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退却,聊聊真实的紫金矿业出海这些年……

绿屋

<p class="ql-block">作者:李平</p> <p class="ql-block">近日,因外媒一篇充斥着黄金、海盗、掠夺等美国大片元素字眼的报道,让紫金矿业登上各大平台热搜的榜一“大哥”宝座,网友们“脑洞”大开,“段子”层出不穷。但当狂欢退却,一些理性的声音开始回归到海外投资安全上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平心而论,海外投资风险已经是老生常谈,但这并未阻挡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脚步,据新华社报道,截至2023年末,中国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设立境外企业1.7万家,直接投资存量超3300亿美元。</p> <p class="ql-block">回归到矿业,我国是矿产品消费大国,主要矿产资源50%要依靠进口,国内矿产资源无法满足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需求,换而言之,国内的矿产资源根本不够开发。而同时,海外许多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还未建成工业化体系,仅仅依靠农牧业,很难大规模地发展第三产业,都有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的愿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此,对于以资源为生存根基的矿业公司而言,中国矿企走出去既是“没得选”也是“最优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01</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近来有一句俏皮话“风浪越大,鱼越大”,“风险”与“回报”是一对正相关的关系。然而,“再肥的肉,争的人多了也就没有多少油水了”,更何况,作为矿业市场的“后来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紫金正是深谙此道,他们毫不讳言“到全球开发程度较低和西方人眼里有一定‘风险’地区开疆拓土”。</p> <p class="ql-block">但这条路走得并不容易,尽管紫金矿业出海并购最早可追溯到2005年,但真正意义上的“爆发”,是从2015年之后,公司相继收购卡莫阿铜矿、塞尔维亚博尔铜矿、佩吉铜金矿等一批世界级矿山等开始的。从时间刻度看,2005-2024前10年的他们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厚积薄发是一场痛苦的“修行”,回过头看,紫金矿业公布的数据显示:境外矿产金、矿产铜产量分别占其总量的64%、56%,境外资源储量占比甚至比这个数据更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不走出海这条“毁”“誉”并存的道路,紫金矿业的“个头”将“腰斩”一半以上,我们可能又少了一个可以与必和必拓、力拓等西方老牌矿业巨头为同一梯队的竞争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今年有色金属工业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主办方表示“紫金矿产铜产量破百万吨,取得了中国有色金属矿业企业在全球资源竞争中的历史性突破,也实现了有色金属工业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发展目标。”</p> <p class="ql-block"><b>02</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机遇是平等的,在中国改革开放及工业化催生对矿物原料需求的超级周期面前,紫金走出去能有今天的样子,“人”的因素至关重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紫金有一个对矿业经济和矿业科学有着深刻理解的专家型核心团队——春江水暖鸭先知,把一个小小的“草根”矿产公司经营成一棵参天大树,恐怕对矿业这个行当的体会要来得更深刻。但即便是成就他们广为乐道的“矿业繁荣时期加大自主勘探力度,矿业低谷时期寻找合适并购机会”的并购策略,也并非他们首创的商业模式,中国传统商业智慧“水则资车,旱则资舟”“冬则资衣,夏则资裘”阐释的无外乎是同样的道理,往往是对常识的把握,更加考验人们的眼光和行动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就并购言并购”还是一种“近视症”,紫金眼光的独到之处,还在于选择对外并购标的时,非常注重“穿透”到项目的增储潜力上,比较知名的案例是刚果(金)卡莫阿铜矿并购后,铜资源量从并购时的2400万吨,增加到4369万吨,资源量出现“颠覆性”增储。据紫金的宣传片说,“公司拥有铜资源量1亿吨、黄金3500吨,其中超过一半均为自主勘查获得,大幅降低了综合并购成本”。但在我看来,努力比能力更重要,按稻盛和夫的说法:“只要努力,人就有无限的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想起疫情期间,我曾有幸到紫金参加了他们内部的年度颁奖典礼先进事迹宣讲会,听到了许多紫金外派员工动人的故事,疫情期间,恰逢他们的“项目建设会战年”,为确保战略如期推进,回应市场期待,许多紫金的员工一次次推迟探亲的归期,坚守海外项目现场最长的达540多天。</p> <p class="ql-block">卡莫阿-卡库拉铜矿、塞尔维亚佩吉铜金矿、武里蒂卡金矿以及国内的西藏巨龙铜矿等,这些让紫金这几年“爆发式”增长的世界级项目,都是在疫情期间建成投产的,也正因如此,在过去五年,在疫情持续影响,人员、物资流动受限的背景下,紫金矿产铜产量从不到25万吨增长到101万吨,增长超4倍,是全球铜产量增长最快的企业,矿产金产量也实现了近翻倍增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03</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澳大利亚诺顿金田,收购后1年扭亏为赢;塔吉克吉劳/塔罗金矿,收购后1年扭亏为赢;圭亚那奥罗拉金矿,收购后3个月扭亏为盈;塞尔维亚博尔铜矿,收购后半年扭亏为盈;厄特碧沙锌矿,收购后1年扭亏为赢;苏里南罗斯贝尔金矿,收购后8个月扭亏为赢……</p> <p class="ql-block">这些项目都是原来西方公司经营的亏损项目,一定程度上可代表紫金出海这些年的答案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紫金公告可查信息,自2005年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至2023年7月,他们实现总资产增长55倍、归母净利润增长29倍,铜资源量增长12倍、金资源量增长8倍,矿产铜产量增长44倍、矿产金产量增长3.7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临停笔时,忽然想到金一南将军的一句话,权当收尾——战术千百条,头一条就是肯打,离开了“肯打”全是白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