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

东涂西抹

<p class="ql-block">——观大型实景影画剧《12·12》</p> <p class="ql-block">1936年12月12日那一天,在西安临潼华清池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12·12》大型影画剧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那一幕可歌可泣的历史。</p><p class="ql-block">《12·12》是继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之后,在华清宫景区推出的又一部旅游文化演艺大剧。这台演出给人的震撼程度是罕见的。除了它重大的历史题材和在历史发生地复活历史这样的宏大构想外,就是它对解构主义舞台设计的全方位运用。在一个场景中梦幻般地幻化出不同空间和不同时间的时空对话,让人惊叹之余,视听得到无与伦比的享受。可以说,一场事变改变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命运,一台演出呈现了一个红色文化的旅游大观。</p><p class="ql-block">红色文化在这里呈现了一个无以伦比的“旅游景观”,这个“景观”带给游客从未有过的“穿越体验”和“亲身感受”。一个在国际上实力不凡的创作团队,融合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手法,运用现代解构主义设计艺术,创造了一个匪夷所思的艺术境界。</p> <p class="ql-block">历史的光影在华清宫里留下了太多的记忆,而典藏于国家记忆的“西安事变”,就发生在这座昔日皇家的宫苑里。</p><p class="ql-block">在紧靠骊山的昭阳门前有一座叫做“环园”的特别院落,据说慈禧太后当年因为八国联军攻占北京逃到西安时就住在这里。宽厚而巍然的院墙里,是一座花园式的院落,是为前园。这里小桥流水,树木掩映,一座木石画舫在碧蓝的水面上倒映出绰绰的影子,水面上则浮着一片盛开的睡莲,一群群红色的锦鲤游来游去,满园里飘散着淡淡的桂香。顺着台级而上是一块不大的院落,是为上园。院内一排有廊柱的看似很普通的灰色瓦房,共五间,叫“五间厅”,一字排开,透出一种肃穆的气氛。这里,就是1936年蒋介石兼任西北剿共总司令,亲自到西安督战时下榻的地方。每一间房子里的陈设还是当年的样子。桌椅板凳、床榻蚊帐、电话文具,虽然都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尘,但人们依旧能够闻到一种历史的味道,看到一抹历史的影子。尤其是窗玻璃上和窗台下的灰砖上被保护起来的一个个弹孔,让那场扭转民族命运的历史事件真实地出现在眼前,让我们不禁感叹岁月的沧桑,感悟历史的真谛,感念英雄的壮举。</p> <p class="ql-block">历史的容颜已老,但历史的记忆永不泯灭。人们在华清池五间厅抚摸着当年留在灰色墙砖上的累累弹痕,看看面貌依旧的陈设物件,依稀看到了张杨两位爱国将领伟岸的身影。80多年来,中国历史的进程中始终彪炳着“西安事变”的伟大意义,“事变”的发生地华清池也一直回荡着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红色文化在旅游的舞台上延续着、传承着,不断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发图强的意志和力量。</p><p class="ql-block">为了让人们更加清晰的了解那段历史,更加形象的感知历史的情怀,华清宫在历史的真实发生地,用一台别开生面的演艺——大型实景音画剧《12·12》,还原历史情境,再现历史面貌,将红色文化用艺术的形式来呈现,感染大众,激励后昆。</p> <p class="ql-block">走进《12·12》剧场,观众就融入剧情当中,犹如穿越回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走在爱国请愿的路上。跟随剧情的推进,观众被迅速带入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视线与思想融入在一个令人揪心的紧张气氛当中,与演出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剧中既有大人物大事件,也有小人物小情感,以母子情、夫妻情、家乡情烘托和反映民族情、家国情、同胞情,以极富感染力的艺术效果,令人动心动情动容。整剧围绕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之间的较量展开,而在时间上只集中在事变前夕与事变当天,空间表现则通过现代解构主义舞台艺术,让各个场景在有限的舞台空间里得以充分展现。剧情的跌宕起伏和戏剧冲突的展现,以及主要人物内心矛盾和情绪纠结的表现,视听效果直击心灵,让观众的身心在艺术的愉悦和感染中得到升华和涤荡。可以说,《12·12》大型影画剧是红色文化的艺术表现,是剧院艺术与旅游演出的完美融合,别具特色而又令人震撼。</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全剧围绕“让观众身临其境”展开全部技术方案的设计及制作。360°影像呈现、全息声学系统、剧场内部全方位舞美设计、细腻的戏剧式灯光设计、大量的特效呈现以及虚实相容的道具,在进入剧场大门开始,演出便通过这些技术将观众拉入剧情之中,跟随演出感受剧情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观众成为演出的一部分。多元化的视觉听觉效果,使整个舞台灵动而时尚,从而打破传统历史题材的沉重感,使观众观看演出的同时既充分了解了历史事件,又享受了一场视觉听觉盛宴。</p><p class="ql-block">整个剧场内部用“钢铁和砖墙结构”来表现历史的厚重,战争的冷酷和男人之间的较量。西安城的元素分布在舞台各处,深厚的质感充满历史气息。丰富的场景变化为演出注入多元动感元素,提升了观演感受。</p> <p class="ql-block">剧场内部360度多元影像全覆盖的技术。32台高清工程投影机让舞台内部、观众席顶部和侧面全部包裹在画面之中;210㎡LED屏幕分成9个独立部分并跟随剧情进行多元变化,形成各种不同的空间造型,打破传统的空间概念。异形和无边框LED技术配合悬吊系统,在舞台上塑造晶莹灵动的质感,与戏剧表演形成水乳交融的契合,用画面的冲击力为戏剧高潮推波助澜。</p><p class="ql-block">大量的特效装置隐藏式安装于栅顶、舞台以及观众脚下,通过烟雾炸点、激光组、大雪、强风、地面震动等多种真实的体感感受,让观众无时无刻都沉浸在演出的环境中一起经历那段难忘的历史。</p><p class="ql-block">西安事变,是一次拯救中国于水火的正义之举,是一座挽救民族于危亡的大义丰碑,它吹响了民族聚力凝志,御侮图强的嘹亮号角,是仁人志士爱国情怀的巍然表达。这场影响了中华民族命运和中国革命进程的历史事件,成为国家记忆凝固的丰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