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1月11日,早餐后跟团登车,7:50出发,约一小时抵达溪口——滕头旅游景区。</b></p> <p class="ql-block"><b>換乘旅游小巴士上雪窦山……</b></p> 🏔 雪窦山 <p class="ql-block"><b>雪窦山属四明山脉,海拔800米,为中国佛教五大名山之一,被誉为“四明第一山”,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西北部,总面积近100平方千米。雪窦山上有乳峰,乳峰有窦,水从窦出,色白如乳,泉名乳泉,窦称雪窦,山名亦由此而来。</b></p> 山上的旅游小巴士停车场 <p class="ql-block"><b>🔶 御書亭</b></p><p class="ql-block"><b>座落在雪窦山上,其西北数百米即为著名的雪窦禅寺。据《雪窦寺志》载:北宋仁宗赵祯曾梦游雪窦山,后理宗赵昀书“应梦名山”四字,后人刻碑并构亭以护。亭坐北朝南,通面宽三间,东南西三面均有券形门洞。北面壁中嵌石碑,阔1.16米,高2.29米,厚30厘米,正面刻“应梦名山”四字,每字约50厘米大小。该碑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日军放火烧亭而遭爆碎成三块,后经粘接,但上方一角系用它石补之。此亭为近代重建之物。</b></p> 开始爬山 😅😅 <p class="ql-block"><b>一路山石溪流,小橋亭阁……</b></p> 千丈巖山门到了! <p class="ql-block"><b>站在锦镜池边可以远观弥勒大佛 👁👁</b></p> <p class="ql-block"><b>“千丈巖”三字由啟功先生题</b></p> 一池乳泉,倾泻而下…… <p class="ql-block"><b>🔷 飞雪亭</b></p><p class="ql-block"><b>此地乃观千丈飛瀑最佳处</b></p> <p class="ql-block"><b>雪窦飞瀑,又名千丈嚴瀑布。</b><b style="font-size:18px;">一池乳泉,</b><b>从千丈岩倾泻而下,自岩顶至深潭,落差高达186米,半壁有巨石相隔,每逢春夏,大雨滂沱,飞流直下,至半壁为巨石所碰撞,击碎溪岩如飞雪。</b><b style="font-size:18px;">乳泉之水流入锦镜池,穿过关山桥直至亭下湖。</b></p> <p class="ql-block"><b>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人,庆历(1047年)进士,初任鄞县知县,后北宋名相,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数次游历雪窦山,探奇揽胜,吟咏不绝,流传至今的有《观瀑》等诗篇,曰:“</b><b style="font-size:18px;">拔地万重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b><b>为“应梦名山”的美景增添了无限风采。</b></p> 继续上山…… 歸雲亭 乳泉亭 <p class="ql-block"><b>◼️ 妙高台</b></p><p class="ql-block"><b>在千丈岩瀑布西侧500米处,奇峰突起,海拔396米,顶上有坪台,</b><b style="font-size:18px;">面积约350平方米,</b><b>三面直临深渊,显得格外高峻。登坪台观望,极目天地,故有“妙高台”、“天柱峰”之美称。民国十六年(1927年)蒋介石第一次下野归里,在此修筑了一幢中西合壁别墅,並亲手题写“妙高台”,以后他每次还乡都要来此小住。这所别墅在1968年被拆毁,1987年由奉化市旅游局组织重建。</b></p> <p class="ql-block"><b>天井里保留清雍正四年建的石奇和尚舍利塔</b></p> 这是蒋介石上山坐的滑竿 <p class="ql-block"><b>会客室,根据1948年11月宋美龄赴美求援之前的嘱咐,妙高台别墅的会客室、卧室以宋喜好布置。时局急剧变幻中的这间会客室,依旧斯文地悬挂着宋美龄的手绘国画,还有張大千赠与宋的画作,何应钦、顾祝同、汤恩伯、張群、陈立夫、黄少谷、林蔚文、李弥、阎锡山、刘斐、刘安琪、張治中、吳忠信、陈诚、宋希濂、周至柔、胡忠南、居正……他们各负使命远道而来,在此向蒋介石面呈战绩、请示机要、密商要务。</b></p> <p class="ql-block"><b>1949年1月下旬,蒋介石</b><b style="font-size:18px;">第三次下野返乡,</b><b>妙高台还成了他幕后继续反共内战的指挥中心。</b></p> <p class="ql-block"><b>从妙高台二楼往下看,奇峰的坪台确实非同平常,尤其是那突出的几块岩石,许多政要、名人都曾到此坐坐,我们也快去赏赏光 😁😁😁</b></p> <p class="ql-block"><b>坪台中间有一块天然形成的小石凳,称为“晏坐石”。传说宋代高僧智和禅师曾经坐这石头上讲经说法,感化了山间的两只老虎,于是有了“山虎听经”的典故。蒋介石9岁时第一次来到妙高台,对这块石头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坐在上面不愿离开。蒋介石发迹后,每次回到溪口,都会在晏坐石上小坐片刻,观望群山和回忆童年的时光。</b></p> <p class="ql-block"><b>站在坪台上四下瞭望,景色无比秀美!</b></p> <p class="ql-block"><b>别墅西侧有两个式样各异的亭子</b></p><p class="ql-block"><b>栖雲亭,专供蒋介石与男宾休憩。亭柱上诗云:峭壁千寻宜勒马,奇峰九横待栖鸿。</b></p> <p class="ql-block"><b>这棵马尾松,高21米,</b><b style="font-size:18px;">平均冠幅8米,</b><b>胸围226厘米,树龄165年。</b></p> <p class="ql-block"><b>晏坐亭,比栖雲亭略低,专供宋美龄与女客消闲。</b></p> <p class="ql-block"><b>百岭澄明鸟待佛,一臺嚴凈虎聽经。</b></p> <p class="ql-block"><b>我们下山了,还有旅友在上山。</b></p> <p class="ql-block"><b>等待集合的间隙,抓紧拍几张风景照。</b></p> <p class="ql-block"><b>沿着围墙去張学良将军第一幽禁地,这里能清晰地看到弥勒大佛。</b></p> <p class="ql-block"><b>🔲 张学良将军第一幽禁地</b></p> <p class="ql-block"><b>西安事变后,交軍事委员会“严加管束”的张学良于1937年1月13日被移送至溪口镇,先暂住在文昌阁,1月24日入住此地,开始了他在雪窦山十个月的幽禁生涯。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张学良离开奉化雪窦山。</b></p> <p class="ql-block"><b>经当局允许,张学良幽禁雪窦山期间,由夫人于凤至和秘书赵一荻(赵四小姐)轮流照顾陪伴。此汉白玉雕像由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原主任潘锡柔教授根据赵一荻在雪窦山历史照片精心创作而成,再现了青年赵一荻的秀逸风姿。</b></p> 張学良卧室 <p class="ql-block"><b>客房,受蒋介石之命,邵力子曾在此陪读;宋子文和張学思(张学良三弟)上山探望时也借宿于此。</b></p> 看守队长刘乙光的卧房 <p class="ql-block"><b>客厅,相对于其他时段的幽禁生活,張学良在此所享受的环境还是较为宽松的,在这亇客厅里曾来过国民党的军政要人和东北军将领以及国际友人端纳(澳大利亚人)、伊雅格(意大利商人)。</b></p> 张学良书房 医务室 <p class="ql-block"><b>上海中国旅行社雪窦山招待所总经理钱君芷的办公室,张学良幽禁期间,钱君芷为张将军担负服务工作,两人结下了很深的情谊。</b></p> 展室 <p class="ql-block"><b>🔶 雪窦寺</b></p><p class="ql-block"><b>全称雪窦资圣禅寺,创于晋,兴于唐,盛于宋,其间高僧辈出,香火代兴,为天下禅宗十刹之一,是布袋和尚大肚弥勒的根本道场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设有浙江佛学院雪窦山弥勒佛学院。</b></p> <p class="ql-block"><b>雪窦资圣禅寺也是大慈弥勒菩萨道场,据志记载,晋时有尼结庐山顶,因山以瀑胜,称之为“瀑布院”。该寺曾多次被毁和重建,1968年寺院第五次被毁,1987年8月重建,规模不断扩大,现有殿、堂、楼、阁、亭、台、轩、廊等。</b></p> <p class="ql-block"><b>雪窦山是中国佛教五大名山之一,雪窦山佛教文化在佛教史上居于重要地位。</b></p> <p class="ql-block"><b>神话传说:唐朝时宁波奉化的龙溪上漂着一捆柴,柴上有一幼儿,有恻隐之心人将其救起,只见孩子圆头大耳、眉清目秀,对人咪咪发笑,人们爱不释手,把孩子抱回家来。后来,这孩子长大剃度到香火鼎盛的岳林寺,又最爱游奉化雪窦山。出家后,他总随身带着一个大布袋,人称“布袋和尚”。</b></p> <p class="ql-block"><b>九月初九是雪窦山传统的“慈孝会”,相传为纪念人间弥勒—布袋和尚降生日,朝拜弥勒,祈福大众,增福添寿。自2009年起雪窦山每年举办“龙华三会”弥勒香会活动。</b></p> <p class="ql-block"><b>大慈摩尼之殿,重檐庑殿顶,宋式风格,九开间五进,全木结构,采用传统榫卯结构建造,髙26米,建筑面积1400多平方,有“江南第一大殿”之称。殿内中设须弥台三座,上供【兜率三圣】,即弥勒成佛说法相,两侧为他的胁侍菩萨(法音林菩萨和大妙相菩萨),供养菩萨跪立两旁。大殿两侧饰以中国传统的景泰蓝经变壁画,分别为【释迦授记】【兜率说法】【记莂当来】。</b></p> <p class="ql-block"><b>匾额“大慈摩尼之殿”由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题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雪窦寺弥勒大佛</b></p><p class="ql-block"><b>2005年9月,国家宗教事务管理局批准建造露天弥勒大佛。2008年11月,人间弥勒造像落成开光,为全球最大的露天坐姿弥勒铜佛像,高56.74米。</b></p> <p class="ql-block"><b>2011年,雪窦山“布袋和尚传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布袋弥勒文化涵盖了中国社会和中国佛教主张“凡圣平等、容忍大度和乐观处世”的精神,其“慈悲、包容、欢喜、和乐、和平”的精神特质是维系中华传统文化和全球华人的精神纽带,与当今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相互契合。</b></p> 慈心善行 和樂人间 彌勒聖壇 信徒众生 🏘 蒋氏故居 <p class="ql-block"><b>蒋氏故居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武岭西路77号,是蒋介石、蒋经国的故居,包括乐亭(旧名文昌阁)、小洋房、丰镐房、玉泰盐铺等建筑。1983年开始,政府对蒋氏故居各建筑按原样貌和布局重新修缮,并部分对外开放。1996年11月20日,蒋氏故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2月2日,蒋氏故居入选第二批中国二十世纪建筑遗产。</b></p> <p class="ql-block"><b>溪口别称武岭,历史悠久,山川秀丽,始建于北宋景德三年(1006年),南宋起始成通往四明山和天台山腹地的一个要冲,明末清初形成自然镇,1919年正式成为行政镇。</b></p> 樂亭春晓 <p class="ql-block"><b>民国十三年(1924年),蒋介石托其兄蒋介卿将文昌阁拆除改建,次年竣工,改称“乐亭”,并撰《乐亭记》以记其事。</b></p> <p class="ql-block"><b>水塔,这是特地为宋美龄建造的,以确保她能喝上纯净的自来水。</b></p> <p class="ql-block"><b>🔶 文昌阁(后改称乐亭)</b></p><p class="ql-block"><b>始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是溪口文士拜祭文昌帝君和同人聚讲雅集之地。1924年清明,蒋介石回乡扫墓,見文昌阁年久失修、规模狹小,遂出资请其兄蒋介卿员负责重建。1927年12月蒋宋完婚后,文昌阁成为蒋宋别墅和他们的藏书楼。蒋介石在乐亭居住时安排幕僚住宿此处,以便就近传唤。1939年12月12日,文昌阁在侵华日机大肆轰炸中被夷为平地,1986年由政府出资按民国时原貌复建。</b></p> <p class="ql-block"><b>乐亭为两层殿宇式楼房,建筑面积426平方米,内有蒋宋起居室,琴棋书画齐全,并挂有蒋宋生活照片,推窗满目山水翠绿。</b></p> <p class="ql-block"><b>蒋宋卧室里的床 🛏 是根据宋美龄喜好选定的,六条腿,寓意六六大顺,且各处有镜面,就象现在按的监控器。留声机置于卧房门外,午休时宋喜欢听小提琴独奏曲,轻柔而抒情。</b></p> 蒋宋夫妇在武岭 👫 <p class="ql-block"><b>走向小洋房,这个平台是蒋经国夫人蒋方良跳水游泳的地方,在当时引来附近无数村民的好奇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小洋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又称“剡溪小筑”、“涵斋”,位于文昌阁东侧,负山面溪,始建于</b><b>民国十九年(1930年),西式三开间平顶楼房。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4月,蒋经国携妻方良、长子孝文留苏归国,在此处住读。该年“八一三”事变后,蒋经国去江西就职,以后回乡也常住此处,因此,被称为蒋经国旧居。溪口解放后,此屋为当地驻军首长居住;1958年部队撤离,被附近一家工厂借作办公室。</b></p> <p class="ql-block"><b>蒋经国书房,他曾在此补习久巳生疏的中文,接受中国传统思想熏陶,同时撰写“旅俄报告”——《我在苏联的日子》,按期交蒋介石批阅,以消除留苏期间的赤化影响。</b></p> <p class="ql-block"><b>蒋经国夫妇卧室。蒋经国夫妇未回国前,曾有多位要人入住,其中有蒋介石的澳大利亚籍顾问端纳,西安事变后陈布雷也曾在这里受命捉筆撰写《西安半月记》。</b></p> <p class="ql-block"><b>历史上不同时期的蒋经国……</b></p> <p class="ql-block"><b>小洋房的卫生间,现在看来很简陋,但在当时是很高级的。</b></p> 蒋经国一家 <p class="ql-block"><b>◼️ 武岭城门</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原址为武岭庵。1930年蒋介石拆除旧庵,在此兴建了一座武关式城楼,以壮溪口古镇门面。三间两层,雉堞起伏,飞檐翘角,雄踞镇东,尽显秀岭雄关入桃源之胜状。城门门额正面由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手书,背面由蒋介石親題。</b></p> <p class="ql-block"><b>“蒋氏故居”四个大字由沙孟海题</b></p> <p class="ql-block"><b>🔶 丰镐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蒋氏故居丰镐房地处溪口三里长街东段,占地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50平方米,大小房间49间,房子格局为前厅后堂,两厢四廊,楼轩相接,廊庑回环,属于江南旧式世家府第建筑。</b><b>旧时溪口人有传统习俗,即为祖房立名,且力求古雅。蒋介石父辈三兄弟,其祖房分别名为夏房、商房和周房。蒋父行三,是谓周房。蒋父病故后次年,蒋介石兄弟分家,众长辈议论,嘱其兄弟各立房名。从上辈“周房”及蒋介石在宗谱中属“周字辈”(谱名“周泰”),推及西周两位帝王的都城——丰邑和镐京,各取第一字定为房名,分给蒋介石的祖房故而名为“丰镐房”。丰镐两字,丰,代表蒋介石一房;镐,代表其亡弟蒋瑞青一房。瑞青早死,由蒋介石兼祧承袭,故称丰镐房。</b></p> <p class="ql-block"><b>前厅门额“素居”,楼上中间一间为蒋氏女眷佛堂,两边为住房;楼下中间一间是过道,两边分别是账房和接待室。</b></p> <p class="ql-block"><b>后堂“报本堂”,是蒋家敬天祭祖之地,</b><b style="font-size:18px;">神龛内供奉着蒋介石曾祖以下四代神位牌。这座三间高顶平房,运用堆塑、彩绘、木雕等手法,美轮美奂,一派正统。“报本堂”堂额于1948年由</b><b>国民党元老吴稚晖(敬恒)所题;堂前两边柱联为书法家沙孟海所撰,蒋介石亲书,上联为“报本尊亲是谓至德要道”,下联为“光前裕后所望孝子顺孙”;走廊上面挂着一块红底金字的横匾,右边是“寓理帅气”四个大字,左边是几行小字跋文:“每日晚课,默诵孟子《养气章》,十三年未曾或间,自觉于此有所领悟,尝以‘寓理帅气’自铭,尤以寓理之‘寓’字体认深切,引为自快,但不敢示人。余以经儿四十生辰,特书此以代私祝,并期其能切己体察,卓然自强,而不负所望耳。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十二日中正题并跋。”</b></p> <p class="ql-block"><b>东西厢房,分别为宋美龄与毛福梅的住房,根据两人不同习惯,分别布置西式家具和中式家具。</b></p> <p class="ql-block"><b>丰镐房内庭中有两棵桂花树,一为金桂,一为银桂,当年由宋美龄手植,寓意“两桂当庭”、“双桂留芳”。2003年10月24日,宋美龄在美国纽约家中去世,靠近宋居住地东厢房的这棵银桂也随之枯死,现在这棵是景区管理部门移植补种的。</b></p> <p class="ql-block"><b>蒋介石先后娶四房妻室:毛福梅、姚冶诚、陈洁如、宋美龄。1910年4月27日,蒋经国出生在这里。</b></p> <p class="ql-block"><b>四合院以东有两间二层楼房,是雇佣人员住房;四合院以西一排六间平房,作接待亲友客房。蒋介石胞姐蒋瑞春来时常住此处,蒋纬国也曾在此居住。</b></p> <p class="ql-block"><b>蒋母王采玉旧居,她在此又生了一子二女。</b></p> 街上的布袋和尚塑像 😇 <p class="ql-block"><b>🔘 玉泰盐铺</b></p><p class="ql-block"><b>位于溪口三里长街武岭路中段,清同治十年(1871年)由蒋介石祖父蒋玉表(斯千)在此开设,三间店面,后没作坊,楼上家居,初售盐、酒,后兼营大米、莱饼、石灰及杂货。1895年蒋父病故后,兄弟分家,蒋介石分得丰镐房,玉泰盐铺归蒋介卿所有。</b></p> <p class="ql-block"><b>蒋介卿曾任台州地方法院推事、广州地方审判厅推事和英德县知事,还担任过浙江海关监督、浙江省政府委员等职,此客厅是他乡居或回乡期间接待重要客人的场所。</b></p> <p class="ql-block"><b>经营盐铺必须要获取“官盐”资格,即所谓的营业执照,且名码标价。</b></p> <p class="ql-block"><b>建筑分前后两幢,</b><b style="font-size:18px;">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b><b>农历九月十五(公历10月31日),玉泰盐铺少老板蒋肇聪媳妇王采玉我娩,产下一个另婴,即蒋介石。其祖父为他取乳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字介石,成年后他自称“中正”。</b></p> <p class="ql-block"><b>1888年,蒋介石出生后的第二年,因邻居失火 🔥,玉泰盐铺遭焚毁,蒋介石母子迁住祖居丰镐房。不久,盐铺重建复业,但家眷则不再迁回盐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玉泰盐铺受白蚁蛀蚀,再次拆造,蒋介石题“玉泰盐铺原址”六字,署名“中正”,刻石立于大门墙基。1949年5月,溪口解放,玉泰盐铺由政府接管,先后成为溪口卫生所、奉化县第三招待所。</b></p> <p class="ql-block"><b>蒋氏故居依傍着美丽剡溪,确是一个不错的旅游景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待 续</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