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昨天,适逢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成立84周年(1940.11.17-2024.11.17),我们陪同省卫生厅退体干部,老红军后代,红色文化传播大使任华晔先生,参观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铁军,由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组建而成。自诞生之日起,新四军始终坚定不移地高举党的旗帜,背负着民族的希望,历经硝烟战火,一路披荆斩棘,挺进大江南北,驰骋淮河两岸,开辟华中敌后战场,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沉重打击了侵华日军,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不朽功勋!新四军的历史辉煌,是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永远值得我们铭记。</p> <p class="ql-block"> 任华晔先生在“铁军忠魂”雕塑前留影纪念。任先生家族堪称满门忠烈,其父亲和六位亲人皆为国捐躯成为烈士,其母亲也是老红军,享年一百岁去世,全家都是军人。</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夫妻俩与任先生在广场雕像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新四军纪念馆,明亮宽敞,气势恢弘,整个展厅共分七个部分,分别介绍了新四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成立到发展壮大,所经历的辉煌历史。我拍了部分照片,供大家欣赏。</p> <p class="ql-block"> 这是第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这个场景叫南方星火。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北上后,留守南方苏区的红军和游击队,同持续"清剿"的数十万国民党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同党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在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和广东8个省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并逐渐形成了赣粤边、闽赣边、闽西、闽北、闽东、闽粤边、闽中、皖浙赣边、浙南、湘鄂赣边、湘赣边、湘南、鄂豫皖边、鄂豫边和琼崖15个游击区。南方红军游击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红旗不倒,密切依靠人民群众,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牵制和消耗了国民党军队的大量兵力,有力地掩护和策应了红军主力和中央领导机关的战略转移,保存和守护了党在南方的革命火种和战略支点,取得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胜利,为新四军的组建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蓄意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通过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努力,建立了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南方6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听从党的召唤,出山抗日,组建为新四军,实现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战略转变,汇聚成抗日的铁流,成为活跃在大江南北抗日前线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p> <p class="ql-block"> 1937年12月25日,新四军干部大会在汉口召开,新四军军部正式成立。军部成立后,即对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实施整编,散处在南方8省的红军游击队,除广东琼崖地区的游击队外,胜利完成了下山、开进、集中整编为新四军的艰巨任务。从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新四军发展成为华中地区坚持敌后抗战的主力军。</p> <p class="ql-block"> 这是第二部分。</p> <p class="ql-block"> 这个场景是韦岗战斗,又称韦岗伏击战、韦岗处女战,新四军挺进苏南敌后对日军的首次战斗。1938年6月,新四军先遣支队在粟裕的率领下进抵南京、镇江之间,于15日破坏了下蜀铁路。后经侦察,发现日军汽车于镇(江)句(容)公路之上来往频繁。17日凌晨2时,部队冒雨进抵镇江以南15公里之韦岗设伏。上午8时许,日军野战重炮兵第5旅团所部30余人乘5辆汽车向句容方向行驶,进入伏击圈后,先遣支队经半小时激战,击毁日军汽车4辆,击毙日军少佐土井和大尉梅泽武四郎以下13人,伤日军8人,缴获长短枪20余支和军用品一部。韦岗战斗的胜利,鼓舞了苏南军民的抗日斗志,扩大了新四军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这个场景叫盐城会师。1940年7月,新四军奉命渡江北上,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10月4日,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调集3.4万人,分三路向新四军驻地黄桥大举进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部队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沉着应战,以少胜多,取得了黄桥战役的胜利。与此同时,八路军第5纵队黄克诚部奉命自淮海地区南下,突破韩德勤在盐河、旧黄河的两道防线,连克周门、东坎、八滩等十余座城镇,进逼韩德勤的大本营兴化,在战略上对韩德勤部形成了夹击之势,有力地配合了新四军在黄桥的决战。10月10日,两军于大丰的白驹狮子口胜利会师,标志着党中央关于"开辟苏北,发展华中"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新四军、八路军盐城会师,不但谱写了华中敌后抗战的新篇章,更为皖南事变后重建和发展新四军创造了条件。</p> <p class="ql-block"> 这是第三部分。</p> <p class="ql-block">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9000余人,在遵照国民党军事当局命令向北转移途中遭到国民党军队8万余人围攻、除2000余人突出重围外,一部被打散,大部壮烈牺牲或被俘,军长叶挺在同国民党军进行战场谈判时被扣押,副军长项英在突围过程中遇害。皖南事变发生后,蒋介石竟诬称新四军为"叛军",宣布取消其番号。皖南事变是国民党蓄意制造的一系列反共行动中的组成部分,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最高峰。</p> <p class="ql-block"> 这个场景叫重建军部。皖南事变发生后,为巩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卫民族国家,坚持抗战到底。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决定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25日下午,新四军军部重建大会在盐城游艺园隆重举行。重建的新四军军部机关以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机关为基础组成。将活动于陇海铁路以南的新四军、八路军部队,统一整编为新四军7个师和1个独立旅,共9万余人。新四军军部的重建,标志着新四军从此独立自主肩负起华中敌后抗战的重任,是新四军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p> <p class="ql-block"> 中共中央华中局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华中敌后的最高领导机关。1941年5月20日,根据中共中央决定,由东南局与中原局合并组成。中共中央华中局全面领导华中敌后各根据地,并指导浙江、福建、赣北和皖南等国民党统治地区的中共组织。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华中局还指导南京、上海等敌占区的党的工作,为夺取华中抗战及全国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 为了全面加强部队建设,提高战斗力,新四军军分会于1941年6月6日至7日在盐城召开扩大会议,会议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检查和总结了新四军成立以来的建军工作,汲取了前期建军工作中的教训。刘少奇主持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陈毅作了建军工作报告、会议号召华中全党全军为把新四军建成党领导下的正规化军队而奋斗。</p> <p class="ql-block"> 这是第四部分。</p> <p class="ql-block"> 这是刘老庄战斗场景,是新四军在苏北刘老庄抗击日军进攻的战斗。1943年3月18日,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第2营第4连在淮阴县刘老庄附近掩护淮海抗日根据地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进行反"扫荡"转移时,突然遭1000余名日、伪军包围,第4连82名指战员在连长白思才、指导员李云鹏的率领下,在十分不利的开阔地里,以田野间尚未完全挖通的交通沟作依托,子弹打光了,手榴弹掷完了,就同敌人拼刺刀,用枪托砸,浴血奋战终日,先后打退敌人5次冲锋,毙伤日军170余人,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82名勇士以其气壮山河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为祖国尽忠、为民族献身的精神永垂青史。</p> <p class="ql-block"> 这是火烧竹篱笆场景。火烧竹篱笆,是苏中反“清乡”斗争的一个创造。1943年4月,苏中第一期“清乡”开始后,日伪即想方设法从江南运来500多万根毛竹沿“清乡”区边缘赶筑篱笆,拉电网,设岗哨,妄图以此封锁抗日根据地。从天生港向北经平、白浦、林梓丁堰,再向东经双甸、岔河等地一直到马家坝,共编扎竹篱笆150多公里,苏中区党委立即提出“不让敌人扎篱笆”的号召,动员群众迅速可展了反封锁斗争。7月1日夜,苏中四分区、三分区组织4万多民兵和群众,在部队的掩护下,在150多公里的封锁线上同时进行大破击,他们锯掉电杆,收缴电线,挖断公路,火烧竹篱笆,整个封锁线上,人声鼎沸,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日、伪军吓得躲在据点内不敢出动,眼睁睁的看作所有的竹篱笆被大火彻底烧毁。苏中军民火烧竹篱笆,充显示了人民战争的无穷威力。</p> <p class="ql-block"> "清乡",是日、伪军企图通过军事"扫荡"和"清剿"、政治欺骗、经济掠夺、思想奴化诸方面相结合的手段,彻底消灭占领区的抗日势力,以实现殖民地式的伪化统治;反"清乡",则是抗日根据地军民在军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反伪化的主要斗争形式。"清乡"与反"清乡"斗争,实质上是伪化与反伪化的斗争。</p> <p class="ql-block"> 磨擦,是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顽固派企图削弱、消灭八路军、新四军而采取的军事进攻手段;反磨擦,是抗日军民为了生存和坚持抗战而不得不实施的军事自卫。磨擦与反磨擦斗争,是抗日阵营内部阶级矛盾的反映。皖南事变后,这一斗争更加激烈。</p> <p class="ql-block"> 这是第五部分。</p> <p class="ql-block"> 民心工程,1941年夏,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宋乃德,在新四军第3师师长黄克诚的大力支持下,动员3万民工在黄海边上修筑了45公里长的海堤。完工翌日,特大海啸翻腾而至,新的海堤高大坚实、屹然不动,阜东十几万人民和数百万良田免受海啸灾害。农民、盐民、渔民欢腾,公议定堤名为"宋公堤",并立宋公纪功碑,以表达对共产党、新四军和抗日民主政府的信赖和爱戴之情。从1940年秋至1943年春,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共筑圩堤1636里(不含苏南、浙东统计数据),开浚大小河流水道6740里(不含准南,苏南,浙东,鄂豫边区统计数据)。这些民心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各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发展,保障了1000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p> <p class="ql-block"> 这是第六部分。</p> <p class="ql-block"> 这一场景叫发动攻势。作新四军各部队对日、伪军发动攻势作战。3月,第1师兼苏中军区发起车桥战役,沟通了苏中、苏北、淮南</p><p class="ql-block">战略联系,揭开了局部反攻作战的序幕。4月,第3师兼苏北军区发起高杨战役,打通了淮海、盐阜抗日根据地的联系。3-6月,第4师兼淮北军区发起春季攻势和睢宁战役,巩固和扩大了淮北路东抗日根据地。5-6月,第1师兼苏中军区又发起夏季攻势,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苏中抗日根据地。5-10月,第3师兼苏北军区发起攻势作战,攻克陈家港和合德镇,扩大了沿海解放区。8-12月,第6师第16旅和苏南地方武装发起长兴战役、周城战役和泗安战役,扩大了苏南抗日根据地。新四军在1944年攻势作战中,共作战6500余次,歼灭日、伪军5万余人,收复国土7400多平方公里,解放人口160余万,攻克据点570处,巩固和发展了华中解放区,为进一步发动新的攻势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是第七部分。</p> <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10日至9月2日,华中根据地军民深入贯彻党的七大精神,坚决执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在一切可能的条件下,在大江南北、淮河两岸、东海之滨、中原大地、津浦路沿线的广大地域,对一切拒降的日、伪军发起猛烈的全面反攻,解放县城32座,攻克重要集镇400余个,歼日、伪军2.8万余人,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 1946年6月23日,国民党军队22万人围攻鄂豫边境的中原解放区。26日,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以10个整编师约30万人的兵力,悍然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中原军区主力由司令员李先念、政治委员郑位三率领,于6月26日晚间分两路胜利突围,全国解放战争的序幕由此拉开。</p> <p class="ql-block"> 新四军坚决维护人民抗战胜利成果,开展自卫战争,进行了津浦路中段、陇海路东段作战,发起了苏中、宿北、鲁南等战役,迎头痛击进犯的国民党军,挫败了国民党军打通津浦路向北推进的战略企图,将山东和华中两大战略区连成一片,为争取和平民主和反对大规模内战,创造了有利条件。</p> <p class="ql-block"> 为什么叫新四军?我带着这个疑问,上网查了一下新四军名称的由来。</p><p class="ql-block">新四军的名称由来有几个关键点:</p><p class="ql-block">一.北伐战争中的“铁军”传统:新四军的名称首先与北伐战争有关。在北伐战争中,叶挺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作为先锋部队,在攻克汀泗桥、贺胜桥、武昌城等战役中表现出色,赢得了“铁军”的称号。这个称号在新四军中得到了传承和发扬。</p><p class="ql-block">二.抗日战争中的新编第四军: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当局谈判,提出将南方8省的红军和游击队集中整编为一个新的军,由叶挺担任军长。叶挺接受了这一建议,并建议使用“新四军”的番号,以传承北伐战争时期的优良传统。</p><p class="ql-block">三.国民政府的正式宣布:1937年10月1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将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8省境内的14块游击区(广东省琼崖地区除外)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队伍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p><p class="ql-block">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入敌后创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成为了华中地区抗日的中流砥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