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札记(2)

游子

<p class="ql-block"> 感悟《金刚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世界三大宗教中,佛教起源最早,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佛教从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开始传入中国,由于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佛教受到限制,发展缓慢。</p><p class="ql-block"> 唐朝初期发生了两个故事。一个发生在隋朝末年,少林寺13棍僧救唐王的传说。第二个故事是唐太宗贞观三年,年仅29岁的青年和尚玄装带领弟子,赴西天(古印度)取经,历经种种磨难,最终取回经书,翻译传播。佛教在唐代得到广泛发展。</p> <p class="ql-block">一,《金刚经》——佛教哲学宝典</p><p class="ql-block">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是如来世尊释迦牟尼在世时与长老须菩提等众弟子的对话,由弟子阿傩记录,整理成文。</p><p class="ql-block"> 《金刚经》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佛学大师,翻译学鼻祖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p><p class="ql-block"> 佛教能够流传,是因为其“众生平等”、“抑恶扬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人人皆可成佛”等主张,得到世人赞同认可。佛教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传教方法不拘一格,灵活多样,很快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  人们把《论语》、《道德经》和《金刚经》并列为儒道释三家的宗经宝典,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有“以儒做人,以道养生,以佛清心”和“儒为表,道为骨,佛为心”的说法。</p><p class="ql-block"> 《金刚经》旨在论述成道境界,列为《大正新修大藏经》般若部,被誉为“佛教之王,佛经之首,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智慧中的智慧”,为出家和在家佛教徒所颂持。是一部开启人生智慧的佛学经典,是研究佛学理论最重要的一部哲学著作。</p> <p class="ql-block">二,“娑婆”——众生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一部哲学经典,必然要对所处的客观世界作出自己的解释。佛家认为,世界分为物质的世界和精神的世界,而物质世界变化莫测,虚幻不实,难以把控。因此,佛教特别重视精神世界的修炼和提升。</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2500多年前,对当时的社会现状作一粗略了解。</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中国,正处于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战乱不断,伦理失常,社会无序。当时的古印度,也是等级森严,贫富悬殊,普通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p> <p class="ql-block">  人类的一切行为,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都是那个时期先后出现的先哲,他们所作的一切努力,是想改变当时社会状态,建造一个崭新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于是,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旨在建立一个有序和谐社会。老子写下《道德经》,希望人们遵重和顺应自然规律,实现无为而治。而远在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则另劈途径,创立了佛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佛陀认为,众生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存在严重缺憾,污浊不堪,永远不完美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充满了业障、诱惑、痛苦、烦恼、欺骗、恐惧……</p><p class="ql-block"> 佛陀认为,人生就是“苦”,有“生、老、病、死、爱离别、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积盛”八种苦。芸芸众生,无一不生活在一个业障深重,充满烦恼,无边无际的苦海之中,佛教称之为娑婆世界。</p><p class="ql-block"> 释迦牟尼放弃皇位继承和优越的生活条件,立下宏愿,渡尽众生,消除烦恼,脱离苦难,修行悟道,成为一个至高无上,大彻大悟,具有大智慧的人。</p> <p class="ql-block">  佛教对佛的解释是“觉者、智者”,既有觉悟有智慧的人。</p><p class="ql-block"> 佛教有一句启发性的话语:“用肉眼看世界,只见名利;用天眼看世界,只见轮回;用法眼看世界,见因果;用慧眼看世界,见幻象;用佛眼看世界,充满慈悲。”</p><p class="ql-block"> 总体上讲,佛教的世界观,重精神而轻物质,务虚而不务实,充满了唯心主义的神秘色彩。</p> <p class="ql-block">三,“我执”——烦恼痛苦的根源</p><p class="ql-block"> 佛教认为,痛苦烦恼不是来自外界,而在于你心中有一个执着的“自我”,这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你的贪婪、欲望、固执、虚荣、攀比、你的自以为是等等,才是罪魁祸首。</p><p class="ql-block"> 佛陀悟道成佛后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征得。”说明,想要开显如来的智慧,就要抛弃妄想执着。</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世界上,外界的一切人或者事物,根本不可能困得住你,也打不倒你。整个生命和灵魂的痛苦,都是因为我们的认知、胸怀、视野、境界不够,执念太深太重所至。</p> <p class="ql-block">  佛教认为,一切过往皆是缘。世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坏事,所有的发生都是对你行为和思想的矫正,都是促使你的一切越来越好,越来越完善和优秀。所以,反观自己,充分认识自身的不足,接纳一切的发生,敢于放空自己,解脱自己,战胜自己,达到无我的境界,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p><p class="ql-block"> 在《金刚经》里,佛祖为了阐明破除我执的道理,现身说法,反复强调:如果你们说我帮助多少众生灭度了痛苦烦恼,实质上并没有众生被我灭度。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菩萨心中还有自我、他人、众生及长寿相状,那他就不是真正的菩萨。所谓菩萨心畅,就是不图回报的仁慈之心。</p> <p class="ql-block">  佛陀进一步举例说,如果一个人做好事的时候,心里还装着我的执念,那么他心里一定持有期待回报的想法。布施应该像阳光普照大地,雨露滋润万物那样,不执着于表相,不期回报,其功德是无边无量的。</p><p class="ql-block"> 破除我执,用现时的语言表述,就是破除私心杂念,进入无我的境界。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彻底与我执决裂。</p><p class="ql-block"> 因此,佛经中反复强调:我执不除,地狱不脱;我执不除,不入佛道;我执不除,遇佛不见;我执不除,学法无益;我执不除,智慧不生。</p><p class="ql-block"> 正所谓,心有枷锁,处处皆地狱;面向菩提,满眼是莲花。</p> <p class="ql-block">四,修行——悟道成佛的必由之路</p><p class="ql-block"> 《楞严经》中说:“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佛家十分重视践行,强调学佛修行重在真修,不能停留在“知”的层面,不能局限于读诵和研究佛经,重要的是要把学到的佛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离开了修行,就像看别人吃饭,自己的肚子永远是饿着的。</p><p class="ql-block"> 据说有一天,禅宗五祖召集众僧作偈,为交班作准备。</p><p class="ql-block">神秀的偈语是:</p><p class="ql-block">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p><p class="ql-block">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p> <p class="ql-block">慧能的偈语是:</p><p class="ql-block">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p><p class="ql-block">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p><p class="ql-block"> 慧能“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理念与佛祖“拈花一笑”相契合,成为禅宗六祖,对禅宗贡献大,后人把慧能大师的教言编成《坛经》流传于世。</p><p class="ql-block"> 两段偈语,不同答案,形成了佛教修行悟道的两条不同途径,导致禅宗分为南顿宗和北渐宗两个派别,南派讲究顿悟,北派讲究渐悟。顿悟通常指那些特别聪明,悟性极高的人,瞬间省悟;而渐悟是通过苦修,逐步开悟,最终悟道者。修行中,多数人走的是北派渐悟之路。</p> <p class="ql-block">  对修行悟道,佛家明确提出“三学”、“八正道”等一系列主张。三学即“戒、定、慧”。戒指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是“三学”的基础。定指静心深入的修行,能够专注于一个对象而不受干扰。慧指智慧和洞察力,了解万事万物的真实本质。持戒而入定,由定而生慧,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p><p class="ql-block"> “八正道”,即八种修行的方法和途径。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p><p class="ql-block"> 佛教注重实践,强调修行,要求严格,制定了一整套清规戒律和层次,视之为修道成佛的不二法门。</p> <p class="ql-block">五,“悟空”——修行的最高境界</p><p class="ql-block"> 《金刚经》是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主要讲述大乘佛教的空性与慈悲精神,前半部说众生空,后半部说法空,通篇阐述空的智慧。</p><p class="ql-block"> “空”是佛教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意味着“领悟空性”或“觉悟空性”。‌悟空二字,寓意深刻,代表着昄依佛门,破除迷障,放下执着,返本归真,悟道原空,修成正果,即成佛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金刚经》作为哲学著作,通篇充满哲理。佛教在对事物的认知上,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方法和表述。</p> <p class="ql-block">  经文在论述一系列重要观点时,多采用“肯定,否定,肯定”的句式,诸如:“我相——非相—无相”,“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所言法相者——即非法相——是名法相”等,让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p><p class="ql-block">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此作了科学解读。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把握,必经“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上升到实践认识”三个阶段。经过持续反复的认识和实践,不断验证完善,使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统一。</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把“肯定,否定,肯定”视为一个认知过程,所<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同的是,后面的肯定与之前的肯定已经有了质的区别,是认识的飞跃和升华。每一次循环往复,都使</span>人们认识不断深化,更加接近事物的真相和本质。这样,我们就找到了解开智慧之门的密码。</p> <p class="ql-block">  佛教认为,众生由“色、受、想、行、识”五蕴积集而成身,五种妄想妄动,蕴积不散,像阴影一样遮住了人的智慧,蒙蔽了自性,不能得到发揮。世上一切事物空幻不实,对于现实世界不应执著或留恋,应该远离实相。</p><p class="ql-block"> 据说,禅宗六祖慧能听五祖宏忍大师讲解《金刚经》,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慧能大师瞬间开悟。这八个字被视为该经的核心,讲的就是在修行与日常生活中,应当不执着于任何事物,达到一种心无挂碍,超脱自在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悟空,说到底,就是降伏我们的内心,让我们的内心变得空灵、仁慈、悲悯、柔软,进入“无住无相”、“四大皆空”的状态。一个人内心空灵通透,才能容得下万事万物。这种状态,在佛教里被称为涅槃,是修行者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境界。</p> <p class="ql-block">六,般若——做人的大智慧</p><p class="ql-block"> 阅读《金刚经》,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要突破文字表达的困扰。这是因为,古代的文字表达与今天的文字表达;宗教语言的表达与传统文化的表达;梵语的表述与汉语的表述,尽管经过翻译,之间仍然有着天壤之别。就像我们读古代的文言文一样,需要看翻译注解才能读懂。</p><p class="ql-block"> 哲学和宗教,包括一切教育的落脚点,最终都要归结到“做人”这个根本问题上。一部《论语》,通篇讲述的都是如何立身做人的道理。还有一部最短的佛经叫《心经》,只有两百多字,两位书法好友曾书写赠我,可称为《金刚经》的浓缩本,讲的同样是修行悟空的道理。藏传佛教更是简捷方便,将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咪吽”取代繁琐的经文,我在川藏线工作时曾请教多人,听说坚持念诵就能驱邪避祸,遇难呈祥,升起智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说到这里,想起新兵入伍时学习“老三篇”,毛泽东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中讲的那段话,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了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p><p class="ql-block"> 正如古人所言:“盖万卷者,天下一理。”</p><p class="ql-block"> 《金刚经》也不例外,从始至终讲的都是做人的道理。卷末有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还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p> <p class="ql-block">  佛陀在经文中苦心孤诣,反复强调:你们不要以为见到我的法相,或者听说我在哪里讲经授法,就以为是见到了如来本尊,这就完全错了。那庙里的塑像哪里是我,我哪里是在讲法,千万不要为之所困所误。我是在给你们讲做人的道理呀,讲如何修行,如何破除我执,离苦得乐,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觉悟有智慧的人啊!</p><p class="ql-block"> 我非佛门中人,只是以一颗平常心去感悟经典的表层和边缘。以我浅薄的认知,这就是《金刚经》的根本要义和核心内容,这就是释迦牟尼传授世人的金刚般若大智慧。</p><p class="ql-block"> 感悟经典,有两句心得:</p><p class="ql-block"> 法到无时即为道,修到无我便是佛。</p><p class="ql-block"> 文/游德远</p><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昆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