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海南陵水新村镇</p> <p class="ql-block"> 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的新村镇,是由多个小渔村一步步发展而来的,现镇里也是以舟为家疍家人的定居地。新村的城镇建设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存的渔村老平房被淹没<span style="font-size: 18px;">楼房林立之中,随时都可能消亡。这些渔民老宅</span>独具特色,体现了当地习俗及文化状况。</p> <p class="ql-block"> 疍家,别称疍民。有自己的语言,近于粤方言。陵水疍家主要聚居在陵水县新村镇的海鹰、海鸥、海燕村委会,部分散居在英州镇赤岭村委会。</p> <p class="ql-block"> 新村镇位于陵水县东南部,东临黎安镇,西与英州镇相邻,北面与三才镇接壤,距陵水县城12千米、三亚市50千米、东线高速公路入口12千米。</p> <p class="ql-block"> 新村港属舄湖型港湾,四周环陆,西侧仅有一个宽200米的出海口。水域东西长约4.63千米,南北宽约3.704千米。港湾沿岸均为沙滩,北部浅滩外缘为珊瑚滩。港湾中部底质以泥沙为主,四周浅水处以珊瑚为主。港湾航道狭窄弯曲,最浅处水深1米左右。港湾水域水深为3.6米,最深处达11.4米。</p> <p class="ql-block"> 新村港湾内水质好,属泥沙底,是养殖珠贝和優质鱼虾的理想水域。该港1981年8月培育出我国最大的“珍珠王”,直径为19毫米。</p> <p class="ql-block"> 自1984年开始,疍家人世代以船捕捞为主的历史开始改写为从事网箱养殖等多种产业模式,从养殖经济价值较低的军曹鱼、海龙鱼到现在价格高昂的金昌鱼、青斑鱼、龙胆鱼、龙虾等海水养殖产业,远销至香港、台湾、日本。</p> <p class="ql-block"> 新村港在清咸丰元年(1851)前开始建港。随着渔盐业的发展,商贾来往繁多,港口逐步发展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1952年起至今已建起3个码头,分别为供油系统和珍珠养殖码头(现为新村中心渔港码头)、水产码头、港务所码头(现为旅游码头)。</p> <p class="ql-block"> 过去的港务所码头是货运码头,主要把海南的木材、椰子、钛矿等物资运往广州、佛山、江门等地,再把广州、佛山、江门等地的化肥、陶器、瓷器等日用品运回海南。</p> <p class="ql-block"> 据考证,居住于陵水黎族自治县的疍家人系清末民初年间相继从福建的泉州和广东的顺德、台山、阳江等沿海一带迁入。“民国初年,疍家人在新村港(原桐栖港)海滨搭茅棚居住,至民国16年(1927),全港疍家人有60余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村港进行“海改”,把疍家人定为“疍族”。全国确认为56个民族时,因没有“疍族”之称谓,便将“疍族”改为汉族。</p> <p class="ql-block"> 过去,疍家人在海岸边搭建起一排排简易的棚户楼,陆上居民把它称为“疍家棚”,其结构为用约12根木头立桩柱,桩柱被海水浸泡,用椰子叶编织成一张张类似于草席或旧船板当作棚楼墙,用旧船板铺设棚楼板,用茅草或油毛毡作棚顶。</p> <p class="ql-block"> 在“疍家棚”里,一般都有会客的正堂和卧室,“疍家棚”一般离海面2到3米,涨潮时小舟可停靠在棚户楼旁。“1958年,新村公社党委对墟镇建设做出全面规划,动员海上疍家渔民迁上陆地盖房居住。直至1975年全体疍家人响应政府的号召,全部迁移到陆地居住。到2007年12月止,新村疍家人已有2554户,13786人,居住房子百分之九十为平房和楼房。”</p> <p class="ql-block"> 疍家人是原居于陆地的汉人,因他们使用一种特殊形式的船,“船首尾皆尖高,船身平阔,其形似蛋,故称疍船”。“疍户以舟为宅,捕鱼为业,或编篷濒水而居”,长期生活在水上,人不离船、船不离海,过着漂泊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陵水疍家人不仅在性格、语言、服饰、居所等方面与众不同,而且其祭祀、婚庆等习俗也独具特色,代代相传,保持了较为古老的传统习俗文化。</p> <p class="ql-block"> 从元朝到清朝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疍民备受欺凌,他们没有部落,没有田地,以海为生。岸上的原住居民规定“疍民”不准上岸居住,不准读书识字,不准与岸上人家通婚,科举的名册中也从来没有“疍民”的名字。官府也不把流动渔民入册,是没户籍的。</p> <p class="ql-block"> 疍家人由于没有田地,以水为生,形成了一些有别于陆上社会的习俗,在旧时也因此受到陆居族群的排斥与歧视,由此也造就了疍家人在族群内部相互通婚的传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