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人生是一本书,翻开是故事,合上是回忆!九九重阳,秋风思念</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如潮水般涌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傍晚大姐在翻看手机相册时,发现了一张十二年前回江苏省连云港小姨夫家翻拍的照片,她随手就把照片发到了大家庭的群里,我打开微信仔细观看这张表面严重磨损的老照片,看着看着,我忽然想起,我成家之前,家里原来也有一张这样的老照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也就是一九七二年的年底。母亲很早就开始忙了,她把家里的被褥拆洗了个遍,又把我们兄弟姐妹五个换下来的棉衣,棉鞋翻新了一下,一直忙到学校放了寒假以后,才把家里大人,小孩过年的新衣服做好。我知道母亲今年要领着弟弟妹妹们回江苏连云港看姥爷和姥姥。学校放假半个月后,母亲把回连云港的东西收拾打包完毕后,这天母亲领着我还有弟弟妹妹们坐上了直属队的通勤小马车去了父亲工作单位(老四站),准备乘长途班车回连云港探亲,当时全国各地的交通都很落后,特别是偏远地区交通更加落后,那时候的香日德农场还没有开通长途班车,要想去省城以外的地方,要么搭便车,要么到香日德镇乘车,省城西宁到香日德镇也不是每天都有班车。而是,一天发都兰县,一天发香日德镇。那个年代的青藏公路,路况特别差,都是一些石子搓板路。从香日德镇六点半出发,到省城西宁,如果没什么意外,车况又好,紧赶慢赶到西宁也是晚上十点左右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在"老四站"休整了两天,父亲让人去了镇上运输站购买了车票,第三天,天还没有亮,母亲带着海军,小莲,小斌拿着行李,坐上队里的小马车,来到青藏公路进直属队的路口,坐上了去省城西宁的班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张照片就是母亲回到连云港以后和姥爷,姥姥,大舅,大舅母,小姨,小舅等亲人一起拍的,照片中最小的那位小朋友😊,今年应该也有50多岁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带着弟弟,妹妹去了江苏连云港。我的寒假作业太多,只好留在了父亲身边(老四站)写寒假作业。父亲每天有很多工作要忙,他安排我每天早上和下午各学习一个半小时,其他时间我可以自由活动。因为,直属队是个小单位,干部工人比较少,家属也少,家属少了小朋友就少,所以,我在"老四站"的时候基本上都一个人在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写寒假作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题我会做,有些题我根本就不懂,不懂的题我只好空在那里,准备回家以后让大姐辅导。时间过得真快,我在"老四站"没玩多长时间就要过春节了,在我要回场部之前,父亲买了一些猪肉,青海湟鱼,桃酥,饼干,糖果,冻柿子,还有鞭炮等年货。这些年货我最喜欢的还是鞭炮和大白兔奶糖,大白兔奶糖是稀缺货,平时很少吃到,这次父亲托人在镇上的商店买了整整一盒(五斤)大白兔奶糖。这种奶糖是上海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出品的,奶糖一问世就深受各地人们的喜爱,大白兔陪伴了无数人度过了他们的童年!一粒小小的大白兔奶糖,承载着多少人幸福的回忆一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香农商店里平时能买到的糖果大部分是花生牛扎奶糖和一种甜菜制作的黑糖,没想到这个春节我有这么多大白兔奶糖。回场部以后,我拿着奶糖在小伙伴们的面前到处显摆。剥开一粒奶糖放进嘴里,慢慢的咀嚼,你旁边的人,马上就会闻到那浓郁的奶香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元宵节以后,母亲领着弟弟,妹妹从江苏连云港回到了青海香日德农场,母亲在归拢东西时,从重多衣物中找出了这张照片,我拿起照片问母亲,照片上的人都是谁呀?母亲指着照片上的人告诉我说,这是姥爷,姥姥,大舅,大舅母,小姨,小舅,还有他们的孩子。我不解的问母亲?这些人我怎么没见过呢?母亲笑着对我说,姥姥姥爷,大舅,小姨,小舅你都见过,只是你当时很小,现在你记不起来了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不止一次的告诉过我,在我两岁之前,母亲就带我回过江苏连云港,姥姥也来过青海香日德农场,可是我,实在是想不起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姥爷,姥姥,大舅,舅妈,小姨,小舅我都见过,印象最深的还是小姨,小舅。母亲在家里排行老大。既然是老大,就比家里其他的孩子付出的多一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亲从部队转业后,母亲就随父亲一起来到了青海香日德农场,当时姥姥姥爷家里的经济状况不是太好,母亲又是一个顾家的人,经常在经济上帮助姥爷一家,想办法弄一些全国粮票寄回家里,平时母亲和小姨,小舅书信来往的比较多,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里,母亲帮助最多的是小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记忆中,我和小舅一共见过两次,第一次是小舅从兵团回到连云港后,学做裁缝,小舅人很聪明,学什么都快,学徒没多长时间就做了师傅,那个年代做裁缝是很吃香的。1980年夏天,小舅到兰州出差,他听说兰州离青海只有210公里,坐火车从兰州出发,五六个钟头就到青海西宁了,小舅写信告诉母亲,想办完事后来青海香日德农场看看,母亲回信告诉小舅,让他到了西宁以后直接去香日德农场驻西宁办事处,母亲已找好了司机在办事处等小舅。司机是车队的纪师傅,纪师傅听母亲说小舅要来农场,他问好小舅来西宁的时间和车次,就去车站把小舅接到了办事处,坐上纪师傅的油罐车,抓紧时间往香日德农场赶,那一天,我和弟弟海军在老家属院的那条路上,一直等到晚上十一点多,场部家属院的电都停了才接上小舅,那个晚上天太黑,我连小舅的样子也没有看清楚。第二天,一早我就去商店上班了,十点左右的时候,母亲领着小舅来到商店,这时我才看清小舅的样子,一米七五左右的个子,不胖不瘦,穿着一身非常合体,自己设计,自己裁剪制作的衣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小舅这身衣服在兰州出差(开会)的时候,可是出尽了风头,很多制衣厂的老板和同行都感觉小舅这身衣服新潮有创意,纷纷走上前来询问小舅身上的衣服是在什么地方买的?当小舅告诉他们是自己设计,自己裁剪制作的时候,很多人都伸出了大拇指🤗赞口不绝。小舅在农场待了三天,第四天,又坐纪师傅的油罐车去了西宁,然后回了江苏连云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次见到小舅,是八年后的一九八八年十一月母亲因病去世,小姨和小舅一起来省城西宁吊唁母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小姨没有母亲的个子高,口音却和母亲一模一样,人也很漂亮,母亲和小姨的关系最好,尽管照片拍摄于五十年前,照片也有一些磨损,但是,照片上依然能看出小姨的美丽。小姨和小舅在西宁吊唁母亲期间一共待了五天,在些期间我和小姨,小舅的交流并不多,母亲头期过后,小姨,小舅起程回了江苏连云港,当时我身体有些不适,胃部疼痛难忍,没能去车站送送我的小姨和小舅,也没想到,西宁一别竟再也没有见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人这一生不容易,乘法,除法,加法都需要我们去学习,唯有减法,从我们一出生就跟随着我们,我们是过一天少一天,见一面就少一面。我想说的是,爱不等,孝别迟,有时间多陪陪父母。父母会陪我们一程却陪不了我们一辈子!生活本来就单纯,不要自寻烦恼,幸福其实不难,知足就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55, 138, 0);">音乐选自网络(百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57, 181, 74);"> 香巴佬(西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57, 181, 74);"> 二0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