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个历史人物被后人建祠建庙予以祭祀的有几十个,但被多地祭祀的除了孔子、诸葛亮,余下已是凤毛麟角。而柳宗元却是其中之一,在他任职的湖南永州、广西柳州都有纪念他的专庙:柳子庙、柳候祠。</p><p class="ql-block">九月廿五日下午,我们去往潇水西岸、愚溪之滨,距永州市政府所在地冷水滩21千米,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始建于北宋至和三年(1056年),已有968年历史的柳子庙。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柳子庙为砖木结构,三栋进深,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 庙门正上方有石刻“柳子庙”三个大字,环以“五龙戏珠”石雕;正门石门框上刻杨翰手书对联:“山水来归,黄蕉丹荔;春秋报事,福我寿民”。东西门楣分别有“清莹”、“秀澈”石刻,进门后即为戏台。</p> <p class="ql-block">戏台木柱木楼,歇山顶三檐;台顶有瓷葫芦,泥塑鏊鱼等;台檐柱上端有彩色凤凰,麒麟木刻浮雕;台两侧有“胜地喜临江,万叠云山来缥缈;高情还爱石,一园花竹尽玲珑”对联。</p> <p class="ql-block">穿过戏台,面前是宽阔的戏坪,跨十三级石阶进入中殿。中殿分左右两院,中为俑道,从俑道拾级而上进入后殿。</p><p class="ql-block">中殿木柱木壁结构。</p> <p class="ql-block">柳子庙中殿的牌匾名为“八愚千古”。这块牌匾是对柳宗元的尊称,里面的牌匾写着“都是文章”,代表后人对他的文学成就的肯定。</p> <p class="ql-block">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翰林学士、国史编修严嵩出使桂林,还朝途经永州拜谒柳庙,写下《寻愚溪谒柳子庙》,并将随身所带的象牙朝笏,供奉在柳宗元塑像手中。</p><p class="ql-block">严嵩(1480年3月3日—1567年),字惟中,号介溪,袁州府分宜介桥村(今江西省分宜县)人。</p><p class="ql-block">严嵩于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正德十年(1515年),奉旨还朝。后进署南京翰林院事,召为国子祭酒。嘉靖七年(1528年),迁南京礼部右侍郎,奉命祭告显陵,归后迁吏部左侍郎,进南京礼部尚书,改吏部尚书。十二年(1533年),以贺万寿节至京师,时值廷议重修《宋史》。二十一年(1542年),拜武英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后专直西苑,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晚年渐为世宗所疏远。后被御史邹应龙、林润等弹劾其罪行。四十一年(1562年)罢职,四十四年(1565年)被削籍抄家。两年后老病被削籍抄家。两年后老病,寄食墓舍以死。</p><p class="ql-block">严嵩利用世宗“果刑戮,颇护己短”的弱点,以事激怒世宗,戕害他人以成己私。吞没军饷,废弛边防,加剧了“北虏南倭”之患;招权纳贿,肆行贪污,进一步败坏吏治,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p><p class="ql-block">其诗文却清丽婉约,著有《钤山堂集》《钤山诗选》《直庐稿》《南宫奏议》《历宫表奏》《嘉靖奏对录》《南还稿》《振秀集》《流院逸稿》等。</p><p class="ql-block">尽管严嵩心术不正,是个奸臣贪官,却不妨碍他对柳宗元的推崇和艺术成就。</p><p class="ql-block">严嵩献笏的柳宗元塑像早已不存,现在大殿里供奉的是1992年重塑的。</p> <p class="ql-block">在后殿拍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大殿左侧边厢介绍柳宗元生平事迹。</p><p class="ql-block">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山西永济人。唐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被提升为礼部员外郎。因与王叔文、王伾、刘禹锡一道共同倡行领导“永贞革新”政治运动,遭失败,被贬为邵州任刺史,在被贬途中再贬永州司马,唐元和十年(815年)被远放柳州任刺史。唐元和十四年(819年)病卒于柳州任上,终年四十七岁。</p><p class="ql-block">文革时一度讲儒法斗争史,柳宗元与韩愈一样,被归入法家之列,属于改革派,他的被贬因倡行改革的结果,而被贬却也成就了他,才有了千年柳子庙的祭祀,名垂千秋。</p> <p class="ql-block">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章笔力雄健,议论精深。谪居永州十年,他考察民情,研究经史,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建树,在文学上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在永州,他写了500余篇文章,占其一生全部文学作品的五分之四以上。特别是“永州八记”等秀丽游记,《三戒》《罴说》等著名寓言,《捕蛇者说》《童区寄传》等精美散文,《江雪》《渔翁》等佳作诗赋,还有体现唯物主义思想学的《天说》《封建论》等,文声远播、驰名天下。所以他被后人冠以八大家之首。</p> <p class="ql-block">“摹宋韻唐风歌盛世,临奇山异水赋华章”是“中兴颂”展馆的对联,里面是永州的摩崖石刻拓片精华展。</p><p class="ql-block">唐宋二代的中兴之主分别是唐宪宗、唐武宗、唐宣宗、宋高宗和宋孝宗。</p><p class="ql-block">唐宪宗、唐武宗、唐宣宗</p><p class="ql-block">唐宪宗在位期间进行了“元和削藩”,成功削弱了藩镇势力,改革赋税,减轻百姓负担,提高了宰相的地位,这些措施促进了唐朝的复兴,被称为“元和中兴”。唐武宗在位期间,知人善任,澄清吏治,削弱宦官和藩镇势力,取得了“会昌中兴”的局面。唐宣宗在位期间勤俭治国,减少赋税,注重人才选拔,收复了部分失地,历史上称为“大中之治”。</p><p class="ql-block">宋高宗、宋孝宗</p><p class="ql-block">宋高宗在南宋建立初期,面对金兵入侵,成功稳定了南宋政权,并在其统治期间进行了多项改革,巩固了南宋的统治基础。宋孝宗则继续推进高宗的改革措施,进一步巩固了南宋的统治,被称为“乾淳之治”。</p><p class="ql-block">这些中兴之主都在各自的时代背景下,通过一系列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改革,推动了国家的复兴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这里陈列的拓片都是比较有名的。</p><p class="ql-block">石刻、碑刻的拓片可以通过各自的方式予以流传,并互相印证翻刻拓印。柳子庙现存的三绝碑就是根据明代三绝碑的拓文本重刻的,保持了原碑刻的风貌而得以流传。</p> <p class="ql-block">《忘机处》拓片。</p><p class="ql-block">“忘机处”的意思是消除机巧之心,达到淡泊清净的境界,与世无争。</p><p class="ql-block">“忘机”是道家语,指的是忘却世俗的烦忧和巧诈之心,达到一种自然、质朴的状态。这个词语常用于形容那些心地纯正、自然淡泊的人,他们与世无争,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p><p class="ql-block">“忘机”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列子·黄帝篇》中的故事,讲述了一个渔人与海鸥的故事。渔人因为与海鸥建立了信任,海鸥不怕他,甚至愿意亲近他。然而,当渔人的父亲要求渔人捉一些海鸥给他玩时,海鸥再也不愿意靠近渔人了。这个故事说明了“忘机”的重要性:只有当你没有巧诈之心时,异类(如海鸥)才会亲近你。</p> <p class="ql-block">介绍牌没拍清,谁知道这是什么碑的拓片?</p> <p class="ql-block">《怀素书杜甫秋兴八首》拓片。</p><p class="ql-block">《怀素书杜甫秋兴八首》是指怀素创作于752年(壬辰年)的草书作品,其书法内容是杜甫诗篇。2024年学者黄锦祥通过详实考证,证实草书《秋兴八首》为怀素16岁所写,是怀素现存最早的书法作品。通篇草势连绵,圆转遒逸,线条奔放流畅,笔走龙蛇变幻莫测,法度严谨而不乱。此时朱逵为其写《怀素上人草书歌》,高度赞扬怀素的草书妙绝古今草书《秋兴八首》不仅体现少年怀素的狂草天赋,而且字里行间仿佛见到怀素“芭蕉练字”的艰辛背影,这种写到“盘板皆穿”的治学精神值得后人发扬和学习,怀素终成草书大家。</p> <p class="ql-block">何麒《狮子岩铭》的拓片。</p><p class="ql-block">还有很多拓片,放在玻璃橱里存列,拍照反光不清晰,就不罗列了。</p> <p class="ql-block">图中是柳子庙碑堂后墙上嵌有的清知府廷桂拓刻的“荔子碑”。</p><p class="ql-block">碑文摘自韩愈所撰的《柳州罗池碑》,因句首有“荔子丹兮蕉黄”而被称为“荔子碑”。碑文颂柳宗元,文辞来自韩愈,笔书来自苏轼,故又称“三绝碑”。</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荔子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唐穆宗长庆二年(822)七月,柳宗元病逝于柳州刺史任上后三年,柳州市民于罗池旁建立庙宇(时称罗池庙即今柳侯祠)以缅怀祭祀柳子在当地的政绩。次年春,韩愈于京师长安闻讯,欣然命笔撰写了《柳州罗池庙碑》一文以悼念亡友柳宗元。碑文附作《迎享送神诗》(即荔子碑文)。这首诗仿《楚辞·九歌》体而成,配以乐曲以为柳州人士祭祀时迎神送神(柳子菩萨)歌之。时中书舍人史馆编修沈传师挥毫书写碑文及诗,一同刻字于罗池庙中。冬去春来,两百多年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轼又欣然泼墨独选其诗而书。南宋嘉定十年(1217),苏轼之作首次被刻碑于罗池庙。于是,这块珍奇的“三绝碑”得以面世。</p><p class="ql-block">明朝万历二十四年(1596),永州司理刘可勤见读碑文,敬慕柳子其人其文,遂令人摹刻于永州柳子祠(即今柳子庙)中。自此,永州人士祭祀柳宗元也有诗文可读唱了。</p><p class="ql-block">清顺治十四年(1657),在历经兵燹而成瓦砾的柳子祠废墟上,湖南分守道黄中通与永州知府魏绍芳捐俸鸠工,重修庙宇时,为让“蕉黄荔丹复起”,遂将荔子碑原本重新刻于石上,复以旧观。至清同治五年(1866)满州人廷桂任永州知府后,搜访柳宗元在永州的行迹时,获见了柳宗元游华严岩的题刻。其时荔子碑因历经两百多年风雨沧桑且为无赖所摧而字体湮灭不堪观读。正当他遗憾无法复刻此碑只有“独任其剥落”之际,喜得碑文拓贴本,于是嘱人立即复刻“荔子碑”。为避免其再遭旧灾,创意将原为整块的碑文分刻于四块精选的青石之上并将之嵌于庙宇西墙边。为给后人以交代,这位开明的知府又将自己所题书的“跋”一并刻于“荔子碑”正文之后。这,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荔子碑”。</p> <p class="ql-block">苏轼荔子碑介绍牌。</p> <p class="ql-block">当地的一位书法家在庙内设摊免费为游客以姓名作藏头诗,诗成之后若想请他书写在条幅上,则要付润笔费200元。</p> <p class="ql-block">大家兴趣颇浓,纷纷请书法家作诗,但少有人请他挥毫。直到最后一位老师过意不去,请他把外孙的藏头诗写上了条幅,总算没白忙乎了一场。</p> <p class="ql-block">书法家创作的藏头诗。</p> <p class="ql-block">大殿右后侧有个池塘、船舫。</p> <p class="ql-block">柳宗元《永州八记》画图集赏长廊,设置在后殿外的假山后与柳子庙围墙之间。主要介绍柳宗元所著的《永州八记》游记。</p> <p class="ql-block">一圈转下来,上了一堂历史文化课,也更加了解了柳宗元,一个为民着想的好官,一个文才斐然的大家必定被后人仰望、奉祀。</p> <p class="ql-block">(首张图片采自网络,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