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英济庙

汪山茗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奉化大堰镇常照村的英济庙</span></p> <p class="ql-block">兄长来电,说老家的英济庙急须维修,问我是否参与捐款。</p><p class="ql-block">英济庙为纪念我们的先祖汪华(586年~649年)而建,也是我们根之所在,必须以实际行动支持。但捐资的事还要与家人达成共识,就向老婆孩子介绍英济庙的历史。</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先祖汪华是安徽绩溪人,从小放牧习武,后成为隋朝末年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统治歙州、宣州、杭州、睦州、婺州和饶州等六州,建立吴国,自称吴王。先祖治国有方,万民拥戴,百姓称为“太平之主”。</p><p class="ql-block">李渊称帝后,为属下的黎民百姓免受战乱之苦,先祖审时度势,决定主动放弃王位,归顺唐朝。</p><p class="ql-block">归顺既可能受到重用,也可能满门抄斩。智慧的先祖归顺前就给每个子孙两件传家宝。一是把汪家的教育方针总结为192字,并作为汪家辈文循环往复永远相传;二是给每个子孙几块金砖,以维持生计。然后就让子孙们能走多远就多远,能分多散就多散,能多低调就多低调,以防万一,留下血脉。</p><p class="ql-block">要求子孙们一旦安下家来,都得在家门前铺上一段青砖。一是作为汪家人的联络暗号。凡是门前有青砖铺地的住的一定是自家人,只要能背出汪家辈文,必须照顾款待。二是“青”与“金”谐音,希望世代子孙以后都能孝悌忠信、行善积德、克勤克俭,走向金砖铺地的美好生活。</p><p class="ql-block">我们常照村的汪家阊门前就有这样的青砖铺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192字的汪氏辈文。以地干为纲,每个生肖16字。我属"羞"字辈。</span></p> <p class="ql-block">621年先祖归顺唐高祖李渊,李渊赞其主动放弃王位,实现了国家统一的义举,先后授予方牧、上柱国、越国公,任歙州刺史,爵位从一品。后奉诏进京,升忠武大将军,辅唐太宗李世民征辽,因操劳过度,病逝于长安任上,归葬歙州云岚山。</p><p class="ql-block">这样一名在民间享有崇高威望的千古英雄,统治者当然要他在抚慰民心维护统治中发挥作用。自唐、宋、元、明以来先后有九位皇帝十五次下诏加封他,如“惠灵公”“英济王”“广惠王”“威信王”“英烈王”“忠显庙”“昭忠广仁武神英圣祠”,最后达到无以复加的“汪公大帝”的高度;同时还分别对其祖父母、父母、五位夫人、九个儿子及孙子,以及弟弟、族弟、部将等四十多人加封达一百多人次。除了常照的英济庙,安徽省绩溪县登源河畔的汪村也有一座英济庙,歙州乌卿山、休宁万岁山、杭州吴山,还有黟县、祁门、婺源、淳安等地,所有的汪公墓、汪王祠、汪公祠、汪王庙、汪公大帝庙、吴王宫等,纪念的都是我们的先祖汪华。表明江南六州人民始终把他当作能够保护地方平安、扶助忠义的地方守护神来供奉,成为民间信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等待维修的英济庙</span></p> <p class="ql-block">去年,老家英济庙里的一根横梁断了,这根横梁的正下方就是一尊菩萨,神奇的是这么大的横梁,这么多的椽子瓦片,从这么高的屋顶倾泻而下,这尊泥塑的菩萨却丝毫无损,表明今天的英济庙依然法力无边。</p><p class="ql-block">听了我的介绍动员,老婆说助一万元吧,儿子说其中的三千元由他出吧,我说英济庙菩萨保佑我们出头,我们一万元也出点头,一万一吧。就这样家庭会议达成共识。</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位先祖,面对隋朝末年的乱势,他该出手时就出手揭竿起义,成为徽州等江南六州农民起义的领袖;起义成功后,他成为了一名开明的统治者和促进民族融合与和谐的先驱;为了民众不受战争之苦,他于唐朝初期主动放弃王位,成为维护国家团结统一的先驱;后忠君爱国、勤政为民,成为唐盛时期的朝廷重臣。</p><p class="ql-block">朋友,相信我的这位先祖的格局,不会因你是不是汪氏子孙另眼相看,如果您也有兴趣参与,无论多少,只要心到,都会保佑您健康美满,心想事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感谢你的支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