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成炎|给世界讲述中国医德文化的故事——评《医者仁心:中国传统医德文化》

天府头条

<p class="ql-block">中国医德文化,肇于远古,史册所载,考证可据者,余数千年矣。后人步武前修增益所学,以致用取效者,代有良师。今有2023年11月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发行的《医者仁心:中国传统医德文化》(英文书名The Benevolent Heart of Practitioner: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al Ethics Culture)一书,书中将中国先贤医者之精神发扬光大。</p> <p class="ql-block">《医者仁心:中国传统医德文化》分为8章,以历史发展时间为序,整理中国历朝历代医德发展情况、代表医家及其泽被后世的医德思想、医学教育情况以及现代医者如何更好的运用传统医德思想,从而更好地处理医患关系、探索成就大医的密码。书中阐释: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伟大国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绵至今、没有出现文化断层的国家,这一辉煌历史给予我们极大的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传统医德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集中体现了数千年来世人对医者的殷切期盼与价值肯定,涌现出一大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为后世耳熟能详的苍生大医,如神农、岐伯、华佗、扁鹊、张仲景、孙思邈、宋慈、钱乙、刘完素、李时珍、陈实功、徐大椿等,他们的医德故事成为后世千古传唱的佳话,亦是我们今日的医德榜样。</p> <p class="ql-block">中国医德文化历史发展也可以说是医学人道主义的发展史。从古至今,医者似乎总是在群众需要之时挺身而出,做出他们认为“微不足道”、“力所能及”的事情,“杏林佳话”、“大医之道”是他们的精神信仰。医生重医术,亦重医德,因医术可以救人于危难,医德可以正己修身。清代喻嘉言曾言:“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笃于情,则视人犹己,问其所苦,自无不到之处。”一个“情”字,解决了医患之间的矛盾。医生对患者的“同情”,患者对医生的“感恩之情”足以让彼此“共情”,冰释各种矛盾。</p> <p class="ql-block">《医者仁心:中国传统医德文化》弘扬大医之志,解读大医之魂,将几千年的中国医德文明梳理并解读,更加难得的是这是目前国内首次将医德文化历史全面梳理后翻译成英文成书并向世界自信展示。中国医德文化不仅适用于古代医者,同样适用于现代医者,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感召下,同样适用于世界各国医者。</p> <p class="ql-block">主席同志指出:“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习总书记深刻指出了中医学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医者仁心:中国传统医德文化》正是充分理解中医药文化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其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所作出的成果,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做出了贡献。</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作者简介:褚成炎,著名学者,旅美华人,联合国国际战略家联盟常务主席、美国国际文化科学院院长,世界文化联盟执行主席。</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