还价,如果你讨价还价,售货员就会对你翻白眼。各个售货柜台都是这样。收钱也像六、七十年代的合作社一样,设一名收银员,各滩位售出的货物收钱都要交给这位收银员,售货滩位的售货员不能收取货款。看到此中情形,妻子连说这种老办法很好,买卖双方即不多费口舌,买家也买的放心。希望全国都应该推广这种好办法。<br> 总之,这次青海之行,收获很多。以前,我认为大哥大嫂一家从陕西落脚青海,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次去青海,彻底颠覆了我的观念,西宁的繁华并不落后于全国的其他城市,青海和全国的脉博一样,同步跳动,大哥一家能生活在这里,这是他们的福气,我由衷地为他们祈福、祈望他们在这里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