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临摹国画经典《千里江山图》、《溪山行旅图》、《山腰楼观图》、《桃花源图》等,还有部分创作入展作品一同记录到美篇中。</p><p class="ql-block">把每个名作的作者资料一同写入,便于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p><p class="ql-block">随着年龄的增长,老眼昏花,一个人的时间又宝贵,社会活动参与度高,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如下作品,时间、精力付出了很多很多。感谢大策老师,感谢各位艺术家,感谢亲人的理解与支持!</p> <p class="ql-block">1.1、《千里江山图》原作</p><p class="ql-block">北宋 王希孟高头大卷 绢本 大青绿 51.5x1191.5 厘米</p><p class="ql-block">收藏于故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赏鉴跋: 政和三年(1113年)蔡京题,大德七年(1303年)溥光题,俱不录收藏印 梁清标诸收藏印、清内府诸鉴藏玺《千里江山图》卷是北宋画家王希孟传世的唯一作品。</p><p class="ql-block">此图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画面上峰峦起伏绵延,江河烟波浩淼,气象万千,壮丽恢弘。山间高崖飞瀑,曲径通幽,房舍屋宇点缀其间,绿柳红花,长松修竹,景色秀丽。山水间野渡渔村、水榭楼台、茅屋草舍、水磨长桥各依地势、环境而设,与山川湖泊相辉映。此卷以概括精练的手法、绚丽的色彩和工细的笔致表现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观,一向被视为宋代青绿山水中的巨制杰构。 </p><p class="ql-block">画家在构图上充分利用传统的长卷形式所具有的多点透视之特点,在十余米的巨幅长卷中将景物大致分为六部分,每部分均以山体为主要表现对象,各部分之间或以长桥相连,或以流水沟通,使各段山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巧妙地连成一体,达到了步移景异的艺术效果。高远、深远、平远多种构图方式的穿插使用更使画面跌宕起伏,富有强烈的韵律感,引人入胜。</p> <p class="ql-block"> 《千里江山图》卷在设色和用笔上继承了传统的“青绿法”,即以石青、石绿等矿物质为主要颜料,敷色夸张,具有一定的装饰性,被称为“青绿山水”。此种表现方法是我国山水画技法中发展较早的一种,在隋唐时期如展子虔、李思训、李昭道等许多画家均擅长青绿山水画。纵观宋代画坛,虽然也有一些画家用此法创作,但从目前存世作品看,尚无一件可以超越《千里江山图》卷。王希孟在继承前法的基础上,表现出更趋细腻的画风,体现了北宋院画工整严谨的时代风格。此图用笔精当,一点一画均无败笔。人物虽细小如豆,却动态鲜明。微波水纹均一笔笔画出,渔舟游船荡曳其间,使画面平添动感。综观全幅,又不失雄阔的境界和恢宏的气势,远观近睹均令人折服。在用色上,画家于单调的蓝绿色中求变化,虽然以青绿为主色调,但在施色时注重手法的变化,色彩或浑厚,或轻盈,间以赭色为衬,使画面层次分明,色如宝石,光彩夺目。元代著名书法家溥光对此卷推崇备至,在卷后题跋中赞道:“在古今丹青小景中,自可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耳。”此论可谓公允之见。 从此卷所描绘的景物看,系以南方清丽秀润的山水为主体,在部分山峦的表现上加进了一些北方山水的特征,可谓集南北山水于一体的精心之作。从画面表现的建筑形式以及江南水乡的生活场景、生产劳作使用的工具等方面看,画家对江南地区有着较为深刻的了解,其艺术创作当来源于生活,而王希孟于18岁时即创作出如此宏幅巨制,不可能没有深厚的生活积累,由此笔者推测,画家王希孟应是江南人,至于具体籍贯便无从知晓了。撰稿人:马季戈(故宫博物院官网)</p> <p class="ql-block">《千里江山图》临摹</p> <p class="ql-block">历经几个月,临摹完成。同大策老师合影。</p> <p class="ql-block">1.2、《千里江山图》临摹珠峰 </p> <p class="ql-block">1.3、《千里江山图》临摹局部</p> <p class="ql-block">2023年11月赠送于纳贡博士</p> <p class="ql-block">2、《江山小景图》原作</p><p class="ql-block">宋代画家李唐创作,绢本设色,纵49.7厘米,横186.7厘米,</p><p class="ql-block">此图表现的是江岸边山水小景。画面右起是宽阔的水面,几只帆船鼓帆前行,江岸平缓地向后延伸,渐次高起,山石渐多。林木葱郁,小径幽幽隐现于山间,山坡平缓处有房舍屋宇隐现于林木间。左行山势愈加高峻峭拔,最终停留在画面边缘。高山之间,栈道依山而筑,山庄别墅、僧舍道观隐现于山腰间。山间流泉,下聚成潭,小舟泛于水上。画面右上角是远山野渡,山水清旷,环境安详静谧,构成了一幅清幽自然的田园风景画卷。之,但用笔灵活随意,毫无紧张感与拘谨感。近景巨石与石峰的用笔方硬坚重,峰顶与岩石的设墨浓重,运墨大胆,多为浓厚墨色,如树干劲拔,有笔有墨,骨肉匀称,若隐若现于树叶的浓荫之中,增添了幽深之感。船、帆和船夫的用笔十分洗练,坚挺朴实。远景几抹淡墨,用笔超脱豪放,使云山淡隐,更具一种灵妙别致的风韵。</p> <p class="ql-block">《江山小景图》临摹</p> <p class="ql-block">3、《五牛图》原作</p><p class="ql-block">唐代 韩滉</p><p class="ql-block">手卷 纸本 设色 20.8x139.8 厘米</p><p class="ql-block">故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赏鉴跋: 尾纸有赵孟頫、孙弘、项元汴、弘历、金农等十四家题记。不录。</p><p class="ql-block">收藏印 项元汴诸收藏印、清内府诸收藏玺。</p><p class="ql-block">《五牛图》是目前所见最早作于纸上的绘画,纸质为麻料,具有唐代纸张的特点。图画五牛,形象不一,姿态各异,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头,动态十足。其中一牛完全画成正面,视角独特,显示出作者高超的造型能力。作者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牛的骨骼转折,筋肉缠裹,笔法老练流畅,线条富有力度和精确的艺术表现力。牛头部与口鼻处的根根细毛,更是笔笔入微。每头牛皆目光炯炯,作者通过对眼神的着力刻画,将牛既温顺又倔强的性格表现得极为传神。作品完全以牛为表现对象,无背景衬托,造型准确生动,设色清淡古朴,浓淡渲染有别,画面层次丰富,达到了形神兼备之境界。以牛入画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传统题材之一,体现了农业古国以农为本的主导思想。韩滉任职宰相期间,注重农业发展,此图可能含有鼓励农耕的意义。《五牛图》是其作品的传世孤本,也是为数寥寥的几件唐代纸绢绘画真迹之一,因此不论其艺术成就还是历史价值都备受世人关注。</p> <p class="ql-block">《五牛图》临摹</p> <p class="ql-block">4、《花王图》原作</p><p class="ql-block">宋 佚名轴 绢本 设色 117.2x72.3 厘米</p><p class="ql-block">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p><p class="ql-block">印 鉴藏宝玺:乾隆御览之宝,御书房鉴藏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石渠宝笈;石渠宝笈初编(御书房)</p> <p class="ql-block">《花王图》临摹</p> <p class="ql-block">完成中</p> <p class="ql-block">5、《雪芦双雁图》原作</p><p class="ql-block">南宋 佚名</p><p class="ql-block">立轴 绢本 设色 174.6x99.5 厘米</p><p class="ql-block">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收藏印 苍岩子、观其大略、清内府诸鉴藏玺</p><p class="ql-block">石渠宝笈续编御书房著录</p><p class="ql-block">此幅绘雪落枯芦,一双雪白大雁,一伸颈,一理羽,又绘一翠鸟向右上方欲飞出画面。翎毛丝羽一丝不苟,落芦之雪以粉点出,极具轻盈之致,王季迁说此画宋人神品上上,诚是知言。后人见其精雅,遂归崔子西名下,无据。</p> <p class="ql-block">《雪芦双雁图》临摹</p> <p class="ql-block">完成中</p> <p class="ql-block">6、《芙蓉锦鸡图》原作</p><p class="ql-block">北宋 赵佶</p><p class="ql-block">立轴 绢本 设色 81.5x53.6 厘米</p><p class="ql-block">收藏于故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自跋: 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宣和殿御制并书,押“天下一人”。</p><p class="ql-block">作者印 御书小方印</p><p class="ql-block">作为独立的画科,宋代的花鸟画无论在绘制技巧还是表现形式方面都已经达到高度的艺术水准,《芙蓉锦鸡图》便是其中的一幅精品。此图是描绘金秋景色的花鸟画作。图中芙蓉盛开,随风轻轻颤动,蝴蝶翩跹,相互追逐嬉戏,引得落在枝上的锦鸡回首凝视,目不转睛。鸡在中国向有“德禽”之称,《韩诗外传》载:“鸡有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者,信也”,可见其文武兼备、仁勇俱存、信守专一的性格为世人所激赏,难怪才艺绝代的一代帝王也会留下“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的诗句,流露出对安逸高贵之品格的赞许,由此体现了中国花鸟画的人文寓意。</p><p class="ql-block">目前流传于世题为赵佶的作品中,艺术风格呈现出工致细丽与简朴生拙两种迥然有别的面目,工致细丽者如《芙蓉锦鸡图》、《腊梅山禽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等,简朴生拙者如《柳鸦图》(上海博物馆藏)、《枇杷山鸟图》等。通过笔墨风格的比较分析,徐邦达先生指出前者不是赵佶所作,而是画院画家的作品,后者则为他的亲笔画迹,这一观点为多数艺术史研究者所认同。此外,现存记载南宋宫廷藏画的《南宋馆阁续录》卷三将此画列入与“御画”并列的“御题画”一类,表明《芙蓉锦鸡图》仅仅是由赵佶亲笔题诗的一幅花鸟画,并非其本人绘制。所以说,尽管图上有赵佶的题字,但此图作者却是一位没有留下姓名的画院高手。</p><p class="ql-block">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关注艺事、醉心书画的帝王,宋徽宗赵佶在位期间广收名画巨迹,编纂皇家绘画收藏的书画著录——《宣和书谱》与《宣和画谱》,建立翰林图画院并完善其制度,还依据自己的审美观念亲自指导画院画家的学习与创作。关于绘画创作,赵佶在注重对被描绘对象细致入微的再现的同时,还要求画面蕴含诗歌的意境,令人观之有回味无穷的艺术体验,《芙蓉锦鸡图》无疑完美地体现出这位极具艺术修养的皇帝的美学思想。全图所用双钩法线条细劲,不仅花卉枝叶和锦鸡造型准确,芙蓉为锦鸡所压的低垂摇曳之态也能如实体现,加之色彩晕染得层次清晰,浓淡相宜,富丽堂皇中蕴涵端庄典雅的气质,堪称“形神兼备,曲尽其妙”。就构图而言,画幅左侧集中着芙蓉、锦鸡,与右上轻盈飞舞的蝴蝶遥相呼应,使得错综的布局显得密中见疏,揖让有度。以清瘦劲健的笔体写就的诗文和精致艳丽的图画更是互为辉映,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芙蓉锦鸡图》做旧纸本临摹</p> <p class="ql-block">7、《货郎图》原作</p><p class="ql-block">南宋 李嵩</p><p class="ql-block">手卷 绢本 浅设色 25.5x70.4 厘米</p><p class="ql-block">收藏于故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自跋: 嘉定辛未(1211年)李从順男嵩画。赏鉴跋: 清乾隆御题七言诗一首,不录。</p><p class="ql-block">《石渠宝笈·初编》著录。</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幅人物风俗画卷,画面上货郎肩挑杂货担,不堪重负的弯着腰,欢呼雀跃的儿童奔走相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货担上物品繁多,不胜枚举,从锅碗盘碟、儿童玩具到瓜果糕点,无所不有。在商品流通尚不够发达的南宋时期,货郎们走街串巷,一副货担就是一个小小的百货店,货郎们不仅为偏僻的乡村带来所需的货物,也带来各种新奇的见闻,货郎的到来往往象节日般热闹,李嵩在图中就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画家借助货郎这一题材表现了南宋市井生活的一个侧面,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物品,虽然今天有很多已不明其用途,但却真实地记录了南宋百姓的生活方式,是民俗学家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p><p class="ql-block"> 画面中人物的塑造主要依靠线描勾勒,细秀的笔划辅以淡雅的设色,使画面古朴沉着。人物动态鲜明,无一雷同,显示出画家的写实功底。繁而不乱的货物描绘得一丝不苟,更显示了李嵩“尤长界画”的技巧。</p> <p class="ql-block">《货郎图》临摹</p> <p class="ql-block">8、《雪溪举网图》原作</p><p class="ql-block">刘松年创作 25.4×29.3cm</p><p class="ql-block">刘松年(蝇头小楷在画左沿)。</p><p class="ql-block">鉴藏印:明内府:典礼纪察司印(半印)</p><p class="ql-block">耿昭忠:都尉耿信公书画之章、信公真赏、公、宜尔子孙(半印)、珍秘(半印)、丹诚(半印)、真赏</p><p class="ql-block">耿嘉祚:湛思、会侯珍藏</p><p class="ql-block">安岐:仪周珍藏</p><p class="ql-block">刘松年为钱塘人,居清波门,山水人物师张敦礼,而神气过之。与马远、夏珪、李唐并称南宋四大家,但传世的作品最少。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为画院学生,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晋画院待诏,宁宗时(1195-1210)因绘《耕织图》获赐金带,是画院的最高荣誉。他的笔力沈厚,笔法细致,雄浑中兼得雅丽之美。而且他绘画的题材甚广,据《南宋院画录》所记,人物故实、罗汉佛像、耕织宫蚕,皆能融景入情,使观者惊叹。台北故宫的《醉僧图》及三幅《罗汉图》皆有署款,北京故宫所藏的《四景山水图卷》虽无款识,但都公认是刘松年的真迹。这幅《雪溪举网图》构图严谨,点染精妙,人物虽小不盈寸,但神态生动。树石楼舍的写法与《四景山水图》的《冬景》相似,岩上积雪皑皑,天冷山孤,寒气袭人,更可与《冬景》相映发。图左边有小楷书署款,瘦硬刚健,与传世所见的款书笔法相同,且画绢洁密,保存完好,兼有明内府及耿信公等藏印,收藏家所要求的“真、精、新”,此图俱备。朱省斋誉之为 “无上神品”,实为确论。</p> <p class="ql-block">临摹 </p> <p class="ql-block">9、《桃花源图》原作</p><p class="ql-block">明代 仇英 纸本 重彩中国画</p><p class="ql-block">现收藏于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p><p class="ql-block">33.0cm x 472cm</p><p class="ql-block">《桃花源图》是中国明代画家仇英的创作的一幅纸本重彩中国画,现收藏于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桃花源图卷》的题材取自东晋隐士陶渊明所作《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描绘了人们理想中的隐居胜地,成为后世画家热衷描绘的题材,仇英的《桃花源图卷》描绘文人理想中的隐居之乐。此图为重彩大青绿山水。《桃源仙境图》追求的是文人雅士理想中的世外桃源,表现文人休闲生活的主题,整个山水都围绕著人物来营造意境,人物在他的画中是整体画面的中心,充分体现了仇英在人物画和山水画上精深的艺术力。画面富有浓厚的装饰性趣味,让人把桃花源的故事,引起仙乡灵境的联想。</p> <p class="ql-block">整幅《桃花源图》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一对应,可分为五个部分,即发现桃源、桃源见闻、源中闲聊、桃源畅饮、离开桃源。《桃花源图》是对照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情景绘制的,两篇作品共同表达了对怡然自得、恬静生活的向往。从绘画角度看,此画是大青绿山水画和人物画完美结合的佳作。整幅画卷以武陵渔夫的行踪为主线,贯穿全篇,画中绘有四十多个人物,他们形态各异、表情丰富,惟妙惟肖。其中有划船的渔夫、打柴的樵夫、扛锄的农夫、聊天的村民,每个人都快乐地做着自己的事情,怡然自得,展现出田园生活的无限乐趣。画中山水和人物完美结合,浑然一体,营造出景致优美、悠闲自得的人间仙境。</p><p class="ql-block">《桃花源图》远处峰峦起伏,幽深高远,山间云蒸雾漫,远山深处庙台亭阁在云雾中时隐时现,若仙若幻,流水木桥,奇松虬曲,景致幽雅。在艺术表现上,画家勾勒精工。不论一草一木,一枝一叶,还是人物的动态和表情都描绘的细致入微,严谨工细。通幅青绿著色,色彩研丽雅美。显示了仇英精深的人物和山水表现能力。本画将那些遥不可及的世外桃源之景,真实的展现于世人眼前,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奇妙感觉。真可谓国宝珍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仇英《桃花源图卷》第一段《发现桃源》:由卷首至山洞口。起首处双松乔立,河流两岸,桃花落英缤纷,崇山连绵起伏,白云冉冉升起,河流尽头处,为岸边的一处洞穴,洞前停一舟,洞中见一人,即为武陵渔夫;第二段《桃源见闻》:山洞口之后到山顶凉亭。过此洞仍见一水流,水上有一艘捕鱼的小舟,画面到这里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河岸上,稻田、人物往来其间,远山白云横锁缭绕;第三段《源中闲聊》:山顶凉亭之后到双层大宅院之前。在山林密荫处,可以看到这位外来的武陵渔夫与村中人会面、村人闻讯前来的情景;第四段《桃源畅饮》:一双层大宅院到宴客所。其间可见乡人愉悦地往来于路途,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真是其乐融融;第五段《离开桃源》:宴客所之后到卷尾。画山石密林,崇山溪涧,武陵渔夫独自眺望。山峰树石的画法皆趋于规格化,几何形的皴法,鲜艳的青与绿和赭石互成对比,在故事的发展上,也令人引起仙乡的联想。</p> <p class="ql-block">《桃花源图》临摹局部</p> <p class="ql-block">大策老师落款</p> <p class="ql-block">10.《山腰楼观图》原作</p><p class="ql-block">宋代 萧照 水墨画</p><p class="ql-block">纵179.3cm,横112.7cm</p><p class="ql-block">《山腰楼观图》是宋代画家萧照创作的一幅绢本水墨画,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此图右侧,仅画江水、浅滩、远渚、烟树,山间一条小路迂回盘旋,经前峰山腰渡口直抵后峰山巅,临近山巅处有一片楼台亭阁,一登山行人已走近。右下临水山岩上两人指看远方美景;左侧最高峰画得半壁实半壁虚,虚处乃为江上水气所迷,上升成岚,后面还添上几座淡淡峭峰,启人高远不可测的“仰止”之叹。山际径路盘曲,有两人策杖而上,而楼观却深深埋藏在山坳幽谷中。该图近山浓重,远山清淡,又形成虚实对比。</p><p class="ql-block">萧照(公元12世纪),南宋画家。字东生,濩泽(今山西阳城)人,生卒年不详。靖康间(1126-1127)金兵陷汴京(今河南开封),中原人民纷起抵抗,萧照在太行山参加义兵,一日遇李唐逃乱至此,萧照素慕李唐画名,即拜李唐为师,并随之南渡至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李唐感其德,尽以所能授之,照画艺大进。绍兴(1131-1162)中,补迪功郎,任画院待诏,赐金带。擅画山水、人物、舟车、屋宇,其姓名作石鼓文书款于树石间。尤长异松怪石,所作苍浪古野,“望之有波涛汹涌,云屯风卷之势”。其画笔健墨重,皴法遒劲,苍莽葱郁,气势雄伟,酷似李唐。 传世作品有《中兴瑞应图》卷,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山居图》卷图录于《唐宋元明名画大观》;《秋山红树图》册页藏辽宁省博物馆;《山腰楼观图》轴藏台北故宫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山腰楼观图》临摹</p> <p class="ql-block">12、《江山行旅图》原作</p><p class="ql-block">金 .太古遗民</p><p class="ql-block">长卷 纸本 水墨 40x449 厘米</p><p class="ql-block">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长卷以全景式的方式展现出一幅北方山水场景,山脉连绵起伏、雄浑峻厚;山间流泉飞瀑,江水湖泊,云烟缭绕;绘舟桥、屋宇、村落等等,行人、村夫、渔夫各自忙碌,表现出农家浓郁的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金代,太古遗民《江山行旅图》素笺本墨笔</p><p class="ql-block">纵40厘米,横449厘米</p><p class="ql-block">现藏美国纳尔逊美术馆</p><p class="ql-block">《江山行旅图》卷,乃素笺本水墨画作,纵40厘米,横达449厘米。款识清晰,题为“太古遗民”,其上更有一印,曰“东皋”,如今此画珍藏于美国纳尔逊美术馆。其影像可见于《宋画全集》与《美国两大美术馆所藏中国的绘画》之中,亦被《式古堂书画汇考》卷四十一《石渠宝笈》初编以及《中国历代画目大典》(辽金元卷)等重要典籍所收录。</p><p class="ql-block">过去,曾有人误将此图归于五代宋初画家孙之微名下,其依据仅为孙氏名号中的“太古”二字。如吴宽的跋文、《式古堂书画汇考》卷四十一以及《石渠宝笈》初编等文献均持此观点。然而,经过深入研究,现已明确孙之微与此图并无关联。孙之微,这位五代宋初的画家,字太古,原籍眉州彭山(今属四川),亦有一说为眉阳人。晚年他选择了青城白侯坝赵村作为隐居之地,静享山水的清幽与宁静。</p><p class="ql-block">本田家子,一位精通黄老之学,虔诚信奉道教的画家,自号华阳真人。曾跟随僧人令宗学习绘画,擅长描绘佛道人物,尤其擅长画水,其用笔放逸,独具一格。米芾对其画作赞誉有加,评价道:“平淡而生动,虽清拔,笔皆不圜,学者莫及。”</p><p class="ql-block">然而,当我们审视《江山行旅图》卷时,画中所展现的却是典型的北方山水景象。其笔墨风格与荆浩、关仝、范宽、李成、郭熙等画家相近,与传孙之微的画迹及其文献记载均不相符。这幅画引首有文彭隶书“江山行旅”四字,拖尾则附有吴宽的题跋,足以见其历史价值。</p><p class="ql-block">画作的收传印记丰富,包括“云林倪氏家藏”、“式古堂书画”、“卞令之鉴定”、“令之”、“仙客”等,可见其流传有序,备受珍视。近世,这幅画曾由香港陈仁涛收藏,后经杨仁恺先生鉴定,确定为金代所作。此画画艺精湛,保存完好,堪称金代山水画的珍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依据款署“太古遗民”推断,此图作者应为一位北宋遗民画家。他因躲避金廷的追查,选择隐名埋姓,不忘先祖,甘当遗民。另据“东皋”钤印判断,该画家可能籍贯为东皋(今山西河津),从画面所描绘的北方山川物景来看,也与此地域相近。</p><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金代在政治上与南宋相对峙,但在书画艺术上却呈现出南北交辉的繁荣景象。这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得金代山水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而《江山行旅图》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不仅展现了金代山水画的精湛技艺,也为我们揭示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金代书画艺术主要继承了北宋的传统,皇室的大力推崇更是推动了其繁荣发展。在山水画领域,金代画家深受北宋大家范宽、郭熙的影响,与董源、巨然的南方风格迥异,同时也区别于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的画风,展现了浓烈的北方特色。《江山行旅图》卷便是这一特色的典型体现。</p><p class="ql-block">此图场面开阔,气势磅礴,山脉连绵起伏,展现出雄浑峻厚的北国风光。从山脚至山巅,主宾分明,山势曲折多变,既有直耸入云的高峰,也有开合有致的峡谷。山间流水潺潺,湖泊宁静,树林萧瑟而又不失生机,云烟缭绕其中,增添了几分神秘与缥缈。舟桥、屋宇、村落点缀其间,小路贯穿其中,行人、渔夫往来穿梭,形成一幅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的北方山水画卷。</p><p class="ql-block">在用笔上,此图劲健刚硬,皴法质朴。画家巧妙地运用了“钉头皴”、“雨点皴”等多种皴法,描绘出北方石质坚凝的山体,展现出一种雄伟峻厚、风骨峭拔的气象。这种风格让人不禁联想到关仝的峭拔、李成的旷远以及范宽的雄强,仿佛综合了“三家山水”的精髓。</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而当我们追溯这些特点的渊源时,便不得不提及中国画史上遗民画家的先驱——荆浩。作为唐末后梁时期的儒士山水画家,荆浩隐居太行山洪谷,以唐人自居,无视后梁统治。他在《笔法记》中强调师法造化、搜妙创真,注重对真山真水的深切感受。他开创了全景式的大山大水构图,为北方山水画奠定了图式特征,对北宋山水画的整体面貌产生了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江山行旅图》不仅展现了金代山水画的高超技艺,也传承了荆浩等前人的艺术精神。它是一幅集历史、文化、艺术于一体的珍贵作品,为我们揭示了金代山水画的独特魅力和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江山行旅图》临摹阶段</p> <p class="ql-block">13.《双雁图》原作</p><p class="ql-block">74.6cm×51.5cm</p><p class="ql-block">陈之佛先生珍贵的画稿和粉本作品,以期展示作者独具特色的创作习惯、创作技法和创作轨迹,体现出陈之佛先生对待作品、对待艺术勤勉认真、兢兢业业的态度,而这些对我们后来者来说,无疑具有启迪学习的效用。</p> <p class="ql-block">14、《双雁图》原作</p><p class="ql-block">陈之佛(1896年9月23日—1962年1月15日),浙江余姚人。现代美术教育家、工艺美术家、画家。</p><p class="ql-block">1916年毕业于杭州甲种工业学校机织科,留校教图案课。1918年赴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工艺图案科学习,是第一个到日本学工艺的美术的留学生,曾创办尚美图案馆。先后在上海艺术大学、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和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授、南京大学艺术系教授兼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江苏分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等。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材》,出版《陈之佛画集》《艺术人体解剖学》等。</p> <p class="ql-block">艺如乐图老师落款</p> <p class="ql-block">15、《鹤寿图》原作</p><p class="ql-block">陈之佛</p> <p class="ql-block">林晶作品</p> <p class="ql-block">《鹤寿图》临摹</p> <p class="ql-block">16、《玉兰鹦鹉》原作</p><p class="ql-block">陈之佛 年代:1942年 ,尺寸:69㎝</p><p class="ql-block">收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象征吉祥和英勇威武:鹦鹉是民间的吉祥鸟,与“英武”谐音,代表英勇威武。原作</p> <p class="ql-block">绢本临摹</p> <p class="ql-block">纸本做旧临摹</p> <p class="ql-block">17.《三鸟报春图》原作</p><p class="ql-block">陈之佛</p> <p class="ql-block">临摹</p> <p class="ql-block">17、《春到老牛坡》创作作品</p> <p class="ql-block">为创作以北疆文化题材的国画,一行绘画爱好者前往老牛坡实地参观学习。搜集了很多创作素材。</p> <p class="ql-block">老牛坡新面貌,在创作中</p> <p class="ql-block">18、《和风熙熙》创作作品</p><p class="ql-block">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p> <p class="ql-block">入选2021年呼和浩特市文联举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书画作品展暨第一届群众性书画作品展。</p> <p class="ql-block">纸本画,用古法做旧而成。</p> <p class="ql-block">19、《一家亲》创作作品</p><p class="ql-block">五十六个民族一家亲,就像石榴籽紧紧的拥抱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入选2023年呼和浩特市文联举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书画作品展暨第一届群众性书画作品展。</p> <p class="ql-block">王润成老师落款</p> <p class="ql-block">在今雨楼画展现成</p> <p class="ql-block">20.《空石芦苇图》创作</p> <p class="ql-block">参加“美丽智慧妈妈健康智慧爸爸风采公益大赛才艺大赛”而创作。</p> <p class="ql-block">21、《玉兰牡丹图》原作</p><p class="ql-block">清代 李禅</p> <p class="ql-block">临摹</p><p class="ql-block">参加内蒙古诗书画研究会2024年会员书画展。</p> <p class="ql-block">22、《溪山行旅图》原作</p><p class="ql-block">北宋 范宽 206.6cmx103.2cm</p><p class="ql-block">收藏台北故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本幅构图简洁,近景为下方中央的巨石,中景则是驴队所在,远景是一耸立主山。其山腰下藉云雾留白,凸显空间远隔之效。全幅以方折线条钩勒轮廓,再藉短笔皴画土石质感。庞大山体与画中行旅驴队相映,展现出慑人的雄壮气势。</p><p class="ql-block">此画中山水并非模仿真实空间为目标,而是巧妙地在近、中、远三段式的基本构图中,藉推远主山、拉近中景、突显近景渺小行旅与主山巍峨崇高的对比等手法,创造了一种如临其境的壮硕山水之趣。 画幅右下角树荫中藏有「范宽」二字款,左下脚则有「忠孝之家」印,为钱勰所有,他也是苏轼的朋友。</p><p class="ql-block">此画右下山林枝叶间有「范宽」的款署。范宽(活动于11世纪初期),字中立,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擅长山水,初学李成、荆浩,因长年观察自然而独创一家面貌。</p> <p class="ql-block">《溪山行旅图》临摹</p><p class="ql-block">对于这幅临摹作品,大策老师给予诚恳而高度的评语。</p> <p class="ql-block">23、剪纸《龙凤呈祥》~长寿图</p> <p class="ql-block">这是早起作品,辗转搬动很多年。</p> <p class="ql-block">24、剪纸作品《民族大团结》</p> <p class="ql-block">为记录近几年内,在绘画领域内所取得的成就,特别制作美篇,临摹过的绘画作品和、入选参加画展的创作作品以及部分多年前的剪纸作品,请各位艺术家、同仁、朋友提出宝贵的意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