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笔下的中美情结》黄磊

象山黑三

<p class="ql-block"> 《基辛格笔下的中美情结》</p><p class="ql-block"> 黄磊</p><p class="ql-block"> 尼克松,美国共和党人。1969年1月20日,他以新就任美国总统的身份,在就职演说中讲了这样一番话:“让所有的国家都知道,本届政府将开通一切联系渠道。我们寻求的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我们乐于接受各种想法,乐于接受人员与贸易的交流。在这个世界上,一个民族,不管其人口多少,都不能愤怒的生活于孤立状态之中。”历史的车轮并未停止,而是在不知不觉之中驶入了新的世纪。不久之前,特朗普,美国共和党人,一位赢得了美国总统大选,也是即将再次入主白宫的人。 然而,我们并不知道,他是否还能像尼克松一样,寻求一个开放的世界?美国政府是否还能一以贯之的言必信,行必果呢?</p><p class="ql-block"> 溯流求同,穷源同行。1965年代的世界依然风云翻滚,毛泽东还是把美国人埃德加•斯诺请到了北京。他对斯诺说:“很遗憾,由于历史原因,中美两国人民被分开了,15年了,老死不相往来。今天,隔阂更大了。不过我是不相信最后会以战祸告终的。”</p><p class="ql-block"> 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又将埃德加•斯诺请上了天安门城楼,他们两人并肩紧紧的站在一起。而且,毛泽东同意与埃德加•斯诺再进行一次谈话。此时此刻,我们不难揣摩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与埃德加•斯诺谈笑风生之中,向全世界传达的大国外交的重要信息是显而易见的。此后,中美外交关系逐渐缓和,有人便谈到了所谓的“乒乓外交”的贡献。亨利•基辛格为此笑谈,坊间传说中的“乒乓外交”也仅仅是,在中美回应世界需求这个大背景之下所展开的“甜密事业”了。</p> <p class="ql-block">  历史的进步一再证明,世界不仅仅掌握在人民的手中。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世界总是紧紧的攥在伟人们的智慧之间。</p><p class="ql-block"> 今年1月以来,我一直在阅读亨利•基辛格《论中国》。《论中国》是亨利•基辛格先生的一部不朽之作,这部著作共339万字,汗牛充栋。在这部著作中,基辛格先生将穷极一生对中国的了解、认识与接触中的,各个历史片段、事件以及亲自参与的各种会议会谈等,进行了整理、分析和研究,从而得出了他所认为的中美两个大国的必然的历史走向。亨利•基辛格说:“自从我首次访华之后,中国已经成为一个经济超级大国和塑造全球政治秩序的重要力量,美国赢得了冷战,中美关系成为争取世界和平与全球福祉的核心要素。”他还认为尽管两国的出发点迥异,但在处理微妙的双边关系时却显示了惊人的连贯性。他在《论中国》中指出:“双方始终尽力维护这一实质性的合作关系,使之不受历史纠葛和各自国内考虑的干扰。”</p> <p class="ql-block">  亨利•基辛格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外交家和国际关系学家。他以独特的视角,在中美关系中凭借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对大量双边关系的文件、纪要等材料的占有和掌握,经过系统的研究和讨论,印证和得出了对双边关系的态度和结论。但是,如今在国内却很少看到对亨利•基辛格《论中国》这部著作的研究以及研究成果,反倒是一些自媒体在谈起中美关系时高谈阔论,自命不凡。</p><p class="ql-block"> 去年11月,具有传奇色彩的美国人亨利•基辛格去世,国家主席习近平为此致唁电。习近平在唁电中表示,亨利•基辛格博士是世界著名的战略家,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和好朋友。半个世纪前,他以卓越的战略眼光,为中美关系正常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既造福了两国,也改变了世界,习近平主席对亨利•基辛格的评价十分中肯,同时对中美关系的发展也寄予了厚望。在看待和研究中美关系中,我们确实十分的欣赏和感谢亨利•基辛格,他凭借自我的丰富学识和阅历,在西方的外交学界和政治界毫无疑问的竖起了一面旗帜。在这一点上,亨利•基辛格是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p> <p class="ql-block">  在亨利•基辛格看来,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认为,历史是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战胜邪恶与落后的过程,这种明显带有零和博弈的思维方式的认知,是深深的植根于美国人的思想深处的。而中国人的历史观强调的是衰落与复兴的周期性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人可以认识自然与世界,却不能完全主宰,最佳的认识结果是与之融为一体。而战略与治国方略则成为国家之间的“互动互存”的手段。这种和合共生的思维定势,所要达到的目的也是十分的明确,即化敌为友,化强敌为弱敌,在此过程中同时加强和巩固己方的阵营,把握和强调这种战略上的态势,当然也就可以解释为阳谋。中西方人在彼此的思想和思维的迥异上,还有认识问题上的差异等,一定会导致认知事物上的不同结论和结果。亨利•基辛格《中国论》中指出中国领导人经常表现出的一个文化特点:“他们有能力,当然也有这个必要,比西方人想的更长远。一个中国领导人取得的成就,相对于中国的社会历史显得不那么重要,这点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其他领袖。”他又进一步的指出:“中国的历史之悠久,规模之宏大,是中国领导人能用中国几乎永无尽头的历史让谈判对手油然产生一种谦恭之心。”亨利•基辛格对中国以及中国人是了解的。然而,我们到底在不在乎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这些生活在地球另一边的人是如何看待中国以及中国人呢?</p> <p class="ql-block">  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有过一段精彩的对话:“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1962年10月,中印两国军队在双方有争议的边界线两边互相对峙。毛泽东决定打破僵局,他要追溯和回顾历史。随后,毛泽东要求军政领导人要学习历史。回顾过去,在西方的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学者中,注重学习和借鉴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确实还有一批政治头脑十分清醒的人。亨利•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指出,中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哪个国家享有如此悠久的连绵不断的文明,抑或与其古老的战略和政治韬略的历史及传统如此一脉相承。“难以想象,除了中国还有哪一个国家的现代领导人会借用千年之前战役的战略方针,做出一项牵动全国的决定。”我们经常讲,当下坚持和希望的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每个与此相连的决策和决定都涉及中华民族的生存和未来,这就是我们坚持的中华各民族人民同生共荣的历史观。但美国人可不是如此的认为,他们所奉行的是历史虚无主义,认为人类生存的法则就是强者为王,就是一种弱肉强食的零和博弈。亨利•基辛格《论中国》一书进一步指出:“其他社会,包括美国,都声称自己的价值观和体制普世适用。”在缺少了哲学幽默的、崇尚现实主义的美国,他们还能听得进去求同存异吗?</p> <p class="ql-block">  美国人的谈话和谈判风格或许更多的表现为,彼此之间首先提出了各自的基本诉求,这场谈判或协议必将以失败而告终。</p><p class="ql-block"> 缺少了基本信任和合作精神的接触也会以失败而告终。比如:一场戏剧性的行动或事件,也可能导致国家关系的变化,以及国家利益的调整。</p><p class="ql-block"> 亨利•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也论述了关于传统的继承与教条和死板的问题。传统与教条会不会画上等号?对此,笔者认为不在于国家领导人的决策与否和爱好如何,而在于具体负责人的工作尺度和对需要解决问题的把握。在亨利•基辛格看来,传统与教条完全是因人而异,中国具体负责外交的领导人并不是僵硬的处事风格。他在《论中国》一书中写道:“我们的东道主却那么泰然自若,落落大方,好像没有任何事情会打乱他们的方寸,就好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迎接美国总统的使节,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亨利•基辛格对中国领导人以及对中国外交人员的认识和了解也是逐步的加深的,“而不像我们在跟其他共产党国家谈判时所熟悉的那种教条风格。”他认为,在与中国外交人员谈判中的这种外交风格,更接近于中国传统的外交风格。他在书中进一步的描写道:“中国历史上,政治家一贯把好客、礼节,以及精心培养的个人关系作为治国手段。这样的外交风格非常适合用于对付中国历史上的外患,以保护非游牧民族的农耕文化。”亨利•基辛格是否是“中国通”,我并不知道,但是他作为一名西方学者型的外交人员,是令许多的中国人赞赏的。因为,他在与中国以及与中国人打交道之前,熟读了中国不少的历史书籍,通晓尤其是了解与中国共产党人打交道的门道和礼节。最终,亨利•基辛格成为了中国几代领导人的好朋友,也深深的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爱戴和尊敬。</p> <p class="ql-block">  亨利•基辛格还认为,各国所崇尚的思想意识形态,在处理国家对外事务上可能与其他国家产生分歧,这种可能将导致国与国之间在利益认知以及追求上的严重的不一致。</p><p class="ql-block"> 中西方的哲学风格和政策策略依据的不同,也可能使双边的关系陷入僵局。更为有趣的是,双方在某一个阶段都会认为当中美关系进入了僵局,正是处理双方关系的一个最佳的结果。然而,在付出了时间代价及谈判风格的趋同,又会使双方的关系进入一个更为重要的阶段。</p><p class="ql-block"> 已经记不得了,我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是第几次来到锦江饭店,驻足于四季常青的绿草坪,望着不同凡响、曾经撬动了世界,并创造了一个崭新未来的建筑——锦江饭店的小礼堂。它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上海公报》的签署地,时间定格在了1972年2月28日。我常常默默的静思于此。</p> <p class="ql-block">  初冬的气息清冽而纯净,微微凉爽的风在人世间穿梭,这种不断徜徉于人们心田的美丽和惬意,对于在辛勤耕作中的人们来说本就是业以为常的。</p><p class="ql-block"> 然而,主导和引领世界的中美关系真的如某些人所担忧的那么脆弱吗?</p><p class="ql-block"> 此时此刻,我忽然想到了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吟》中那一句: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p><p class="ql-block"> 嗨——。</p><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19日于上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