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蒲壮所城,位于浙江省苍南县马站镇蒲城社区浙闽交界处附近的山麓,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当时倭寇频频犯境,信国公汤和受朱元璋之托,在沿海边境大修城垣,共筑卫城、所城59座,蒲壮所城为其一。全城周长2300余米,城内面积35万多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蒲壮所城是一座保存完整的明代抗倭海防城堡建筑,城堡分东、南、西三门,各门均筑有瓮城和城楼。城内街巷排列成“田”字形。街街相贯,巷巷相通。城内古迹众多,有城隍庙、文昌阁、东林寺、西竺寺、守武真官墓。古谣称:“一亭二阁三牌坊,三门四巷七庵堂,东西南北十字街,二十四井八戏台”,是对城堡结构的形象写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文昌阁</b></p><p class="ql-block">清光绪末废科举兴学校,蒲城人张爵先生于中日甲午战争由天津返回,受其岳父孙锵鸣以及瑞安孙家办学思想影响,在文昌阁兴办蒲门学校,为蒲门最早的新式学堂之一,中共浙南特委书记王国桢同志曾受业于此。</p><p class="ql-block">原阁五开间,歇山式,阁前有鱼池,池上有跨虹桥,周边遍植花木,是文人学士吟诗作句之处。1958年上檐被台风吹毁,继而全部被拆,今仅存门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叶良金故居</b></p><p class="ql-block">叶良金(1854~1886年),蒲城人。叶族为蒲城入清以来三大望族之一,叶良金传为宋代温州学者叶适后裔,因家道败落,跟从戏班学戏。三年后成为出色的生角,以其技艺精湛、唱腔婉转而闻名浙南。叶良金天赋高,入戏快,不仅能诗会画,还能自编自演,因他世居蒲门,所以人称"蒲门生",坊间公认其为"温雅风流,有文人学士之风致,实伶界之泰斗。"</p><p class="ql-block">清同治以来,鉴于昆班断档,叶良金组建"同福"(原名洪福),使已经中断了20多年的温州昆剧得以恢复,并带动其进入中兴时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华公纪念堂</b></p><p class="ql-block">蒲门华氏为元末明初自无锡迁入,为蒲城三大望族之一。六百年来,该族在德行、政事、文章、气节以及金石书画等方面均涌现出不少出色人物,乡里闻名。为缅怀先人光辉业绩,其族人曾多次重建宗祠,以资纪念。</p><p class="ql-block">原建在本城西南角,规制宏大。民国十七年(1928年)为发展地方教育事业,其族人自动捐资献祠。1991年,迁建于此,著名文史学家苏渊雷题额"华公纪念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王氏宗祠</b></p><p class="ql-block">原址社仓巷北首,西首紧接华、陈二祠,今俱为蒲城学校。1992年,迁址新建。</p><p class="ql-block">明洪武年间,始迁祖王胜,山东登州府莱阳县长声乡孙售店人,随军授千户职,调掌千户所。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子山升随军对调来壮士所掌政。越四年,倭寇临城,对敌阵亡。五世王昱千户职,配史氏,有墓志铭今立于后英庙内。子王瑞,官指挥,是迁蒲城始祖。裔孙王国桢在民主革命时期作出重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1996年11月20日,蒲壮所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4年11月1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