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大捷

宜春铁哥

<p class="ql-block"> 美篇昵称宜春铁哥</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3311566</p><p class="ql-block"> 照片来源致谢网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开国上将萧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今年是红军长征90周年,</span> 1934年由于中央苏区第5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从江西出发,经历了举世闻名的25000里长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主席《七律.长征》诗词,以此来纪念红军不怕一切困难险阻,取得了长征的胜利!</span></p> <p class="ql-block">  前些日子,我与几位战友相约来到“黄沙大捷纪念广场”,这是红军在长征前夕,第5次反“围剿”期间的一场战斗中,红军部队以少胜多的一个胜利战场,瞻仰红色圣地,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文化。</p><p class="ql-block"> 走进胜利战场,体验红色文化,进入广场,地面上有一块红17师北上湘鄂赣苏区“地图”,让人一目了然,感觉有一种身临其境排兵布阵的状态。</p><p class="ql-block"> 站在广场中心,视野开阔无遮挡,仰望旗杆上的一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情不自禁的就感受到了红色圣地的气息,我们列队举起右手向国旗🇨🇳行军礼!</p> <p class="ql-block">  黄沙村位于江西宜丰县天宝乡东北方向,该村高山峻岭,森林茂密,三面环山,由省道进入乡村公路,赫然在路口立有“黄沙会战旧址”旅游指路牌。</p> <p class="ql-block">  黄沙村环境秀美,在公路两旁建起了崭新整齐的楼房,形成了村中小街景观,是新农村建设的美景乡村。</p><p class="ql-block"> 黄沙村是当年红军红色的战场,红色黄沙村正在发生着沧桑巨变,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p> <p class="ql-block">  在广场坐北朝南方向的一块墙壁上,写着“黄沙大捷纪念广场”几个黄色大字,墙壁中间镌刻着一群红军战士雕像特别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  沿着<span style="color:rgb(1, 1, 1);">黄沙纪念广场河边,迈过一条溪水潺潺流水的石拱桥,顺着</span>道路两边树立着红色标语牌进入烈士陵园。</p><p class="ql-block"> 慢慢登上陡峭的台阶而上,黄沙大捷红军烈士纪念碑巍然屹立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抬头仰望纪念碑上,镌刻着萧克上将题写的“黄沙大捷革命英雄永垂不朽”碑辞,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赫然入目。</p> <p class="ql-block">  烈士陵园静悄悄的,空气格外新鲜,松柏翠,绿荫芳草,像碑耸立。</p><p class="ql-block"> 静谧的山林中,矗立着一座座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墓,我们向英烈们默哀敬礼!牺牲烈士们的精神永垂不朽。</p> <p class="ql-block">  碑的北面,镌刻着萧克上将《贺黄沙大捷纪念碑落成》一诗:“黄沙大捷,战胜强敌。万众一心,三军奋力。冲锋陷阵,斑斑碧血。红军英名,永垂日月”!</p> <p class="ql-block">  这是发生在90年前,红军在黄沙的一场战斗,是第5次反“围剿”期间,萧克率领红17师北上湘鄂赣边区与国民党正规军的首次恶战。</p><p class="ql-block"> 当年,尽管战斗时间很短,但红17师最终取得胜利,对当时的湘鄂赣苏区革命形势产生重大影响,史称“黄沙大捷”。</p> <p class="ql-block">  军史记载黄沙大捷,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一场战役。</p><p class="ql-block"> 第5次反围剿的斗争中,红军17师转战进入宜丰县天宝乡黄沙村。</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红17师在萧克师长的英明指挥下,以</span>不足3个团的兵力打垮了敌人4个团。总结成为红军早期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并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教材。</p> <p class="ql-block">  那是1934年1月份,萧克师长奉命率领红17师,从江西安福的丰田、古江挥师北上湘鄂赣苏区,遭到驻铜鼓的国民党62师钟光仁旅和分驻宜丰县城、天宝、潭山的朱耀华18师的堵截。</p><p class="ql-block"> 萧克指挥部队将敌人引入苏区腹地宜丰县黄沙村,并抢先占领了周围的大小山头。</p><p class="ql-block"> 战斗在2月3日上午打响,4架敌机对红军阵地狂轰滥炸。</p> <p class="ql-block">  萧克沉着指挥,观察敌情,在群众以送茶水给白军为名,探听到白军在阵地上面摆上“十”字形或“三”字形白布标记,作为敌机从空中识别敌我阵地的标志秘密,他立即命令战士也摆上白布标记迷惑敌机。</p><p class="ql-block"> 敌机在空中盘旋,观察识别不了正确目标,导致不知向那里扔炸弹,失去了轰炸目标只好返航,无法配合敌地面部队作战。</p> <p class="ql-block">  红军部队在居高临下的阵地上,趁机发起冲锋,一鼓作气,声势浩大,打得敌人血肉横飞,死伤遍野。</p><p class="ql-block"> 黄沙之战,红17师伤亡300多人,歼灭敌军1000多人,取得大捷。</p> <p class="ql-block">  一场硝烟战斗,岁月至今虽已远去,一次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从未在记忆中消失,都留在黄沙的山山水水之间。</p><p class="ql-block"> 走进红色圣地,重温革命岁月,感受红色教育的磅礴气息,永远铭记的英雄地。</p><p class="ql-block"> 红色革命,是一段多么波澜壮阔的历史,那些无数的先烈们前赴后继,牺牲在红色的战场上,烈士陵园英雄们的战斗故事,将激励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传承下去,我们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p> <p class="ql-block">  此文受到[跟着书本去旅行]管理团队老师的点评,推荐在“游学群”为佳作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