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人知的故事

刘丹(广州)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应一家大型文学期刊之邀,我到长沙去做专题讲座。一众来自湖南各市、县的男女文学青年,前来听我讲述《解锁文学创作的秘密》。会议室大门外,主人在红底白字的醒目条幅上,将我划归粤籍女作家而加以“热烈欢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我一上来首先说明:本人原系“桂军”一卒,后投“粤军”。在答听众问这个环节里,有人提问:“你是怎样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那一刻,我的语文发蒙老师们,便从我的记忆深处走了出来。他们的种种往事,一时令听者盛赞:如此良师,十分了得,非常难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那年秋天,我成了南宁市秀田小学一丁班的学生。中等个儿,微瘦,双眼炯炯有神的宋自发老师,是我们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开学之初,宋老师手执教鞭,带领我们诵读汉语拼音字母。有一天,我忽发奇想,用刚学会的拼音拼出了《给毛主席的一封信》。在信中,我向毛主席表示,要做他的好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我到教师办公室去,把那封拼音信交给宋老师。先是看到宋老师把我组合的拼音读了出来,再看到宋老师拿出钢笔,在我那一行行奇大无比的拼音下,标注着相应的汉字和标点符号。然后,他站起身来,把那封信递到另一位老师(应该是语文教研组组长)的手上。很快,老师们开始传看我那封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不一会儿,老师们从不同的方向或者用眼光,或者用嘴向我问着同一个问题:是谁让你这么写的?我老老实实回答:“是我让自己这么写的。”宋老师让我先回教室,那一刻,我的心里直打鼓,不知道我应不应该用这种方式来给毛主席写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第二天上语文课的时候,宋老师拿出一张红纸来,上面是他用毛笔抄写的我那封拼音信,还有他标注的汉字。他向同学们朗读我那封信之后说:“今天下午放学后,我们去邮局,把这封信寄到北京,寄给毛主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在一大帮同学前呼后拥去往邮局的路上,宋老师鼓励我:“努力学好语文吧,希望你将来去当作家。”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作家这个职业,宋老师告诉我,作家就是专门创作文学作品的人。从那一刻起,我就有了当作家的强烈愿望。后来在写《我的理想》的作文时,这个愿望就被我牢牢固定在白纸黑字中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第二年的夏天,我患黄疸型肝炎无法上学。那时,我家住在距学校五、六里开外的铁工厂,每天晚饭后,宋老师骑车穿越了整条明秀路,从学校到我家里来为我补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天很热,树上的知了都被热傻了,扯起嗓子鼓噪着不着调的“热了”歌儿。那时没有电扇更没有空调,我妈递给宋老师一把大葵扇,他接过来呼啦啦地扑打着,为自己也为我扇着凉风。他很耐心地为我讲解课文中的字、词、句,再向我布置作业。直到晚上近9点钟,宋老师才匆匆离去。全班50多名学生的作业,还在等着他回去批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那次我在家养病15天,宋老师为我补课半个月。他来的时候,衬衣后背有一大片湿漉漉的汗渍;他离开我家的时候,那片汗渍就像是一幅深色的地图,顽强地粘贴在他的后背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升上中年级的时候,丁班学生被分到甲、乙、丙班去了,我所在的丙班,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改由黄焜逢老师担任。那是一位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前来任教的漂亮女子,每次上语文课,她亲切和蔼的态度让我们如沐春风。有一次,我在一篇作文中把兔字写成了免字。没想到,平日温柔和气的黄老师,这时毫不通融地要我在作文本300格的空白页里,写下一整版的兔字。当时我心里有点小情绪:补写一行正确的兔字以示警醒就行了,干嘛要写足300个这么多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后来,我所供职的报社老总,在报纸上刊发一则请读者寻找错别字的启事,宣称读者只要找出版面上的一个错别字,将获奖金5元。而奖给读者的那5元奖金,将从记者和编辑各自的工资中划扣。所幸我从没有被读者抓到过一次“鸡脚”,我的工资从没有被划扣过罚金。直到这时我才醒悟到,正是因为黄老师当年对纠正错别字的严格要求,才让我在后来从事文字工作时,葆有较为良好的文字素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不知道是否因为个子过于瘦高,我们高年级时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何升中显得背有点驼。这是一位很严厉的中年男老师,他以“拖堂天王”之尊,让全班同学望而生畏。或许由于我喜欢写作文,所以深得何老师器重。他在一次家长会上,着力表扬我那篇钢精厂参观记:“这篇作文的构思巧妙,描写生动。”为此,我父亲被请到讲台上去,介绍如何提高我写作能力的经验。此举直接将我对写作的爱好,大大地向上提拉了好几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后来,我很用力地写下了《一件好事》那篇作文。用力,体现在我高频次使用形容词上:我用“滴水成冰”渲染扫厕所的恶劣天气;用“成堆的苍蝇像轰炸机”烘托做好事的脏乱环境,等等。我幻想着,何老师将会在这样的句子下面,划上红杠杠这一定义优美句子的醒目标识,先就在心里预支了几分得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谁能想到,问题竟出在那两个优美句子上!那天,何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去,带着几分严厉质疑我说:“在‘滴水成冰’的时候,公厕里哪里会有‘成堆的苍蝇’?这个描写让人怀疑,你究竟有没有去做这件好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事关诚实与否的严重问题,我回家在父母面前委屈得哭了。家长紧急磋商的结果是,一方面,由口齿伶俐的我妈去向何老师证实,那天我确实去做了扫厕所的好事;另一方面,让我仍以扫厕所为内容,重写这篇作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何老师见到我妈时说:“我不是怀疑孩子没做好事,我是觉得她观察生活的时候没用心。要知道,一个细节不真实,就会导致整篇文章站不住脚啊。我很希望,她能实现当一名合格作家的理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母亲回来转达何老师的这番话,我当即在心里发誓:何老师,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您等着看好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在后来的岁月里,几经风雨,几番打磨,终于,我在33岁高龄的时候,小说处女作《阿白哥》在《南宁晚报》上发表了。我把报纸分别寄给了秀田小学的三位语文老师。后来,我把自己写进了记者的队伍。再后来,我把自己依次写进了市级、省级、国家级作家的行列。可以告慰几位语文恩师的是,从此,我用拼音打字快而准,我的笔下较少有错别字,我没有再犯过《一件好事》作文里那种粗疏的错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然而,令我万分遗憾的是,宋自发、何升中这两位语文老师,没来得及验看我后来源源不断发表的作品,没来得及看着我终究圆了作家梦,他们先后作古了。让人欣慰的是,如今已经90岁高龄的黄焜逢老师,仍时不时通过微信鼓励我,给我的文学创作以莫大的精神支持,令我在写作时不敢马虎,不敢懈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从1924年到2024年,亲爱的母校迎来了百年华诞。在长达整整一个世纪里,秀田小学一辈辈的老师们谆谆善诱,筚路蓝缕让薪火绵延‌;他们教书育人,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人们常常爱说,老师前仆后继培育着国家栋梁。是的,老师是心田的耕耘者,他们将知识的种子撒进下一代干涸的心田里,让种子发芽并长成参天大树。其实,老师自己不正是祖国的栋梁吗?正是他们,一直在用坚实的肩膀,默默地支撑起一代代莘莘学子的脊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