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情缘(二十六)

袁立峰

<p class="ql-block"> 美酒情缘</p><p class="ql-block"> (二十六)</p><p class="ql-block"> 朝鲜之行</p><p class="ql-block"> 袁立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八年的七月,时任灌南县政协主席的王学勤同志通知我月底随他到朝鲜去考察。在七月二十八日下午离开灌南时,时任县委副书记的史耀晴同志也随行前往,当年同行的还有县达春制药厂的李军同志。当天晚上,我们是在山东烟台乘白天鹅号大轮前往大连的。在船上我是美美地睡了一觉,天刚朦朦亮,大轮就停靠在了大连的码头。当年,我们是开着两辆轿车前往的,因为到朝鲜需从辽宁的丹东市出境。从大连到丹东大约有三百来公里,当时沒有高速公路,我们是沿着二O一国道前往,在下午的二点多钟就到达了丹东市。由于事先和丹东市政协进行了联系,所以受到丹东政协的热情接待,下榻在丹东宾馆。</p><p class="ql-block"> 丹东市和朝鲜的新义州是隔江相望,鸭绿江大桥是中朝友谊大通道。一九五O年的抗美援朝,我百万志愿军就是高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的战歌,从丹东跨过鸭绿江大桥,踏上了那战火纷飞的朝鲜大地,志愿军将士用生命之躯,捍卫了这遍英雄的土地,谱写了惊天动地的英雄赞歌!</p><p class="ql-block"> 在房间稍作休息,丹东市政协的同志便带我们去参观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纪念馆分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室外是战争期间使用过的枪炮,装甲车,坦克,飞机等实物,室内是资料和图片。在纪念馆的室内,我们看到了抗美援朝的烈士名册。王主席说:“我们县的吴书同志是在抗美援朝时牺牲的,他当年是师级干部,这名册中肯定有他的名字。”可是,我们几个人翻了几遍,就是没找着,感到很奇怪。于是,我们异口同声地说:“这回到朝鲜去,一定要找到吴书的名字!”</p> <h3>在鸭绿江边留影。右为王学勤,左为袁立峯。</h3> <h3>这是在丹东市抗美援朝纪念塔前合影。前排右二为王学勤,左一为史耀晴,左二为袁立峯。</h3> <h3>这是在丹东市抗美援朝纪念馆留影。身边是志愿军用过的高射机枪。</h3> <h3>这是在当年的鸭绿江大桥合影。右一为李军,右二为王学勤,左一为袁立峯,左二为史耀晴。</h3> <h3>这是在丹东市抗美援朝纪念馆前合影。右一为李军,右二为史耀晴,左一为袁立峯,左二为王学勤。</h3> <h3>  吴书同志是灌南县大圈吴庄村人,生于一九一六年,一九五一年牺牲于朝鲜战场。在灌南,除了惠浴宇,周惠,芮杏文,就数到汤曙红和吴书的知明度了。吴书同志一九三九年三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四月任八路军陇海南进游击支队第三团三营教导员,领导三营打响了淮海区抗日第一枪___五里槐战斗。同年八月,吴书同志任中共灌云县委书记,并兼任滨海大队政委。一九四五年吴书同志任新四军三师独立旅二团政委,后率主力进军东北。在东北,参加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战斗。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随解放大军南下湖南,广西。一九五O年十月,任志愿军三十九军一一七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一,二,三次战役,一九五一年二月在行军途中,遭到敌机空袭,不幸壮烈牺牲。</h3> <h3>二O一六年,是吴书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牺牲六十五周年,他的子孙和战友为其编辑出版了《舍生取义的人》一书,书中祥细地介绍了吴书革命,奋斗的一生,可读可监,可歌可赞。他的长子吴绵文同志特赠送我一本,十分地珍贵,我总是反复地翻阅,是爱不释手,是永远值得珍藏的好书。</h3> <h3>这是吴书同志的半身铜象。</h3> <h3>这是吴书同志一九五O年的照片。</h3> <h3>这是吴书同志一九五O年的照片。</h3> <h3>这是吴书同志一九四七年的照片。</h3> <h3>这是吴书同志一九四四年的照片。</h3> <h3>这是抗美援朝在朝鲜牺牲的志愿军团以上的名册。</h3> <h3> 吴书同志的英名在我少年时期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在五,六十年代,灌南县有五所中学是用烈士的名字来命名的,分别是曙红,吴书,苏光,树德,海亭初级中学。五,六十年代,正是我读小学和中学阶段。因为好奇,会经常问老师和大人,“为什么要用烈士的名字来命名学校?烈士解放前是干什么的?要是不牺牲能当多大的官?和烈士一起战斗过人现在干什么?”等等。有时老师和大人会给我解说,有时也问得老师,大人张口结舌。总之,那时是出于猎奇而己。直到九十年代,我才真正地了解了吴书,因为我和他的亲人及战友之间有了工作上的接触。吴书同志的小儿子叫吴蕓生,九十年代初他在省投资公司工作,时任办公室主任。当时的国投公司可是个有权,有钱的部门,汤沟酒厂正是找到吴蕓生,才从国投那儿贷了二百万元,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h3> <h3>这是吴蕓生的照片,他参加过中越反击战,经过战争的洗礼,真是老孑英雄儿好汉!</h3> <h3> 我是怎么认识吴蕓生的呢?记得有一次我到汤若瑜同志家,汤老问起汤沟酒厂情况,我跟她说:“酒厂九二年的大技改铺的摊子太大了,銀行承诺的资金不到位,九三年企业运行很艰难,若沒有新的资金注入,恐怕九四年很难正常运行。”汤老对家乡的发展一向特别地关心,尤其是汤沟酒厂,就象自己家一样的关爱。她忙说:“银行的钱你们要盯住了,企业离不开银行,银行也应该说话算数。另外,你们自己也可跑跑别的门坎,争取一部份资金,象省国投公司,你们就可去争取一下。”我说:“国投公司那儿有钱,可是沒有熟人,人家也不肯贷呀。”汤老说:“省国投公司办公室主任叫吴蕓生,是吴书同志的小儿子,我给他打打招呼,你可以去跑一跑。”正是由于汤老的联系,我才认识了吴蕓生同志。原来汤若瑜同志和吴书同志都是三九年参加革命,而且都在中共灌云县委工作,吴书是县委书记,汤若瑜是县委组织部长,他们是战友。而汤若瑜的爱人张克辛,则是吴书的领导。当年张克辛同志是八路军陇海南进游击支队第三团的副团长,而吴书同志则是三团三营的教导员。</h3> <h3>这是汤若瑜和张克辛的合影。汤若瑜同志是汤沟镇人。汤沟酒厂在解放前就是她老父亲开的糟坊。汤若瑜同志三八年参加抗日救亡斗争,三九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她担任过中共灌云县委秘书,县委组织部长,淮海区妇女救国会的会长。当年是一名巾帼英雄,名声显赫。</h3> <h3>张克辛同志和汤沟镇,汤沟酒厂有着不解之缘。他一九三九年初受中共山东分局委派,在汤沟介绍汤曙红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于一九三九年四月十日在沭阳县李恒庄东南的陈庄组建了淮海区第一支抗日武装“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游击支队第三团”。团长汤曙红,副团长张克辛,政治委员周瑞迎,政治部主任陈飞。张克辛同志当年还担任中共苏皖边区武装动员部部长,中共海属中心县委书记。抗日战争期间,他担任过淮海军区参谋长,淮海军分区副司令员,东灌沭中心县委书记,兼任过灌云县委书记。解放战争期间,他担任过华中六分区司令员,参谋长,苏中一分区司令员,淮阴地委副书记。他是淮海区的革命元老,为淮海地区的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永远值得人民的怀念。</h3> <h3>张克辛和汤若瑜在战争年代结成伉俪。她们患难与共,相儒以沬,是人们非常敬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共产党人的楷模。</h3> <h3>这张照片拍于八十年代中期。当年张克辛和汤若瑜住在南京五台山体育场的北大门旁,是一幢两层的小黄楼。小楼的四周有围墙,院子里有高大的松树,庭院优雅又威严。当年一楼是张老家,二楼是省公安厅老厅长洪霈林家。我第一次踏进张老家是跟段振兴老主席去的。自从认识了张老和汤老后,我经常会光顾他们家,并在他家吃饭。茶余饭后,会经常谈及汤沟酒厂,汤沟镇,以及三团的有关历史。在我的头脑里,他们的光辉形象时常湧现,是永远值得怀念的。</h3> <h3> 当年,吴蕓生同志对汤若瑜同志的称呼是汤老太,对汤老是十分地敬重。一九九六年,灌南划给连云港,吴蕓生也正好来到了连云港。当时他是田湾核电站筹备处的负责人,办公地点在连云区的港口,我有幸多次地去拜访了他。还有,一九九七年,我在徐州市的徐州饭店召开汤沟酒供货会,会前去拜访了徐州市老市长,徐州市的政协老主席何赋硕同志,并邀请何老光临汤沟的会议,他愉快地接受了邀请。何老和吴书同志是子舅关系,何老的妹妹何赋亭是吴书的爱人。何老是灌云县王集乡人,兄妹七人都是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汤沟镇在解放前隶属于灌云县,而且又是老三团的诞生地。所以何老对汤沟镇和汤沟酒有着特殊的情感,尤其是对汤沟酒更是情有独钟。他面对徐州地区几百经销离,幽默地讲道“我从小就是喝着汤沟酒长大的,汤沟酒确实饮后不渴呀!”寥寥几句,道出了汤沟酒的悠久历史和汤沟酒的独特风格,说的台下几百人哈哈大笑。正是这种原因,我对吴书的情感更加浓烈,我想这次到朝鲜去,一定要找到吴书的英名,并拍照送给吴蕓生同志。</h3> <h3>一九四七年在齐齐哈尔,吴书,何赋亭和儿子芸生的合影。</h3> <h3>二O0六年,何赋硕,李舜富夫妇在灌南人民革命纪念馆吴书铜像前留影。</h3> <h3>一九九七年,在徐州开会时,我和何赋硕同志的合影。</h3> <h3> 我们是一九九八年七月三十一日上午在丹东乘火车前往朝鲜的,在当天的下午就到达朝鲜的首都平壤,住平壤西山宾馆十七楼0四房间。根据日程按排,八月一日参观平壤,八月二日参观板门店,八月三日返回丹东。</h3><h3> 平壤是朝鲜的首都,旧时叫西京,在朝鲜的西北部。美丽的大同江穿城而过,给古老的平壤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h3> <h3>拍于平壤大同江伴,对岸是高高耸立的是朝鲜主体思想塔。是一九八二年为纪念金日成七十寿辰而建,高三十米,占地15万平方米。</h3> <h3>拍于平壤大同江畔,江上大桥飞架,交通十分便利。</h3> <h3>  朝鲜本来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但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和美国进行政治交易而被一道三八线分为两个部份。随着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建立,统一的朝鲜变成了有不同社会制度的两个国家。南北朝鲜在世界上都宣称自己是朝鲜半岛唯一合法政府。都反对分裂,主张统一。在这种情况下,一九五O年六月,双方在三八线爆发了战争,六月二十八日朝鲜人民军攻下南朝鲜首都汉城,六月二十六日美国政府武装干涉,派遗海军,空军支援南朝鲜作战,并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非法决议,组建所谓的“联合国军”入侵朝鲜。与此同时,美国公然干涉中国内政,派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武装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由此一场朝鲜内战演变为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平壤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建筑物遭到破坏,一度被美军攻陷。经过战争洗礼的平壤,战后迅速恢复。大同江仍缓缓地流过平壤,沿江两岸高楼耸立,金日成广场,主体思想塔,平壤大剧院,朝鲜革命博物馆,大同门等都沿江而建,数座大桥橫跨在大同江上,交通十分便利。</h3> <h3>拍于平壤,在朝鲜革命博物馆广场。</h3> <h3>拍于平壤,大同江边畔的凯旋门,比法国的凯旋门还高十米,也是一九八二年为纪念金日成七十寿辰而建。</h3> <h3>拍于平壤,身后是千里马纪念塔。</h3> <h3>拍于平壤,是大同江边上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孑的雕像。</h3> <h3>拍于平壤,在金日成广场。</h3> <h3> 平壤的街面宽阔而又整洁,建筑物稀疏而又庞大。随处可见歌颂伟大领袖金日成的标语,除了沒有林立的广告牌和汽车稀少外,平壤和其它现代化的大都市沒有什么差别。我们参观了座落在大同江畔的金日成旧居万景台,万景台依山傍水,满山鲜花飘香,山下的草坪郁郁葱葱,山洼中有几间草房,那就是金日成旧居。参观的人川流不息,有点像中国的韶山毛主席的故居。</h3> <h3>拍于平壤,身后是宽阔的马路,整洁,卫生,行人,车辆稀少。</h3> <h3>拍于万景台,身边的草房就是金日成的故居。</h3> <h3> 在平壤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是朝鲜军人,无论在广场,商场,博物馆,纪念馆,在大街上,地铁里,身穿黄绿色朝鲜人民军军装的男男女女总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据讲,朝鲜女孩选择男朋友首选是军人,然后才是企业职工,最后才是机关的公务员。在三八线板门店驻守的人民军战士,是朝鲜女孩梦中情人。之所以军人的形象高大,主要是国家要统一,战备思想始终贯穿于一切工作之中,全民皆兵是朝鲜的一项基本国策。加上军人的收入,待遇在朝鲜最高,所以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热爱,也就成了女孩追求的偶象。</h3> <h3>拍于平壤,在朝鲜革命博物馆广场和年轻的男女军人合影。</h3> <h3>拍于朝鲜三八线,和三八线上的朝鲜军人合影。</h3> <h3>拍于平壤,在朝鲜革命博物馆。</h3> <h3>拍于平壤,身后是金日成的最后一次题字。</h3> <h3>拍于平壤地铁。</h3> <p class="ql-block"> 在平壤参观的最后一站是参观中朝友谊塔,友谊塔座落在平壤的北面,它的南面是凯旋门,解放塔,朝鲜革命博物馆。友谊塔不高,有点象中国寺庙里的佛塔,在塔的底层放有中国人民志愿军全体阵亡名册。名册有大的相册大,一摞一摞的,足有一米多高。那天,正巧是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这个时间太好了,在军人的节日去祭拜为国捐躯的志愿军亡灵,是上天赐给的机遇。说来也灵验,那天上午天还是好好的,可是下午到了中朝友谊塔,却下起了毛毛细雨,简直就是苍天在落泪,大地在哀呜,好象知道我们要去祭拜卫国牺牲的英烈,去寻祭我们的英雄___吴书。我们在友谊塔外等了大约一刻钟,才依次地进入塔内。我们是直奔主题,迅速去查找烈士名册,而不是去看四周的图片和资料。因吴书同志在抗美援朝时任师政治部主任,那我们就在团以上的名册中找。开始翻了几本,末找到。忽然听到旁边的同志讲:“这里还有牺牲的军级干部呢。”还有一位同志说:“你看,这不是毛岸英吗!他可是毛主席的儿子呀!”看来,这本名册上肯定有吴书的英名。于是我就站到边上等这本名册。一会儿,他们看完了。我伸手接了过来,这本名册每页上填写了十名英烈的名字,在填写的栏目内有籍贯,出生年月,职务,牺牲时间。当我翻到第二页时,第四行吴书的英名忽然跃入我的眼里,我顿时惊喜地喊道:“找到了,找到了,吴书在这里!”王主席,史副书记赶忙围过来。只见吴书名字一行里填写着:吴书,籍贯,江苏灌云,一九一五年生,职务,三十九军一一七师政治部主任,一九五一年二月牺牲。因为参观的人多,王主席忙把名册捧在胸前,史耀晴和我站在两旁,李军赶忙按下相机的快门,终于把英雄的英名留在相机里。</p> <h3>这张照片拍于中朝友谊塔下。</h3> <h3>这张照片拍于中朝友谊塔内,王学勤手捧的是填写吴书的英烈名册,左为史耀晴,右为袁立峯。</h3> <h3> 根据日程按排,八月二日我们乘旅游大巴前往板门店和三八线参观。平壤距离板门店大约有近二百多公里,车行三小时左右就可到达。从平壤到板门店的公路很好,沿途车辆很少,基本上看不到行人。路两边都是低矮的山丘和书林,民房也不多,可能是临近三八线的缘故。一九五三年七月二十七日《朝鲜战争停战协定》在此地签订,板门店由此为世界所知。板门店既是三年惨烈朝鲜战争的见证,也是朝鲜半岛分裂的象征。由其是三八线,更是中朝军队战胜美国为首的西方军队的见证,也是美国战败史的象征。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出了国威,打出了中国人的志气,也打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世界地位。从比,中国人站起来了!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东方大国,世界强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朝鲜战争再次证明: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h3> <h3>这是在板门店前面拍的照片,身后的屋子就是当年签订停战协定的地点。</h3> <h3>这照片拍于朝方的板门阁,下面蓝色的建筑是军事分界线上的会议室。</h3> <h3>这是站在三八线朝方一侧,越过身后的三八线,就是越境到韩国了。</h3> <h3>签字大厅里摆放着当年谈判时的桌椅,玻璃罩里放着签字的资料和旗子。</h3> <h3>我和王学勤,史耀晴是坐在当年中方的谈判席上,我们也扬眉吐气当了一回中方的谈判代表!</h3> <h3>板门店的商店里出售各种纪念品,我精选了一本朝鲜邮票,至今我仍会拿出来欣赏。下午我们又乘旅游大巴回到了平壤,晚上又观看了朝鲜儿童为我们演出的精彩节目。三天的朝鲜之旅也圆满地划上了句号。美丽的风景,勤劳的民族,顽强的斗志,都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愿社会主义的朝鲜更加美好,富强!</h3> <h3>这是演出结束后,和朝鲜儿童的合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