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长江边

柯芳

<p class="ql-block">很有幸,我们家住在长江边鱼米之乡和县。滨江江堤上自西梁山,下至驷马山引江枢纽,全长54.948公里。</p> <p class="ql-block">长江,我们的母亲河,是世界第三条大河。繁育了一代代华夏民族。长江又被誉为“诗歌之江”,孕育了中华文明。北宋词人李之仪有一首著名的爱情诗:“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长江与我们朝夕相处,紧密相连,不可分隔。在我们家乡江边,历史上发生过霸王不肯过江东,自刎于此的千古流传的悲壮故事,李白曾在此吟出壮美的《望天门山》的诗句。并写下了六首惊心动魄的《横江词》。解放战争时期,西梁山战役,为解放全中国的渡江战役打响了第一枪!长江万古不息,曾哺育了和县多少的英雄豪杰和文化俊彦。明代词人杨慎发出千古慨叹:“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p> <p class="ql-block">长江,有时就像娇宠的孩子,你不好好地维护它,修理它,当发大水时,它承载不了时,洪水就会像脱缰的野马,肆虐人类。和县清代诗人周廷佐有诗《甲申大水歌》:”其灾横江,五月江潮溢,骇浪崩奔万马急。沟渠之水日涨三尺余,三江盈涨与城逼,田和万顷眨眼空。昔时埂坝皆无功,庐舍漂没畜牧死,村堡晃作蛟龙宫。“林散之在《江上诗存》中也记录了辛未(1931年)水患,“余家漂没水中,每于庭际以占潮夕。”“余居沉没几半,仅近山数椽,可以栖止。”老人们曾面露惧色地告诉我破圩的情景,那罗猪捉牛的情景真是太惨了,他慨叹水火真无情!</p> <p class="ql-block">可当今中国是创造奇迹的时代!随着国力的增强,国家加大了投资力度,对江堤进行除险加国,防御达到"1954年型"洪水标准,加固后的堤防经受了多次洪水的考验。后<font class="meipian-red">习近平总书记又</font>提出民“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十年禁渔,如今一江碧水,服服贴贴向东流。党和国家又制定了长江发展战略。保护长江,发展长江经济带。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皖调研考察期间,在马鞍山市长江边的薛家洼生态园察看长江水势和岸线生态环境时,提出了将马鞍山打造成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新的发展定位。根据总书记的指示,和县县委、县政府及全县干群,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紧抓长三角一体化这个最大红利,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攻坚,做好治污、治岸、治渔"三篇文章"。</p> <p class="ql-block">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来安徽所作的指示:“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书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篇章。和县南宋词人、状元张孝祥曾有一诗描写城东江边景观:“清溪绕屋角,古木老未朽。翻翻荷见背,戢戢鱼骈首。”诗人当年所惊叹的江景,欲买邻卜居的地方,现在这里到处都是。和县全力打造长江西岸23公里绿色景观带,绘就"蓝绿交织,人城相融"的滨江新画卷。长江岸线和县段按照"一脉、三核、四区、十景"进行打造,一脉:滨江生态景观脉;三核:浮沙圩示范区,生态修复示范核心;零点公园,长江科普区核心;和州之心,江城一体景观核心;四区:生态修复区、田园风情区、城市视窗区、智慧农业区;十景:十大生态文化景致。目前,已基本完成生态修复和绿化工程、园林路面。现在长江两岸前来旅游的人日益增多,他们到江边赏花,看日落日出,品云卷云舒,身心得到休闲和放松。 </p> <p class="ql-block">  放眼长江,绿水青山的底色越擦越亮,和县“金山银山”的成色越来越足。 城市因水而兴,人们在爱江护江的同时,也收获着长江的馈赠。养成了亲水逐绿的新时尚。漫步江边,江面上船只往来、大桥上车流飞驰,沿江而建的滨江公园游人如织,一幅“江边有新景、水城人共融”的画面跃然眼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