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石头,历经暴雨、狂风的冲击,形成各色神韵,它们坚韧永恒的精神,足以让现代人凝神屏息。” 这句话虽谈不上旷世名言,确也如雷贯耳,它出自于时任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会长、佛山玄憬龙博物馆创始人招雪芬。多年前首次听闻印象深刻,我竟然能牢牢记住。于是,我一直想寻找机会去看一看这个馆,见一见这位在石界被大家尊称的芬姐。 2023年12月8日,中国·湾区2023陈村名石艺术展暨中国2023“石魂奖”盛典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花卉世界展览中心举办,我们江西省萍乡市赏石艺术家协会一行四人结伴驾车前往观展。 简短而隆重的开幕式举行完毕后,石友们开始参观精品展。当我也和大家一样抱着满怀期待的心情进入时,忽然在展厅入口处右侧“玄憬龙博物馆”映入眼帘。该馆作为特邀单位为展会助威,奉献特别展区,虽面积不大,但陈设精致,奇石精美,整个展区俨然就是一个精品。于是我极力鼓动同行一起寻找合适的人脉搭上钩,以石友关系前往实地参观,并拜候这位芬姐。 10日,在雅石团华姐的引领下,我们从石展位置出发驱车50分钟来到了位于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的玄憬龙博物馆。首先迎接我们的是副馆长祝予言,她向我们解释说招雪芬女士在接待客人,请我们先行参观。 祝副馆长向我们介绍说:玄憬龙博物馆是于2012年12月建立的,前身为2004年创立的藏璞居赏石文化艺术馆。大家现在所看到的馆,我们称之为九江总馆,2015年还建立了岭南分馆。 玄憬龙博物馆其实只是招雪芬女士创业而成的公司所用地及用房的一部分。我们从宽敞的柏油马路上直接拐进,右侧为公司的办公区域和部分厂房,而左侧就是博物馆及其来宾接待、休闲区域。定眼一望,博物馆采用一面镂空的高约十米、宽约二十米的白色墙体和一扇具有岭南古风的门脸装裱,使之在风格一致的整片厂房中脱颖而出,格外醒目。 展区由现代厂房的一、二层和一栋过去用作“蚕房”的单层厂房砖混木屋老旧建筑有机融合而成,尔后又巧妙地将建设在面积约十亩水塘之中央的整体平面水泥构造、三栋典雅别致的木屋连为一体,展馆四周配之以翠竹、芭蕉,并点缀合适的奇石、盆景,加之刻意打造的棚架绿植,构成一片园林。放眼望去,此刻红艳艳的三角梅、黄灿灿的菊花等鲜花锦簇,传统庭院呈现出鲜明的特色,池塘景色显现出优美的淡雅,好一派岭南风光,令人陶醉,沁人心扉,让人神往。 展馆面积达两万余平方米,是活化岭南百年老蚕房为空间,以生活艺术体验为核心,岭南派赏石艺术为主题的国家认证私人博物馆,是中国观赏石协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单位。馆藏经历馆主家族三代收藏,以天然观赏石、传统家私、古陶瓷、书画、传统服饰、珠宝玉石等为主,2023年成为玄憬龙文化产业园。 博物馆分为赏石艺术展示区、非遗融合展厅、古韵家私展厅、IP文创展示区四大展区。展区以新岭南主义陈列艺术的设计手法以及智慧生态,构建一个凝聚创新价值的文化艺术展示空间,植根中国传统、佛山特色与九江乡情的文化底蕴,将藏品、文创产业与空间陈设相融合,营造出一个独具新岭南美学魅力的文化艺术基地。 玄憬龙博物馆是佛山市南海区民政局登记的民营博物馆,业务挂靠于佛山市南海区文体旅游局,按照文化部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博物馆管理办法》接受相关考核。据介绍:该馆每年开展社会教育活动过百次,参观人数每年十余万人次。 走进正门玄关,一方名为“大爱”的黄蜡石摆放正中央。祝副馆长介绍这是招雪芬女士不远千里追寻,最后在云南而得的,形似两个动物在反哺,体现出“上善若水,大爱无疆”的寓意,如今成为名石,也镇馆之石。此刻,我虽未见其人,但似乎已经领略到了这位芬姐独特的眼光、广袤的胸怀、深邃的思想。 一层展厅内,设计者充分利用空间,有序地摆放着各类型奇石,如:从红水河里打捞出来、未经任何雕琢修饰的大化石,保持原木材纹理、体现岁月印迹、精妙绝伦的大型树化石,一桌由形态各异的戈壁石组成的体现异域风情的“满汉全席”,等等,让人目不暇接,不得不缓慢移动脚步,细细品味。展厅还巧妙地融入其他展物,如:小叶紫檀制作而成的材质名贵、做工精湛的清代艺术瑰宝“大多宝阁”,燕京八绝之一的掐丝珐琅,以及部分青铜、陶瓷,等等,让原本只顾及体验赏石文化的我们,又须跨业界、跨时空体会艺术珍宝所带来的传统文化,其视觉、思维冲击感不得不让我们迅速转动自己的头脑,触动到神经,令人震撼。 二层展厅内,仍然是不少的奇石珍品,再配之以诗书绘画,不同的是博物馆主人独具匠心地借用空间做了必要的专题展区。现正展出的是年度特别大展“宫廷百态之生活艺术特展”,今天我们有幸看到多件首次展出的馆藏“明清点翠后冠以及各类珍贵发饰”、“清·纳纱盘金绣龙袍”、“清·大红京绣龙凤袍”、以及各类珍贵国家级非遗工艺大师作品和家具等。 回头所顾,整个展馆一桌一椅、一石一物、一窗一灯摆放与设计考究严密,既让每一位参观者欣赏到来自于大自然的观赏石,设身处地地体验发现、选择、审美、艺术的真谛,换位思考与领会奇石主人那种可贵的人文概念,及其在奇石上所赋予的思想内涵、精神境界;又让每一位同行者读悟奇石主人对每一方奇石所命名、所诠释、所演译的文字概念、赋含的文化艺术,从而更为清晰地通过眼前的各奇石载体,透析出奇石主人在赏玩奇石、人石互动、点石成金、内蕴升华等方面的人性体统、处世遵循、人生格局。总体下来,可真谓一步一景、移步新景、步移景异,目光所至皆为画卷,语言所述皆为夸扬,思绪所至皆为感慨。 此刻,我竟然没了时间概念,一个劲地在展厅里拍照、欣赏。华姐的微信语音电话打来,说芬姐请我们喝茶。在祝副馆长的引领下,我们几位快步流星地来到了第三号木屋,这里是专做招待用途的茶室。 既然业界都尊称她为姐,那么我们也不会顾及说她的年龄以及她的相貌。眼前的芬姐,是那么的和蔼慈祥,那么的风度高贵,那么的气质超凡。握手寒暄后,芬姐聊起了这次佛山的石展,谈了她的看法。言行之间,折射出她那特有的知性优雅、淡然安稳,这是一种深深的内在的魅力,是她经过岁月洗礼而沉淀下来的经历和智慧的外在表现,是一种从容不迫的人生态度养成。 眼前的芬姐,究竟是怎样历经艰难、千辛万苦,一方面投身商海,创业办厂,由小变大,积水成渊,收获家业、成功企业、成就事业;另一方面操持家务,抚养两个儿子成人、成家、成才、成事。短暂的时间里,又是初次见面的我们怎会轻率冒昧地打听与盘问,去触动人家的内心过往。然而,眼前的芬姐的的确确显得如此坦然平静,笑对人生。 眼前的芬姐,是中国石界的一位集大成者。她也因机与奇石结缘,遂而一发不可收拾。开初,她买石头也没太讲究,但凡看到自己喜欢的就将其买下,颇有几分霸气。她用自己独特的具有商业投资的眼光,毅然豪气地收购云南黄蜡石,成吨成吨地往家里收藏,后来该石种被业界确认成为“黄龙玉”,她因此大发特发。她使出当年在商界实干的惯用做法和拿出闯天下的精神,广泛与石界人士结朋交友,进而不断学习,跟班研读;渐渐地,她爱石如痴如醉,藏石也越来越多。随后,她硬是靠着自己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日积月累的文化底蕴和与生俱来对美的感知力,从民营企业家变身为奇石收藏家。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获得了不少的头衔和称号: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会长,中国观赏石一级鉴评师,中国观赏石高级评估师,汇石融通国石文化与金融发展论坛创始会员,广东省观赏石协会副会长等等,加上她之前有的佛山市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佛山市南海区政协委员、南海区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她忙得不亦乐乎。 她走遍大江南北,拜会四方石友,为人和善, 性情率真,讲信守义,业内口碑极佳,始终如邻家大姐,她因而在业界获得了芬姐的雅号;从繁忙的女商人到繁忙的女藏家,芬姐的名气越来越响亮;从创办“藏璞居”文化艺术馆,到建立玄憬龙博物馆,致力于弘扬中华赏石文化,还将中华赏石文化推向国际,迎接港澳台社团、美国、加拿大、澳洲等游客,芬姐的层次越来越高,路走得越来越远。于是乎,她在某个时间,把公司交付给了两个儿子,还辞去了馆长,静心品石,寻求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相处法则,致力于自己的修行、修心、修养,体验与领悟生命的本真和使命,引领与提升大家的生活品味,守护着我们的传统文化,弘扬着我们的时代精神。 “外不着相,内不动心”。眼前的芬姐,让我联想起这句话。看到她,仿佛我也少了些执着,多了一份定力。今天得以拜访到芬姐,并亲口对她说了一句“感恩、保重”的问候,我的内心有了一种莫名的缘起之感。 文/摄影:黄薄双;感谢雅石团华姐的大力支持,感谢祝予言副馆长提供了相关资料和介绍,感谢萍乡市赏石艺术家协会主席曾建国、副主席黄冬生以及卢国勇的大力协助。 2023年12月10日,芬姐(第一排左起7位)与当天到访玄憬龙博物馆的全国各地石友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