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奔马”及其极限片

苏鲁

<p class="ql-block">2020年7月28日,我的青海、甘肃之行锁定的目的地,是兰州市甘肃省博物馆。学历史的孩子是每到一地必看博物馆,而我则对甘肃省博物馆心仪已久。因为甘肃省博物馆不仅有名闻遐迩的国宝“铜奔马”,还有“驿使图”、“彩陶”等众多难得一见的展品……</p><p class="ql-block">中午时分,孩子驾车来到博物馆门口。到省博的这段路走的很艰难。宽大的路面上没有恢复交通标线,各种车各显神通,互不相让。很难相信这是在省会的主干道上。好不容易开到博物馆门口停下,赶紧下车进门预约,孩子则去找停车位。在手机登记预约后,等着排了半小时左右的队,终于可以进馆。</p><p class="ql-block">在咨询处问清了“铜奔马”在二楼“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厅展出,我三步并做两步,乘电梯直奔二楼“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区而去,我要在第一时间见到“她”。从见到“铜奔马”的那一刻,我整整端详了有好几分钟!……</p><p class="ql-block">铜奔马,东汉青铜器,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至今已51周年,现藏甘肃省博物馆。铜奔马曾多次出现在我国发行的邮资票品图案中。也出现在联合国发行的邮票画面上。</p><p class="ql-block">1973年11月20日,当时的交通部发行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编号邮票1套12枚,第6枚图案就是“铜奔马”,图案为土黄色底色衬托的铜奔马侧面照片。这是铜奔马首次入选我国邮票,并且邮票名称就是“铜奔马”。</p><p class="ql-block">1997年1月1日,国家邮政局发行的《中国旅游年》纪念邮票1枚。图案为长城上方的“马踏飞燕”侧面剪影。早在1983年10月,“马踏飞燕”就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但出现在国家名片上,则迟至1997年。如今,在我国的许多优秀旅游城市的显著位置,都有以“马踏飞燕”为标志的大型中国旅游标志雕塑。也是从这套邮票开始,“铜奔马”改以“马踏飞燕”的名称出现在我国发行的邮资图上。</p><p class="ql-block">2002年1月10日,中国邮政集团发行了的《马踏飞燕》普通邮资明信片,全套1枚。邮资图案为马踏飞燕的头左尾右的侧影。这个邮资明信片发行后,被各地旅游景区作为门票大量印制和使用,成为旅游门票的专用图,存世量巨大。</p><p class="ql-block">2012年8月1日,中国邮政集团发行的《丝绸之路》特种邮票第3枚“大漠雄关”,图案中的近景配图还是“马踏飞燕”。1996年,联合国发行了一枚“马踏飞燕(铜奔马)”邮票,图案为浅棕色衬底上的灰白色的马踏飞燕侧影。</p><p class="ql-block">有意思的是我国发行的5枚邮票(邮资图)上的“铜奔马”(马踏飞燕)都是头左尾右的左侧影;而联合国发行马踏飞燕邮票则是另外一面的右侧影。</p><p class="ql-block">甘肃省博物馆关于铜奔马的介绍是这样的:铜奔马造型矫健精美,作昂首嘶鸣、逸足奔腾状。摄取了奔马三足腾空、一足超掠飞鹰的刹那瞬间。飞鹰回首惊顾,更增强奔马疾速向前的动势。铜奔马全身的着力点集注于超摄飞鹰的一足上,精确地掌握了力学的平衡原理,具有卓越的工艺技术水平。铜奔马是按照良马式的标准去塑造的,集河西马、大宛马、蒙古马等马种的优点于一身,特别是表现出河西走马的对侧步的特征,使凉州骏马遨游丝路、凌空万里的不凡气质,通过巧妙的构思经营、精炼的艺术造型和卓越的铸铜工艺完美地体现出来。铜奔马成为东西方文化交往的使者和象征,因此被列为中国旅游的标志。铜奔马驰誉世界,它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这次能来到甘肃省博物馆,亲眼目睹铜奔马,满足了一个集邮多年的集邮者的心愿。我见展柜前围满了观赏的观众,便耐心等待了一会,人稍少些后举起相机认真拍摄。在铜奔马的两边分别拍摄了数幅照片后,向一边站立的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询问“这件展品不是复制品吧?”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便去拍摄另外一件我心仪已久的展品“驿使图(画像砖)”。有点意犹未尽的是,省博的彩陶展因故未展出。当晚,我在微信里晒了我手机拍摄的“铜奔马”照片,北京客文达先生告诉我:你真幸运,铜奔马的本世纪首次展出,被你碰上了,真有眼福!并发来《北京晚报》关于铜奔马首次展出的消息剪报,从剪报中我了解到,铜奔马在国外展出和在馆内收藏的时间大大多于在国内展出,国内观众看到“铜奔马”真品的人数还没国外多。2020年5月5日,甘肃省博物馆举办“2020年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甘肃文博活动”,并且专门订制了适合展出的展柜和定做了支架,这才把国宝“铜奔马”拿出来展出。如此看来,我这次甘肃省博物馆之行还是非常值得的。</p><p class="ql-block">在“铜奔马”展示柜里,介绍标牌上依然是“铜奔马”三个字,而非“马踏飞燕”。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我国博物馆行业一直称其为“铜奔马”,从未称过“马踏飞燕”。“马踏飞燕”是郭沫若当年在兰州见到“铜奔马”时起的名,而这个名字一直被我国旅游界认可和使用,并被中国邮政采纳使用在邮资票品的名称上。所以,百度会有“铜奔马”又名马超飞雀、马踏飞燕等的介绍,而搜索“马踏飞燕”又有“马踏飞燕又名铜奔马……”的介绍。“铜奔马”和“马踏飞燕”这两种名称都出现在国家名片上,这是不多见的现象吧?</p><p class="ql-block">出于对铜奔马的喜爱,我多次用“铜奔马(马踏飞燕)”为主图的邮票制作极限片收藏。上世纪末,还曾购买它的青铜复制品作为礼物,送给喜欢历史的孩子。在省博的书店里,我见有“铜奔马”的单张明信片,尽管售价是10元,也毫不犹豫的购买了一些收藏。在出口处的明信片柜台,我又买了內有“铜奔马”和“驿使图”的《丝路上的马文化》套片。除了明信片,我还买了“铜奔马”的冰箱贴,回家后贴在冰箱的显著位置上,以纪念这次有意义的旅行。甘肃省博物馆用于维持秩序的护栏柱顶端图案,也是“铜奔马”,我也把它拍了下来。</p><p class="ql-block">在没有见到“铜奔马”之前,我一直以为以前它叫“铜奔马”,现在叫“马踏飞燕”。见到“铜奔马”后,我弄明白了:它还是“铜奔马”而且博物馆依然叫它“铜奔马”,“马踏飞燕”是旅游界的叫法,也是邮政部门给它的正式名称,当然集邮界也跟着叫了。一件“国宝”两种名称,的确蛮有意思的!</p> <p class="ql-block">我在甘肃博物馆拍摄的“铜奔马”</p> <p class="ql-block">编71邮票制作的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丝绸之路邮票“铜奔马”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铜奔马”个性化邮票制作的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中国旅游业标志“马踏飞燕”</p> <p class="ql-block">中国旅游标志制作的“马踏飞燕”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联合国发行的“铜奔马”邮票图</p> <p class="ql-block">旅游城市的“马踏飞燕”标志</p> <p class="ql-block">冰箱贴</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隔离柱上的“铜奔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