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太凡先生的家书

明天你好

<p class="ql-block">雲女、涛、岚、兵、燕四孙:</p><p class="ql-block"> 你们好!祝你们事事顺心!吉祥如意!涛、岚来信均收悉、勿念。</p><p class="ql-block"> 云:自妳6月8走后,我就生病。经检查:是风湿性心脏病、肾盂肾炎、乙型肝炎和肝肿大。头、脸、脚浮肿一月余、因工资不能按月发、三、四个月发一个月工资、只能维持生活,故无法治病,家庭经济情况,你们清楚不须谈。我思量过,人老了病也多了、治疗也无用。等待着与世長辞吧!值此活时,向你们写封信、谈谈我对你们的期望。</p><p class="ql-block"> 人生的路总是曲折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句诗标示着生活中不但会有幸福、快乐和成功,同时也会伴随着痛苦、不幸和失败。成功和失败犹如一对孪生兄弟,总是形影不离。人生就是由一连串的成功与失败组成的。人生前进的道路上,失败是在所难免的、只要心中的目标不变,有恒心、有毅力、就能够以一种更新的姿态去面对失败、最终获得成功。没有经历过苦难,就不可能懂的什么是幸福。(兵孙切记)</p><p class="ql-block"> 困难是不请自来的,一帆风顺的平坦生活是不存在的。我们必须正视困难,冷静的分析困难。困难犹如纸老虎,你弱它就强。你进它就退。对待困难唯一的回答就是战胜它,不怕困难的人,就能战胜困难;害怕困难的人,必然要被困难所压倒。“不经风雨,長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有理想有出息的青年人,必定是乐于吃苦的人。古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有志者,事竟成。幼有功,戏无益,诫之哉、宜勉力。”(兵孙应明白这个道理)</p><p class="ql-block"> 唐代诗人孟郊有一首著名的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表达了天下父母对子女的顾复操劳之情,也表达了儿女对父母的拳拳报恩之心。人都是父母所生正如《诗经》中所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意思是说:爹生我,娘养我,抚摸我,爱护我,养大我,教育我,照顾我,挂念我;父母对子女的这份深情厚爱,有什么能够超过?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你们应该将父母的这种挚爱永远铭记在心。报答父母对你们倾注的心血和关爱。</p><p class="ql-block">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是难免的,如果各不相让、态度强硬,就会激化矛盾,引起争吵,甚至产生意想不到的悲剧后果。如果双方互谅互让,后退一步,就会大了化小小事化了。清朝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安徽桐城人)的家人在修治府第时,因地界不清,与邻居发生争执,互不相让。张英作诗一首给家人:“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長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后,悟出其中道理,立即让出三尺地,以示不争。对方知道此事,也觉惭愧,也让出三尺地,于是便有了这“六尺巷”的故事。这一故事告诉我们遇到矛盾和纷争时,人人都宽容一点、都往后退让一点。许多看似棘手的矛盾和问题,就能到及时化解和妥善处理。总之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仅是一种谦虚谨慎的处世态度,也是一种以德报怨、以诚感人的美德。它意味着互敬、互爱、立帮、互谅是友谊的基础。青年时代对自己应自信自尊积极进取、自强不息。要经受得起挫折,对困难的回答是战斗!时代呼唤着你们!老一辈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收信后、相互传阅、悟出道理和目的各人都回我一信。</p><p class="ql-block">祝愿你们</p><p class="ql-block">心想事成!健康愉快!。 </p><p class="ql-block">(此信看后由岚孙保存、因他细心) </p><p class="ql-block"> 父、祖:太凡手书</p><p class="ql-block">​ 1998年9月20日</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