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来自元帅故里的我们,怀着教育的理想,乘着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和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帮扶的东风,来到胜利一中进行了为期10天的跟岗学习,学习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认识和能力,更好地铸就贺龙中学学子的梦想。</p> <p class="ql-block"> 从湖南到山东,这一场跨越千里的相遇,是那么的难能可贵。我们感受到社会各界为了教育发展齐心协力的力量。</p> 借情怀传递情怀 一、中石化的家国情怀 <p class="ql-block"> “中国石化助力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 明确将教育帮扶作为乡村振兴阶段的重点工作之一,中石化坚持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和山东安全工程研究院分别对口帮扶贺龙中学高中部和初中部,助力贺龙中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同时坚持软硬结合,突出改善条件,建立助推学校特色文化的长效机制。</p> 二、胜利一中的红色情怀 <p class="ql-block"> “桑植是贺龙元帅的故乡,有了革命先烈们的艰苦奋斗,才有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每念于此,我也想为红色土地做一些事情,感念伟人。”胜利一高校长有感而发。胜利一中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感于近代湖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也感于桑植贺龙元帅的革命精神,怀着对教育的热爱向桑植县贺龙中学伸出了教育援助之手,打开了交流学习之门。</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在胜利一中高校长和谢校长带领下,选派14名优秀教师赴贺龙中学开展“名师送教”活动,开展学校管理座谈交流、同课异构、“一对一”教师结对活动;同年10月、11月,贺龙中学选派两批教师赴胜利一中进行为期10天的跟岗学习。</p> 三、贺中人的传承情怀 <p class="ql-block"> 贺龙中学与贺龙故居毗邻,是根据贺龙元帅的嘱托,于1958年创办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贺中人怀着传承元帅精神,实现教育理想的心态投身于这片红土地。近两年来,我校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支持下,实施贺龙中学扩容提质改造,迎来发展新机遇。国家体育总局和体育总局体操中心对桑植县定点帮扶,我校与保定市第七中学签订了“体育特色学校合作协议”并在2024年全国排舞冠军赛上获特等奖;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和山东安全工程研究院分别对口帮扶贺龙中学高中部和初中部;学校合唱团在全县合唱比赛中获高中组第一名并受毛主席外孙女孔冬梅理事长邀请在北京“东润之夜公益”募捐晚会上登台演出。</p><p class="ql-block"> 在时代的机遇中和责任感的驱使下,贺龙中学的老师们不断学习、不断提升,分别前往山东、上海、河北等地培训、学习,拓宽眼界,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为教育事业注入了新活力。</p> 以梦想铸就梦想 一、胜利一中铸就老师和学生的梦想 <p class="ql-block"> 胜利一中通过一系列创新的教育教学策略和实践活动,成功铸就了师生的梦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第一,教育教学的创新。胜利一中在教学求“新”务“实”,创新性地提出并实施“双轮驱动、三箭齐发”的战略布局;教师集体备课时积极研讨各自发现的问题,精准把握考向和重难点;每节课都会注意教学内容和环节的取舍,注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准思路;借鉴运动员培养模式,实施“奥赛主教练负责制”,奥赛成绩突飞猛进,连续多年在全省名列前茅。</p> <p class="ql-block"> 第二,素质教育的实施。胜利一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五育并举、三全育人,夯实学生终身发展根基。学校定期举办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活动,组织成立多个学生社团,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p> <p class="ql-block"> 第三,校园文化和精细化管理。正如胜利一中标志中的三角形一般,胜利一中拥有崇高的精神海拔,勇攀凌云之峰。学校打造宁静美丽的校园生活环境,展示学校的文化底蕴和精神追求,潜移默化地增强师生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学校配备了一系列校园硬件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馆等,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p> <p class="ql-block"> 胜利一中不仅铸就了师生的梦想,也搭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更是我们贺龙中学学习的标杆。</p> 二、跟岗学习铸就我们提升的梦想 <p class="ql-block"> 在胜利一中十天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感受一中精神,参加集体备课、课堂听课,并进行讨论交流。</p><p class="ql-block"> 第一,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学习期间,我们积极参与胜利一中的集体备课,收获了新思路和新想法,充分明白了备教材、备学生的重要性。教学需站在学生视角思索,有效引导其解决问题;日常作业与试题皆应具针对性,重视每次考试并合理规划时间,在充分研讨分析试卷后再行讲解,以此提升效益。同时,在集体备课时,注重组内分工协作,以增进备课效率。</p> <p class="ql-block"> 第二,听而不纳则疏,纳而不听则迷。既要善于倾听,又要敢于接纳。跟岗期间,我们听了高三、高二不同年级的授课,我们听了同年级不同老师的授课,广泛学习,很受启发。启迪我们复习时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多线并行;注重课堂效率,一个知识点一道题,精而不多,讲解时有所侧重;注意与时政的联系,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开阔学生的眼界;教学要严谨,板书和教学工具的使用都能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p> <p class="ql-block"> 第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身处知识的海洋,如果仅仅是被动接受,不加思考,那么难以有更深层的进步,因此,我们跟岗学习后,又自行组织研讨,大家各抒己见,分享学习的心得与疑惑,将个人所学汇聚交流,这是“学”的拓展;激烈的讨论又激发着每一个人的思考,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此为“思”的深化。通过这样的研讨,我们在学与思的相互促进中,不断探索,提高学习效率,让学习之路更加清晰而坚实。</p> <p class="ql-block"> 只有走出去,才看得见世界,才能知道努力的价值,而于我们则更能明白教育的意义。</p> 三、学成的我们铸就贺中学子的梦想 <p class="ql-block"> 回到学校后,我们将把在胜利一中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铸就贺中学子升学的梦想。</p><p class="ql-block"> 第一,制定改进方案。结合胜利一中的成功经验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改进方案。重点关注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p><p class="ql-block"> 第二,加强自我学习。制定系统的学习计划,深入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技能。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研讨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p><p class="ql-block"> 第三,推动团队合作。组织教师团队进行交流与合作,分享学习心得和实践经验。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挑战,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p> 写在最后 <p class="ql-block"> 此次跟岗学习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积累,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从中我们不仅掌握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理念,获得了宝贵的管理经验。我们看到了优秀教师的风采,学到了优秀的教学方法,为我校教学水平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路虽远,行则至,事虽难,做则成。”相信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和工作的路上会蓄力成长,拔节向上!</p> <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朱思翰、熊玲玲、向月玲、邓玲、张扬曼</p><p class="ql-block">一 审:朱思翰</p><p class="ql-block">二 审:高先军</p><p class="ql-block">三 审:林新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