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1 月 15 日,以“承载人类梦想 驶向星辰大海”为主题的2024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在福建福州开幕,同时中国船舶集团继续举办2024第二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会期4天,总展览面积达10万平方米,共设16个展区,海装展紧扣“绿色智能 新质未来”主题,吸引近800家涉海知名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携手亮相,多层次、多维度、多领域展示了海洋装备行业的蓬勃发展。展示产品超7000件,不少是世界一流技术的航海设备,<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大会聚人气、增活力、添亮点。</span></p> <p class="ql-block"> 11月17日公众开放日,我们来到海峡国际会展中心,感受“星辰大海”的魅力,大门口广场,船舶的布置很是震撼,水中的船仿佛正要踏浪远航,指南针方向盘的船舵设计,绿植精心打造的船锚造型,突出了展会的主题。</p> <p class="ql-block"> 走进4号福建馆,在“蓝海”入口处“踏浪前行”,映入眼帘的是充满如此中国风和福州元素的布置,还有传统海味特产美食……“海上福州”依海而生、因海而兴,在海洋经济的浪潮中乘风破浪,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 福建馆汇聚了福建各个地方罗源、连江、宁德等地航海相关的实力企业。福船集团展示“百年船政,向海图强”的船政文化精神成果。</p> <p class="ql-block"> 在海峡国际会展中心3号馆,两只在水缸里灵活游动的“大黄鱼”,吸引了不少市民的注意力。它们是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带来的机器鱼,游速每分钟达5.7米。</p><p class="ql-block"> 机器鱼的外形和结构高度模仿真实鱼类,通过在鱼身上搭载的各类传感器与驱动器,机器鱼就能够在水面遥控游动,执行各种任务。</p> <p class="ql-block"> 机器鱼采用了先进的推进方式和控制系统,使其在水面游动时能耗较低,具有更高的续航能力,续航约4小时。未来,它在生物研究、环境监测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p> <p class="ql-block"> 同样在3号馆,一艘将近8米长的中式帆船实体船也格外引人注目,它是世界上第一艘通过国际认证的木质中式运动帆船——“乐舫23.8”。</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乐舫”的线形灵感源自1974年在福建泉州后渚港出土的一艘南宋福船。“乐舫”在外形上秉承了传统福船的文雅风格,使用了荔枝木与白桉木来构建骨架,内部装饰采用精致的红花梨木与椿木,坚固又美观。“乐舫”还使用了碳纤维、环氧树脂及多种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可以有效防止海虫侵咬,采用的是“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能在风力6级或以下、波高2米的海况下安全航行。</p> <p class="ql-block"> 在博览会现场,不少海洋装备的前沿科技成果十分“吸睛”。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我国自主研发的93000立方米超大型全冷式液化气船,我国自主研制的具有独家核心技术的全球最大、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99000立方米超大型乙烷运输船、油气探测开发装备、船舶替代燃料、新型船舶动力设备、新型船体材料、水下通信、水下机器人、智慧海洋系统等,充分展示了中国海洋船舶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的阶段进程。</p> <p class="ql-block"> 在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其间,“科学”号科考船、“中国海监8001”执法船,停靠中国海军“摇篮”马尾船政文化港口码头,向公众开放展示活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1月18日,笔者与福州鼓楼区党史原宣讲团成员陈为集老师,乘坐“茉莉号”纯电动游船,从海峡国际会展中心附近的下洋游船码头出发,穿越三江口船政景区水域,从水上游览马尾船政文化城,感受水上观展的别样体验。</p> <p class="ql-block"> 这片江叫马江,是福州闽江、乌龙江下游的一条分支。在三江的汇合处罗星山上,静静伫立着一座古老石塔,它始建于宋代,明万历年坍毁复建,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见证了船政文化的兴衰,它就是——罗星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早在600年前明朝初年,罗星塔就被绘入郑和的航海图中,是国际公认的重要航标之一。郑和远洋船队驻泊福州长乐,经过马江出海,七下西洋,留下了中外友好交往的佳话;数百年来,罗星塔指引庇佑航海船员平安归来,外国船舶行驶到闽江口外海时,远远望见罗星塔屹立山顶,欢呼道:“ChinaTower(中国塔)”。因此,罗星塔在国际上就有了“中国塔”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140年前的1884年,农历七月初三,强行进入马尾港的法国舰队突然袭击福建水师,挑起震惊中外的甲申中法马江海战,这一战役,马尾福建水师舰队损失11艘军舰及其他水师、商船等十多艘,装备落后的福建水师几乎全军覆没。海战中奋勇反抗、还击法舰的我方殉难官兵达796人,其中福州籍烈士占多数,这里的水域就是主战场……”,陈老师对在场游客讲述道。</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中法马江海战,是中国近代史上耻辱的一页,是近代中国海军第一场对外反击海战,马江海战是福建水师官兵舍生忘死、英勇杀敌、报效祖国、名垂青史的一次海战,这场战役是福建水师,亦是福州人民不可忘却的痛……”,陈老师接着说。</p> <p class="ql-block"> 千年古港,百年船政的马尾,不仅是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更是近代海军的摇篮。马尾船政是近代中国探索自强之路的实践产物。1866年开始,左宗棠、沈葆桢、萨镇冰等历史名人先后创建带领船政,学习和引进欧洲先进造船技术,培养新式航海人才,是中华民族图强逐梦、复兴之路的一个起航点。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变幻沧桑,船政文化已成为福州马尾乃至全国宝贵的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 呈现眼前的“科学”号科考船是艘“胖”船,雄伟的红色吊臂矗立在船舯,高大的红色吊架安装在船尾, 总吨4711,总长99.8米,型宽17.8米,吃水5.88米,集成七大船载科学探测与实验系统,搭载4500米级“发现”号ROV(深海机器人)等多种先进探测设备,具备综合海洋观测、探测、取样和现场分析及数据集成传输能力,是我国首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被称为“大洋移动实验室”。</p> <p class="ql-block"> “中国海监8001”执法船看起来酷极了,是福建省最大吨位的海洋与渔业执法船舶,于2014年4月在福州入列。该船长88.9米,型宽12.2米,设计排水量1750吨,船上配备有直升机起降平台、光电执法取证平台、执法水炮等高科技执法装备,是福建省海洋与渔业系统最为先进的公务执法船。</p> <p class="ql-block"> “中国海监8001”执法船自入列以来,该船先后执行过东海钓鱼岛、南海仁爱礁、黄岩岛等海域海洋维权任务,执行福建省连江县马祖列岛、白犬岛海域常态化巡航执法。</p> <p class="ql-block"> 海洋孕育了生命、连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这4天,太酷炫了,福州人被这场盛宴惊艳了,各类高大上的海洋装备,让人目不暇接,不仅是一场海洋科技的盛宴,更是一次弘扬船政文化传承海洋精神的契机,吸引了广大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共同感受了海洋的魅力与力量,共同书写人类航海的新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