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科举博物館,是在江南贡院遗迹基础上建成的科举专题博物馆,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分为地上、地下两大部分。秦淮河畔的江南贡院,是地上部分。这里是地下部分,连招牌也搁置在地面。通往地下室的走廊上有“连中三元”4个红色大字。</p> <p class="ql-block">"科第世家"府邸牌坊。此牌坊由吴鸣先生所赠。据藏者称,该牌坊为明代第一位状元吴伯宗家族故居之物。吴伯宗(1334-1384),明初金溪新田人。明洪武四年(1371)状元,天文学家,官至武英殿大学士。曾祖吴可,南宋登仕郎,漕贡进士。其弟吴名扬参与文天祥勤王军;祖父吴泰运;父吴仪元代乡贡进士,时称"东吴先生"。由此可见,吴伯宗家族确系名副其实的"科第世家"。</p> <p class="ql-block">"自古文章无凭据,但愿魁星一点斗",魁星在古代读书人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主宰考运的神。相传魁星右手那支笔是专门用来录取科举士子的,一旦点中就会文运、官运一起来,所以在科举时代读书人就把魁星奉若神明顶礼膜拜,以求金榜题名。</p> <p class="ql-block">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要想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功名,必须多读书,苦读书。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选题范围主要在四书五经之内。四书指的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这四部书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经典,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规范。五经则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些经典主要涉及古代历史、文化、哲学等内容,是古代学子必读的儒家经典。</p> <p class="ql-block">科举制度虽然创立于隋代,但其渊源却可追溯至先秦。西周的乡举里选、汉代的察举制度、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选才的功能。但因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逐渐衍生出弄虚作假、以权谋私、门阀垄断等弊端。科举的出现是选才制度走向公正、公平的历史选择。</p> <p class="ql-block">历朝君主延揽人才,治国理政,求贤访才事例不胜枚举。商末周文王拉车八百步求得姜子牙;汉代光武帝礼贤下士亲访严光、卓茂;三国刘备为求诸葛亮三顾茅庐。</p> <p class="ql-block">乡举里选。西周天子将土地分封给亲属和功臣,即是诸侯。各诸侯在其诸侯国内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即是地方官员。乡举里选即是卿、大夫等各级地方官员将人才逐级向上推举,直至荐送到朝廷的制度。</p> <p class="ql-block">汉代察举是朝廷设立科目,要求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官员根据所设科目推荐人才的制度,可视为广义的科举。然而,察举以推荐方式选材,缺乏客观标准,易于弄虚作假。为消除这一弊端,统治者在察举中增加笔试环节,以考试为选才标准的科举制度的雏形初现。</p> <p class="ql-block">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它由魏文帝曹丕采纳尚书令陈群的建议制定。九品官人法上承两汉的察举制,下启隋唐的科举制,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p> <p class="ql-block">科举制度的创立。隋文帝 于 开 皇 年 间(581-600)以"分科举人"取代九品官人法。隋炀帝于大业元年(605)创立进士科,即狭义科举。此后,科举发展成为士子仕进的主要途径,科举及第者成为影响唐宋以降中国历史进程的最重要群体。</p> <p class="ql-block">武举又称武科,是中国古代专为选拔武职人才而设置的科目。武举始于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北宋仁宗天圣七年(1029)重开武举,元代不设武举,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恢复武举考试。清代沿袭明制,建立较为完善的武举制度。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廷宣布武举停废。</p> <p class="ql-block">筹措朝考盘费碑。此碑文为晚清官员李鸿章、左宗棠资助举人参加会试,并资助贡生参加朝考的鉴证。碑文记载:光绪年间,由李鸿章、左宗棠等人筹捐白银一万余两,发商生息,作为江宁府 (今南京) 属七县赴京会试考生的公车经费,并从常年基金中抽出八百两出典生息,作为优拔贡生的赴京朝考盘费。</p> <p class="ql-block">科举公车。乃古代科举考试中为考生提供的便利交通方式。每至大比之年,朝廷或地方政府会组织公车,接送考生往返于考场与家乡之间,以减轻其旅途劳顿,确保考生能专心备考,体现了古代对人才选拔的重视与关怀。</p> <p class="ql-block">保和殿中央为七级高台,后方设三扇雕有云龙纹的髹金漆大屏风,坐北朝南设雕镂金漆宝座。明朝大典或册立皇后、皇太子时,为皇帝更衣、受贺之地,清承明制,增设为每科殿试考场。</p> <p class="ql-block">殿试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级别,由皇帝亲自主持,贡士才有资格参加。殿试的前三名分别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合称为“三鼎甲”,有皇帝钦定。</p> <p class="ql-block">丹墀对策三千字,金榜题名五色春。圣上喜迎新进士,民间应得好官人。从贡士到状元总共分四步:金殿策士、金榜题名、恩荣盛宴、状元荣归。</p> <p class="ql-block">金榜为殿试后揭晓进士名次的榜单,采用金黄色纸张,因此称"金榜"或"黄榜",由于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又称"皇榜"。金榜有大、小金榜之分。清朝大金榜分别用汉文、满文写成,接缝处铃盖"皇帝之宝"之印。文科金榜张于东长安门外,武科金榜张于西长安门外,以供百姓观看。三天后收归内阁大库保存。</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十六年(1751)辛未科殿试,共取中243名进士。状元吴鸿、榜眼饶学曙、探花周澧。清代名臣刘墉名列二甲第二名。</p> <p class="ql-block">李鸿章 (1823-1901),字渐甫,安徽合肥人,晚清重臣。道光二十七年二甲第36名进士,官至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创建大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建立北洋海军,推动了晚清近代化进程。</p> <p class="ql-block">郭嵩焘(1818-1891),字筠仙,湖南湘阴人。道光二十七年二甲第60名进士,晚清政治家,湘军的创建者之一,中国首位驻外使节,曾任驻英国、法国公使。</p> <p class="ql-block">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清朝统治危机日益严重。次年,慈禧太后发布谕旨,宣布实行新政,废除八股文,科举考试以西学为主,意在选拔实用人才。</p> <p class="ql-block">1904 年日俄战争爆发,中国东北沦为日俄两国的战场,中国主权受到严重的挑战,国家局势更显危难之中,尽快培养大量新式人才成为救亡图存的关键。在袁世凯等封疆大吏的强烈呼吁下,清廷于1905年9月2日下诏停废科举,持续1300余年的科举制度走下了中国历史的大舞台。</p> <p class="ql-block">在科举停废之后,清廷仍继续为生员和举人提供出路。不仅如此,清廷还对新式学堂学生和留学生进行考试,根据成绩奖给功名,授予官职,科举的影响力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民国考试院是国民政府的最高考试机关,成立于1930年1月16日,主要掌理国家机关人员的考试、任用、铨叙、考绩、级俸、升迁、保障、褒奖、抚恤、退休、养老等事项。 </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沿用了民国考试院制度,主要体现在对国家机关人员的考试、任用等方面。“文革”取消了高考,实行“一颗红心,两种准备。”</p> <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后,高考在1977年得以恢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