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道德经》第十六章节原文释义及感言

杨建伟

<p class="ql-block">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释义:虚和静都是形容人的心境,为空明宁静状态。但由于外界的干扰、诱惑,人的私欲开始活动,因此心灵蔽塞不安,所以必须注意致虚和守静,以期恢复心灵的清明。人若能做到忘我无欲,心灵就能进入虚空境界,即无我无物的真空妙有状态。前面的念头去了,后面的念头不跟上来,这就叫静定。在这样的定中就能观察到宇宙万物和谐相生的生存之根与本性,以及万物的孕育、生长、死亡这一生生不息,周而复始的宇宙奥妙。能够体悟到宇宙永恒法则的人,才不敢乱为、妄为,一切都要顺应自然的规律,顺者昌盛,逆者灭亡,同时也能体悟到什么是真我,什么是假我。懂得自然规律常理的人,就会有一颗包容之心,能分辨是非公理,会公正处理世间之事,这种人心胸开朗、大公无私,将拯救苍生视为己任,这就是圣人了。圣人治世,必定是替天行道,顺天行事,就算他的肉体消失了,他的灵性与精神也会永世长存。天地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p> <p class="ql-block">根据《道德经》第十六章节内容创作微小说一篇</p><p class="ql-block">在古老的村落边缘,有一位名叫李静的老者,他的一生仿佛是对《道德经》第十六章最生动的诠释。</p><p class="ql-block">李静年轻时,曾是村中最为活跃的青年,但岁月流转,他渐渐发现,外界的喧嚣与浮躁并不能给予他内心的安宁。于是,他选择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致虚极,守静笃。他远离尘嚣,于山林间搭建了一间简陋的小屋,每日静坐冥想,观察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体会万物并作之韵律。</p><p class="ql-block">春去秋来,花开花落,李静的目光穿透了四季的更迭,看到了万物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本质。他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每一片叶子落下,每一朵花凋零,都是回归自然之根,那是生命最纯粹的静谧,也是复命的开始。</p><p class="ql-block">村民们起初不解,认为李静是在虚度光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注意到,每当村中遇到难题或灾害,李静总能以超乎常人的智慧提出解决方案,仿佛他能预见未来,洞悉万物之常。这便是“知常曰明”。李静深知,不了解自然与生命的常道,盲目行动只会带来灾祸;而懂得常道,便能从容应对,顺应天命。</p><p class="ql-block">李静的智慧与德行逐渐吸引了更多的人前来求教。他教导人们要“知常容”,即认识到万物皆有其道,应包容差异,和谐共处。这份包容让村庄变得和谐,邻里间少了争执,多了互助与理解。正如“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当人心趋向公正,社会自然和谐,这便是天道所在。</p><p class="ql-block">岁月如梭,李静的一生仿佛成了村中不朽的传说。他虽已离世多年,但留下的精神却如同“道乃久”,永远照亮着后人前行的道路。村民们铭记他的教诲,即便面对生活的风雨,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韧,因为他们知道,“没身不殆”,只要遵循天道,便能在任何困境中找到出路。</p><p class="ql-block">李静的故事,就像那山间静静流淌的溪水,虽不起眼,却滋养了一方土地,见证了“致虚极,守静笃”的真谛,以及它如何引领着人们走向更加光明与和谐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悟道</p><p class="ql-block">致虚守静心如水,万物并作眼中窥。</p><p class="ql-block">芸芸众生归其根,静谧深处命复回。</p><p class="ql-block">常道常知为明智,妄作凶险自招灾。</p><p class="ql-block">容公王天道长久,身殁道存永不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