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故事(一)

思懿

<p class="ql-block">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每天都有不同的人和事在我们生活的周围过往,随之也衍生出林林总总的故事。思懿从事儿科工作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工作期间的诊疗过程也会经历形色不同感受各异的故事,我们与不同外表、不同性格、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在诊疗过程中有各种互动的交流,都会留下难忘的记忆!当然这也是医者有机会将医学理论付诸实践的阵地!在这里上演着太多故事,岁月流走,我和孩子们都会成为彼此的路人,但我想把这些记忆留下,把成长经历中的经验分享并惠及更多需要帮助的娃娃。</p> <p class="ql-block">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活泼可爱的4岁小女孩小雅,小雅来就诊时,是由爸爸妈妈,还有奶奶携着来诊的。刚一进诊室门,小雅的奶奶就着急的诉说着:“医生,孩子的下面很痒,都快抓破了,我们在当地诊所就诊后,说是尿路感染,让我们吃了4天罗红霉素,还用PP粉泡水清洗了,结果一点效果都没有,孩子下面痒的都快抓破了……”我问了孩子的一般情况,奶奶说孩子大便也干,两三天才上一次,尿道口痒痛,查体发现孩子咽部红赤,会阴部皮肤赤肿,还有散在皮肤破损,怪不得孩子疼得不行。孩子舌质红苔黄腻。又为孩子详细听诊检查。我的诊室里总会是中西医结合的诊疗,中医的“望闻问切”之“闻”,我一定会让这个文字蕴含的双层意思都要体现出来,通过听诊器为孩子心肺听诊,这是必须的常规,中医儿科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四诊合参。</p><p class="ql-block"> 经过详细询问孩子的饮食、生活起居结合孩子目前的情况,化验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尿常规提示:白细胞+1。不难判断孩子中医辩证是一个湿热下注的热淋,这也是中医中药最拿手的辩证治疗。抗生素治疗几日,没效;孩子年龄小,也不存在常用抗生素的病史,很显然除外了抗生素耐药因素,中医中药的治疗便是首选,内服外敷中药治疗也是我们通常的最佳搭档,虽然早在清代被后世誉为“外治之宗”的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但有些药无论从口感及气味,内服却断然让人难以接受,还是外用为好。</p><p class="ql-block"> 于是为孩子清利湿热为主处方:内服剂+外敷</p> <p class="ql-block">  治疗3日后,小雅爸爸来抓药巩固,孩子没来,说已经好多了,为其续用2剂善后。并嘱其回家关注孩子清洁卫生及饮食生活起居。</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我们的日常,中医儿科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每天都会呈现不一样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声明:</span>为保护隐私,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烦请告知删除,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