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归州,她是一座历史古城,归州,她是一段往事记忆;归州,她是美人昭君家乡,归州,她是诗人屈原故里;归州,她是一堆水下废墟,归州,她是一纸档案牒记;归州,她应时代而生,应时代而去,但她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闪烁着历史的光辉。</p>
<p class="ql-block">我这个生活在乡下农村、离县城归州近百里的秭归人,有幸从1961年到秭归一中读书,至1986年迁到宜昌,在归州生活了25年,与归州结下了不解之缘。而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县政府大院工作、居住、生活的16年。</p>
<p class="ql-block">1964年高中毕业后被招到税务部门,分到秭归茅坪税务所当稽征员,1966年下半年调县税务局。就是那一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大约是1968年,县直机关的所谓保皇派、逍遥派,或多少有点“问题”的人集中到秭归一中(学生停课闹革命)办学习班,培训改造思想,我是其中一员。1969年部队征兵,我被抽到征兵办公室服务。征兵结束后,我被留下来分配到县安置办公室工作。“安办”负责复退军人、下乡知识青年和居民的安置和管理,主任是杨秀菊,副主任都是德高望重的老革命,如朱继海,陈凤泉,谢贤益,吴书贤,鲁云等,工作人员只有刘维国,胡振香(会计)和我(出纳),唯我年轻。因此我第一次从税务局乔迁到县政府大院,住在县政府前街前门(下面是归州鼎心门),相当于现在的门房,七、八个平方,外面是走道,从前街到大院都是阶梯。反正就是两块铺板,一卧一盖,单身一人,年轻人瞌睡大,住得巴适。</p> <p class="ql-block">原归州的秭归县县委、县政府大院建设街大门,我在这个大院内住了16年。那座灰色石制牌坊门楼,上面写着“中共秭归县委员会”、“秭归县人民政府”,背景是一个正在建设的道路工地。每天进出这扇大门,心中总是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工作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原秭归县城,从1961年到秭归一中读高中,到1986年全家迁宜昌,吾在此学习、工作、生活了25年。那座依山傍水的城市,虽然历经变迁,但依然保留着许多旧日的痕迹。城市坐落在山脚下,依山傍水而建,建筑物密集分布,每一砖一瓦都承载着无数人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原秭归县城。1961年,我踏入这座古城,开始了我的求学之路。那时的县城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街道两旁的商铺林立,人们忙碌地穿梭其间,仿佛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而我,也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成长,逐渐融入这座城市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下乡和起夜用的手电筒,伴我走过了无数夜路,是当时不可或缺的照明工具。那两支老式的手电筒,银色金属外壳,上面还有花纹装饰,不仅照亮了我的前行之路,也温暖了我的心灵。每当夜幕降临,手电筒的光芒便成了我最可靠的伙伴。</p> <p class="ql-block">搪瓷盆(洗脸洗脚通用,会餐时还用来盛肉盛菜),比塑料经用环保。那幅精美的搪瓷盆子图案,中间是一个大大的“囍”字,见证了无数家庭的幸福时刻。无论是清晨的洗脸,还是夜晚的洗脚,它都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陪我近60年,目前仍在用的钢筋锅,经用。那个铝制饭盒,盖子上还有一个小手柄,陪伴我度过了无数个饥饿的日子。无论是在下乡的路上,还是在县政府大院的食堂,它都是我最忠实的伙伴。即使岁月流转,它依旧坚固如初,见证了我的成长与变化。</p> <p class="ql-block">煤油炉,煤油要计划。烧开水,煮饭下面条,煮肉炖汤。那个绿色铁皮桶制成的小炉子,虽然简陋,却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当夜幕降临,煤油炉的火焰便成了我最温暖的依靠。它不仅为我提供了热食,也温暖了我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水壶,挂个水壶下乡,渴了就喝水。那个黑色军用水壶,上面系着一条棕色背带,陪伴我度过了无数个下乡的日子。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山间小路,它都是我最可靠的水源。每当口渴难耐时,打开水壶,清凉的水便成了我最好的慰藉。</p> <p class="ql-block">搪瓷杯。那组三个白色搪瓷杯,上面印着红色图案,见证了无数个会议与聚会的瞬间。无论是早晨的第一杯茶,还是午后的咖啡,它们都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当拿起搪瓷杯,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p> <p class="ql-block">1972年凭计划票证买的宝石花牌半钢手表,质量上乘,至今走时准确。那块手表,表盘呈银色并带有黑色指针刻度,显示时间为下午两点五十分左右。它不仅记录了我的时间,也见证了我在这座城市中的点点滴滴。每当看到手腕上的手表,心中总会涌起一股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在秭归桑坪公社采访时,与时任县长向京、桑坪公社书记吴承钧(后任县人大副主任)合影。那片草地上的合影,记录了我们共同工作的美好时光。虽然岁月已逝,但那些美好的回忆却永远镌刻在心底。</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秭归桑坪公社姜家坡大队采访。照片中为时任县长向京,桑坪公社书记吴承钧,县广播站编辑韩启发,公社办公室干部郝光明,姜家坡大队书记(名字忘记了)。“文革时期”在县学习毛泽东思想培训班时,组织工作队到桑坪公社劳动和宣传毛泽东思想,我作为队员与史镇舟在姜家坡住队两个月。那次采访,不仅让我深入了解了基层的工作,也让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那些日子,虽然艰苦,但充满了意义。</p> <p class="ql-block">与报道组同事宋文胜在老城墙上合影。两位男士坐在石头上交谈,仿佛在分享彼此的心声。那座老城墙,见证了无数人的青春与梦想。而我和宋文胜,也在那里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每当回想起那段时光,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温暖。</p> <p class="ql-block">留影张公桥“屈原故里”牌坊。照片中的男子身穿军绿色中山装,坐在拱桥上露出开心的笑容看向镜头。那座牌坊,不仅是屈原故里的象征,也是归州人民的骄傲。每当经过那里,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敬意。</p> <p class="ql-block">老城城墙,在秭归一中东端,是我3年高中晨读晚读的最佳地方。那座城墙,见证了我从少年到青年的成长历程。每天清晨,我会来到这里,沐浴在晨光中,诵读古诗文。那些美好的时光,成为了我一生中最宝贵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原秭归一中宿舍楼前皂角树下留影。一位女士搂着长辈站在大树下合影留念。那棵皂角树,见证了无数学子的成长与离别。每当走过那里,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怀念之情。</p> <p class="ql-block">同上。两位老人站在一棵大树下合影留念,他们身后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大山。那座山,见证了葫芦城归州的变迁与发展。而那些老人,也成为了归州历史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新归州镇远眺。图片展示了一个山坡上的白色建筑群落,周围绿树环绕。新归州镇,虽然与旧归州有所不同,但依然保留着许多旧日的痕迹。每当站在高处远眺,心中总会涌起一股自豪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次搬家,五段回忆,每一段回忆都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从最初的县政府前街门房,到后来的县革委会二层楼,再到最后的建设街大楼,每一次搬家都伴随着新的开始与挑战。但无论身在何处,归州始终是我心中的故乡,那些美好的回忆,将伴随我一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