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涣古镇茶馆里的茶客们

伯特

临涣镇,又名铚城,淮北市濉溪县辖镇,是江淮地区远近闻名的古茶镇。据考证,临涣人喝茶的传统有数百年之久,但一直寂寂无声不被外界知晓。沉寂的古镇能够蜚声鹊起,得益于数十年前一位摄影师拍摄了村民云集喝茶的“稀有”民俗图景而引起的广泛关注,而后临涣古镇成为众多摄影爱好者取景地和周边游客的旅游目的地。<div>  我所居住的城市离古镇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于是,这里也成了我经常采风的地方。</div><div> 2024年11月17日早晨我再次来到了这里。<br></div> 据说古镇里有几十家茶馆,规范较大、人气较旺的有“怡心茶楼”“南阁茶楼”“沈家大院““古韵茶楼”等几家。<div>这栋匾额上写有“中国临涣古城”字样的三层楼是临涣古镇的标志性建筑。左边是“怡心茶楼”,右边是“南阁茶楼”。<br></div> <p class="ql-block">“怡心茶楼”是我每次来到这里喜欢落脚喝茶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来到这儿,我都会点上一壶20元的棒棒茶,然后和女老板唠唠嗑。临涣古镇那许许多多的故事,大都是从这位女老板口中听来的。</p> “怡心茶楼”的女老板张秀侠,她既勤快又周到,是个生意精,把茶楼打理得红红火火,在古镇众多茶楼里脱颖而出,生意一直十分兴旺。 <p class="ql-block">据女老板介绍:茶馆每天早晨四、五点就开门,十里八村的村民陆续来到茶馆,每天都会有一二百人来喝茶。</p><p class="ql-block">村民在茶馆里愿意坐多久就多久,很多人早出晚归在茶馆一泡就是一天。门口台子上放着的茶叶随便泡,水敞开了喝,喝完茶自觉自愿的往旁边的箱子里放1块钱,没钱不给也行。</p><p class="ql-block">实际上这也是茶馆招揽生意的营销手段,因为只有有了更多茶客才会招引更多顾客。</p><p class="ql-block">临涣本地并不产茶,“茶”来自六安、祁门等产茶地区,这里所谓的“茶”不是茶叶而是茶梗,本地人叫做“棒棒茶”。泡“棒棒茶”的水则来自临涣码头的回龙泉。</p> 这张照片拍摄于2020年6月20日,可以看到当时“怡心茶楼”的“繁荣”盛况。从茶楼内往外望去,半条街坐满茶客,这壮观的场面诉说着古镇的独特文化。 <p class="ql-block">这次来,早晨一直下雨,大约9点左右方停。天气比较寒冷,喝茶的人不多,茶楼的东西两院大约只有几十个茶客。</p> <div>十里八村的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拉起着家常。这边说着家里的老人身体咋样了,那边又唠起了哪家的孩子最近在外面可有出息了,还有的在谈论着村子里新近发生的那些家长里短,满是浓浓的生活气息。<br></div>在日益城市化的今天,人与人总被一所铁门所隔阂。在这里,一杯茶连接起了村民的心,这杯茶让人与人之间没有了距离。 老伙计们聚一处,围坐打掼蛋、搓麻将、下象棋,边玩边吹牛,当年勇要提,眼前福需享,惬意又自在。 老姊妹们问问你的身体,看看我的气色,拉拉自的儿女亲家,在这里多了和睦亲情和关爱互助。 在茶馆,茶客多,拍客也多。拍摄者专注拍摄,被拍者从容淡定,任谁来拍都不拒,还自然摆姿势、拿捏表情呢。 <div>明星往往是绝佳的营销策略,茶馆也不例外。在这儿的茶馆中,就有属于自己的明星,用自己培养的明星效应招引茶客。</div><div>有着卷发虬髯的张先生,当之无愧地成为古镇茶馆里最亮眼的第一明星。<br></div>这张照片拍摄于2020年6月20日。他那讲究的烟袋、前卫的衣着、沧桑的容颜、深邃的眼神、自若的神态,他那镜头感和表现力真如大牌明星般。 4年后的今天,张老先生虽然多了岁月的沧桑,却风采不减当年,只是手里少了那根形影不离的精致烟袋。 茶馆里的另一个极具韵味的营销方式,那便是巧妙地与本地文化相结合,9:30淮北大鼓、坠子戏、泗州戏等民间曲艺形式在茶馆好戏登场。<div>茶馆的女老板介绍说,这些精彩的演出团体是茶馆专门聘请来的。从上午9:30一直持续到下午5点,茶馆会给每位演员100块钱的酬劳。</div><div>也正是靠着这样与本地文化紧密结合的方式,茶馆不仅传承了传统艺术,更是吸引了众多茶客慕名而来,让这一方小小的茶馆,始终充满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和热闹的人气。<br></div> 茶馆里坐满了形形色色的茶客,男女都有,老年人居多。<div>抽烟袋是茶客的老习惯、老传统,承载着往昔的诸多记忆与韵味,是地道老茶客的标配,现在仍然有部分老茶客继续坚持着。<br></div><div>瞧!老汉们悠然地抽着烟袋,吧嗒吧嗒的声音伴着袅袅青烟,一脸闲适自在。</div> 更多的茶客与时俱进,开始抽起了纸烟,他们围坐一起谈笑风生间满是惬意。 而那些打牌下棋的,更是表情专注,凝神静气,眼神紧紧盯着手中的牌,眉头时而轻皱,时而舒展,仿佛周遭一切都与他们无关了。 在这里,我充满敬意的为大家介绍一位在街头为茶客们剪头的赵运英老太太。<div>老太太今年82岁高龄,每天仍坚持在古镇街头为茶客剪头,每次5元钱。</div><div>赵老太太介绍说:“我是个苦婆子,12岁开始剪头,已经在街头站了70年。如今耳不聋,眼不花,腰不疼,腿也不疼。”<br>老太太的这份坚守太可贵,愿老人家余生顺遂,往后的日子不再有苦难。<br></div> 临涣古镇的茶客们喝茶的习惯和风俗,塑造出了古镇的安谧平和、美满惬意,彰显了古镇人的品德修养、文化品位,也成就了一个皖北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