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思念(二)

周代申

<p class="ql-block">初识高校长始于1978年,那时我还在农村种田,那是我国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二年。由于我的家乡黄傅村位置偏僻信息闭塞,我对当时的高考政策并不了解,因为家庭出身问题迟迟不敢报名参加,直到考试前不到兩个月的时间,我才抱着侥幸心理去试试看能否报上名。记得那一天我是去了当时公社设在烔西小学的报名点,接待人便是高校长。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缘分”,尽管我后来与大学失之交臂,但我遇上了一个天大的好人、贵人,并从此成为我的恩人、偶像、知音直至永远的忘年交。并使我终生受益,永远为师为幸为荣为傲!</p><p class="ql-block">记得那次报名时,我对我的家庭岀身顾虑重重,可是陌生的高校长却像慈父般的安慰我并微笑地拍着我的肩膀说:“你大可不必担心,今年的高考没有家庭岀身限制,只要有同等学历就可报名参加”,还随手递给我一份文科高考复习大纲。在得知我手里并没有一点复习资料时,他眉头紧锁思索片刻后,便推荐我去找他的一个亲戚叫他帮我想想办法,因为他知道那个亲戚的儿子也报名参加今年高考的。十多天后,一个陌生人专程来我们村找到我,给我送来一些手抄的政治和历史复习资料,并说是高校长叫他送来的。我原本和高校长素不相识,高校长如此关心一个萍水相逢之人,让我感动不已,铭记终生。</p><p class="ql-block">我和他的第二次交集大概是在1979年下半年,那时他已是烔炀区教育教学视导员了。父亲原来的工作单位是在肥东县复兴公社,他的右派平反因为有历史问题牵连而迟迟不能落实,眼看着周围的其他右派一个个都已落实政策了,他们有的给子女顶职,有的已在上班。我和父亲焦急万分,总是在肥东县和复兴公社之间跑来跑去,对方也非常同情我们,他们对父亲的问题能否解决无法预知,而我们家现在又属于巢县。为了最大程度安抚我们,他们想岀一个权宜之计,复兴公社向烔炀方面发涵请求能否暂且在子女就业方面给予适当可能的安排或照顾,如民师或代课教师等,于是我拿着这封信件去镇上找时任烔炀区教育系统负责人、视导员高用全校长。</p><p class="ql-block">这次见面让我非常感动,高校长看完信件后,对我的家庭深表同情,并说会尽快向上级汇报,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他请我坐下并亲自倒茶送水,然后和我亲切交谈,详细询问我的家庭情况,那种关心和同情溢于言表,那种亲近感恰似一股暖流涌进我的心田,那是我此生从未感受到的他人给予我的最温暖一刻。离开时他还亲自将我送出区政府大门口,分别时还咛嘱我不要着急,听候他的通知,记得那一次我是热泪盈眶地和他告别的。不过就在我见他的第四天,父亲的平反通知书下达了,父亲恢复了工作,被安排在复兴公社华光小学任教。我是在当天晚上就去了冲里高村的高校长家里,把这一好消息告诉了他,高校长听后非常高兴,我在他的家里呆了很长时间,我们从家长里短聊到村里村外,从日常生活聊到国家大事,我们无话不谈,我已毫无拘束,那是一种晚辈与长辈之间的温韾交流,看得出他对我们家庭的关心与高兴,是发自内心的真诚表露。</p><p class="ql-block">时间都已过去将近半个世纪了,但这一切至今都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因为我从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哪里第一次感受到了人间最珍贵的平等、尊重和关爱,那是打上了永远的烙印和无法抹去的记忆,尽管我们当时身份不同,差异巨大。就在那时候,在我的内心就认定了高校长就是我此生永远最敬重的人!其实在此后我与他的长期交往中,在他身边工作的所有人心目中,他永远就是这样热诚地对待同事和下属的,他永远都是一个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长者,他从来就是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还重。</p> <p class="ql-block">父亲并没有像其他改正后的右派一样让子女顶职,而是自己回到他心爱的讲台重拾教鞭。可能是因为他看我当时正在拼命地自学英语,而对我充满了信心,有想让我独立地走自己的道路之用意吧,或许也有其他不为人知的缘故。1980年暑假期间,我忽然接到彼此素不相识的新建大高中学高家均校长的一纸通知:周代申同志,请你于7月25日去黄麓师范报导,参加为期一月的全县英语教师培训班学习,9月1日来大高中学报到上班。这是我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意外惊喜,这是我彻底改变命运的新的起点。这使我百感交集,至今永远无法忘怀。</p><p class="ql-block">虽然当时新建的大高中学没有英语教师,但是关于高家钧校长为什么会请我一个素不相识的种田人到学校当英语老师,这里面当然或许有他伯乐的眼光和思贤心切的动机,但多少年来我都一直有一种隐隐的直觉,会不会与高用全校长有一定的关系。他们两个都是冲里高村人,且关系很好,也许这里面有他的推荐可能,因为他非常了解我的情况,甚至曾经有过对我的承诺。但我终生并没有也没有必要向这两位校长求证,我们彼此之间也从未谈及过此事,反正都是一样,我从来都把他们两个同样视作自己永远的恩人,永远最敬重的长者。</p><p class="ql-block">从1980年9月1日起,我作为代课教师开始在大高中学教英语了。当时教育战线正在经历着一次史无前例的改革,政府部门正着力于解决教育战线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占据着半壁江山的局面,当时几乎每年都</p><p class="ql-block">会有选拔民办教师或代课教师进入师范学校培训后转为公办教师,或者选拔民办教师经过考试后直接转为公办教师的政策规定实施。但条件是从1976年前任用的民办教师,至于代课教师什么条件我根本不知道。面对多次的选拔考试,我从来不敢奢想,从不报名参加,1986年的选招考试,我照样不敢报名参加。大概是在四月上旬的一天上午,距离中考差不多仅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高视导员等人来大高中学检查工作,他特地来到我的办公室问我,为什么不报名参加今年的选拔考试?我把自己的担心告诉了他,他说你赶紧报名,可以的,到时候的工作完全由我们来做,你尽管放心。于是我第二天就到区里报了名,以代课教师的身份参加黄麓师范民师班选拔考试。难忘的1986!对我而言,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这是我唯一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参加民办教师选拔考试,且最大的机遇是这次招考是数年来首次也是最后一次把英语纳入考试科目计分,幸运的是我最终以高岀分数线很多的优异成绩被黄师民师班录取,两年后,我成为国家正式公办教师,从此端上了“铁饭碗”。</p><p class="ql-block">我深知,如果不是那次高视导员敦促我赶紧报名参加考试,错过了那次机缘,我的人生就要重写,我的人生下半场将无法预知。我深知受人点滴之恩就当以涌泉相报之古训,我是一个知恩必报的人。从此我与高校长之间的关系逐渐升华,在频繁的交往中,他更以自己祟高的人格魅力折服并深深地影响着我,我们从素不相识到我已对他敬重有加,并把他视作自己永远的恩人和偶像几十年如一日。高校长当然也对我非常信任,渐渐地渐渐地我们成为知音、成为彼此无比信赖的忘年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