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说起雨花寺,恐怕大多数太原本地人也知之甚少。殊不知,这座寺庙竟然还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家寺”,可见其是大有来头的。</p><p class="ql-block"> 雨花寺,位于晋祠公园西北角,据史料记载,该寺始建于北齐(550-577)。明洪武十年(1377)、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先后重建。1984年再次进行了恢复性重建,距今彰显了1440多年的悠久历史。</p> <p class="ql-block"> 甲辰之年,初冬时节。再次走进晋祠博物馆,美丽邂逅雨花寺。</p> <p class="ql-block"> 漫步千年古寺院,追溯寺名之来历。原来,雨花寺名来源于<b>“天降花雨”</b>。相传,在佛祖成佛时,端坐于一株菩提树下,沉思默想,观照本心。突然,天空中涌现出花云,瞬间下起了花雨,浓郁的香气迅速弥漫在空气中。《佛说阿弥陀经》中有“<b>雨天曼陀罗华”</b>之句,寓意佛在讲经说法时呈现了一种瑞相,形容花朵像雨一样漫天飘舞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据了解,在中华大地上建有许多座雨花寺。譬如,太原晋祠雨花寺、河北顺德佛山雨花寺、贵州修文雨花寺、河南林州采桑镇雨花寺等。而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当属晋祠公园里的雨花寺。</p> <p class="ql-block"> 走近雨花寺山门,观赏寺门外一对(清代)石狮护寺情景。石狮左右对峙,雄视前方,守护寺安。品读山门楹联:“<b>不二色空,红尘即是清修地;等观物我,欲海常思植善根”</b>,赋予人一种禅修清静之心。环顾寺前,呈方形布局,四周苍松翠柏,绿树掩映。</p><p class="ql-block"> 跨过山门,走进寺院,原来这是一个类似小四合院的寺院。据寺院老者介绍,寺内大雄宝殿内供奉着燃灯佛,为佛祖释迦牟尼的师傅。传说,释迦牟尼曾以五茎莲花供养燃灯佛,而被预言将在91劫后成佛。堂堂佛祖都只能屈居于偏殿,一座小小的寺庙相传竟然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家寺”(家庙),可见雨花寺实乃庙小佛大,据说十分灵验。</p> <p class="ql-block"> 寺庙坐北朝南,主要由正殿、配殿、东西厢房、山门和钟鼓楼组成。大雄宝殿三槛,砖木结构,歇山式建筑,殿内主塑佛像三尊:主佛燃灯佛,左右供奉着药师佛、阿弥陀佛。塑工颇佳,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 品读大雄宝殿门前楹联:<b>“三声佛陀佑平安,一瓣心香祈福祉”。</b>再观配殿齐全,左右为配殿,右为观音殿,左为财神殿,东厢房内塑释迦摩尼佛主。</p> <p class="ql-block"> 相传,隋朝开国皇帝杨坚,起兵之前,曾来到雨花寺烧香许愿,果然得到天下。而最广为传颂的是,唐高祖李渊曾任太原留守,隋朝末年,眼见天下大乱,有人劝他起兵,李渊开始不肯。后来其子李世民曾来到雨花寺烧香许愿。李渊父子在晋阳起兵举事前,专程前往晋祠,在唐叔虞祠中祈祷,企盼这位晋国的开国之君,保佑他们父子取代隋王朝而争得天下。当年,武王伐纣,而唐叔虞正是武王之子,求他来保佑,寓义深刻。</p> <p class="ql-block"> 大业十三年(617)七月,李氏父子起兵反隋,仅仅用了126天,便攻占了长安。第二年五月,李渊在长安称帝,定都长安,国号便取自叔虞之唐,从此掀开了中国历史上极为辉煌的大唐盛世。</p><p class="ql-block"> 晋阳城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又是李氏父子创建大唐之发祥地,所以李渊一登上皇位,便将晋阳定为大唐北都,这也就不难想象了。李世民随父在此居住多年,时人称之为“太原公子”,他也将把太原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称之为“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据说,雨花寺后来还成了唐太宗的“家寺”,由此可见,这可不是一般的荣耀。</p> <p class="ql-block"> 雨花寺,之所以被誉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家庙,是因为相传在隋朝末年任太原留守的有人劝谏他起兵。李渊碍于大义开始不愿,唐国公李渊眼见天下大乱。百姓疾苦,便后来越见百姓民不聊生,李世民便多次来到雨花寺许愿祈福,得佛菩萨感诏,便回到家中再次劝说父亲,最终李渊被李世民说服,最终举兵起义。起义前雨花寺祈祷许愿,从此开创了辉煌的大唐盛世。后来太宗李世民继位后也经常都会未此祈福、许愿,并写下了《晋祠銘》,从此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家国安宁。这也许就是雨花寺被誉为李世民的“家寺”的主要原因,也正因如此佛教在唐朝的时候也最为兴盛。</p> <p class="ql-block"> 据野史记载,后来太宗李世民还指派袁天罡用黃金打造了五块祈福金简投于五岳之上,以祈求风调雨順、国泰民安之意。于是百姓也纷纷效仿。用竹简雕刻上唐太宗李世民的画像,写上对家人美好的祝愿后悬挂于寺庙、宗祠之中以求心想事成!</p> <p class="ql-block"> 行走晋祠雨花寺,我们可以从历史文化的厚重、建筑艺术的独特以及宗教信仰的深远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p><p class="ql-block"> 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25公里的悬瓮山麓、晋水发源处,是一处集古代祠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及其母邑姜后而建。晋祠不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还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国内宋元明清至民国本体建筑类型、时代序列完整的孤例。</p><p class="ql-block"> 雨花寺,是晋祠内的一个重要景点,创建于北齐年间,具有四合院风格。寺庙虽小,但历史的深邃使其在小巧玲珑的同时透露出一种别致的厚重。寺庙内供奉的是释迦牟尼的师父燃灯佛,这在寺庙中实属罕见,显示出其独特的宗教文化背景。</p><p class="ql-block"> 在探访雨花寺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寺庙的每一砖一瓦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让人不禁对历史产生敬畏之情。同时,雨花寺的建筑风格和宗教信仰也让人对古代人民的智慧和信仰有了更深的了解。</p><p class="ql-block"> 总的来说,行走晋祠雨花寺,不仅是一次对历史文化的探索,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里,可以深刻体会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深远影响,感受到古代人民在建筑和宗教方面的卓越成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作者简介】解德辉,1962年生,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人,2022年于吕梁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综改办)退休。网名“宁静致远”。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吕梁市作家协会会员、吕梁市文化和旅游协会理事、离石区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吕梁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太原市传统文化研究会会员、太原群众文化学会会员、汾州文化研究会会员、《萧乡文学社》作家、国际摄影协会会员、吕梁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吕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武当山文化研究会顾问等。喜欢访古问道,感悟山水人文,秉承“在题材选择上挖掘历史厚度,在红色文化中寻找精神高度,在现实生活中探求艺术鲜活度”,坚持在行走大美吕梁中,传承历史人文。1989年以来,在《学习与研究》(中央)《光明日报》《中国乡镇论坛》《山西日报》《山西经济日报》《前进》《山西工作》《山西农经》《政府法制》《山西法制报》《吕梁文学》《百年红印》(灵石)、《吕梁日报》《吕梁晚报》《文化晋中》《掌上吕梁》《吕梁发布》等报刊、新闻媒体发表各类文章300余篇。出版了《红色吕梁》《印象离石》2本书,被收藏于《吕梁市图书馆》《晋绥兵民博物馆》;《云梦风雅》一书(新华出版社)收录其撰写19篇文章。《吕梁市志》“艺文篇”,收录其撰写的《品读碛口古镇》一文。开办《行走大美吕梁》(个人)微信公众号,已发表460余篇文章。</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