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天津博物馆展出的全新升级版“沽上风物——天津民间工艺展”通过馆藏天津民间工艺类文物11种,80余套,让观众从精美的中国近代民间工艺品中了解天津人的衣食住行,感受浓浓的津味文化。</p> <p class="ql-block">清 张明山制彩塑执帽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玉亭(张明山儿子)制彩塑《<span style="font-size:18px;">渔归》</span></p><p class="ql-block">渔妇手执鱼竿,肩背鱼篓,侧身回视;身后的儿童肩担鱼篓,仰头望着母亲,尽显天真可爱。</p><p class="ql-block">整件作品的重心随母亲的动作向前倾,仅靠人物的双腿无法保持平衡。作者才在母亲的身后添加了一个儿童,他帮母亲分担着鱼篓的重量,实际上也平衡了整件作品的重心,使其稳稳直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民国 张玉亭制彩塑《 钟馗嫁妹》</p><p class="ql-block">张兆荣(1863-1954)字玉亭,天津"泥人张"第二代传人。</p><p class="ql-block">在继承张明山写实风格的基础上,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钟馗嫁妹"本是民间传说。这套作品巧妙地刻画了市井百态。</p> <p class="ql-block">“钟馗嫁妹”这套彩塑群像就描述了钟馗送妹妹出嫁的场景:29个人物,姿态表情各异,红脸的钟馗位于仪仗队伍的最后方,彪悍霸气。妹妹坐在前方喜轿上,低头含羞。此外,仪仗队伍中还有各种人物,有敲锣的,有喝道的,还有扛牌的,各个人物体态动作、表情都不同:或胖或瘦,或奸诈狡狯,或贪婪凶残,形形色色,仿佛群魔乱舞。</p><p class="ql-block">这套彩塑群像中的仪仗队,展现了当时天津婚俗。作者以鬼魅比喻人间,批判现实,将当时真实的贪官污吏形象丑化后,充当仪仗队中的小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贴门神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人们相信其可以起到镇宅驱邪的作用。以杨柳青年画门神为设计灵感打造的贴门神造型墙,通过巧妙设计,向观众朋友们传递中华传统文化习俗。</p> <p class="ql-block">城隍出巡面具</p><p class="ql-block">参加城隍出巡鬼会表演的人戴的面具。这种面具由上、中、下三段组合而成,面具下颌可以活动,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民间工艺。</p> <p class="ql-block">张玉亭制彩塑《麻姑》</p><p class="ql-block">麻姑是神话传说中的女神仙。麻姑形象多为女性祝寿用。这件作品用"泥人张"捏塑仕女的手法创作,表现出人物婀娜的体态。</p> <p class="ql-block">清 张明山制彩塑合和二圣</p><p class="ql-block">最初合和二仙是一位神仙,叫万回哥哥。此仙蓬头笑面,身着绿衣,被称为和合之神。后来发展成两位神仙,并称合二仙。清代将唐代僧人寒山、拾得封为和圣、合圣,即"和合二圣"。和合二圣通常象征婚姻美满。</p> <p class="ql-block">张景祜制彩塑《张明山像》</p><p class="ql-block">张景祜(1892-1967) "泥人张"第三代传人。</p> 张景祜在吸取前辈彩塑优点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并形成自己的风格。 <p class="ql-block">张玉亭制彩塑《黛玉葬花》</p> <p class="ql-block">民国 张玉亭制彩塑《 曹恕伯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