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知青之:《割资本主义尾巴》

夏咸元6193531

<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15日我在上海的一个菜市场里看到了我熟悉的油豆角。这个油豆角应该是辽宁省大棚种植的,而且一年四季都有购买,快递发送。我也曾经买过吃过,总是感觉没有黑龙江省的油豆角好吃。</p><p class="ql-block">五十多年前,我上山下乡在牡丹江市郊区林场,吃过林场职工家属自留地里种植的豆角,那个时候不叫油豆角,牡丹江地区人们称这种豆角是(开锅烂),意思就是开锅就烂就熟,那糯糯的、粉粉烂烂的、吃到嘴里就化的豆角,真的很好吃,而且百吃不厌,吃了还想下顿吃。我们经常说:“黑龙江不但有森林和煤矿、大豆和高梁,还有小鸡炖蘑菇,铁㶽炖大鹅,还有那特别好吃的我们知青念念不忘的五花肉炖豆角(开锅烂)。</p><p class="ql-block">辽宁省种植的油豆角和黑龙江省的油豆角口味还是有区别的,辽宁省的油豆角应该是属于粳性(粳:字典里读jing,上海民间读geng,上海话读刚,意即硬)。品种有一点红、九月青等等。</p><p class="ql-block">我们上海知青每次重返第二故乡:牡丹江,每次外出吃饭或者作客赴宴五花肉炖豆角那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2024年8月底,我们几个上海老知青结伴同行去旅游,在牡丹江、佳木斯、内蒙古(原来的大兴安岭地区)、抚远县、东京城…等地方吃了好多次豆角(开锅烂)。</p><p class="ql-block">2016年8月份在牡丹江市林业局东村林场小闵子家作客又吃到了我们梦寐以求、心心念念的豆角(开锅烂)。</p><p class="ql-block">2018年8月份在黑河的李小静家和东村林场的吴小芳家作客也要求必须有这个菜。</p><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初在东村林场韩淑云家作客也特意关照必须有这个菜。</p><p class="ql-block">林场里家属居住地门前、房后可以种植豆角的,还有自留地也可以种植豆角的,我们可以多吃一些。开锅烂豆角吃在嘴里,细细品味,仿佛我们又回到了难忘的知青岁月,难忘的艰苦生活年代。</p><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牡丹江的豆角好吃,但是我们吃的不多,我们林场在大山沟里,那个年代没有早市,也没有集市,如果有人偷偷摸摸的卖东西,那是属于《投机倒把》的行为,要被取缔和抓起来的。在牡丹江市里有小女孩提蓝小卖鸡蛋的,那也是走街串巷不设摊位的。再说我们知青就餐在食堂,在那什么都要凭票供应、物质匮乏的年代,林场采购员只能在市里的副食品商店购买食品,新鲜蔬菜不凭票,但很难买到。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林场则大量采购蔬菜,职工藏于菜窖,便于冬天吃用。我们食堂没有菜窑,所以平时以喝汤(白菜汤、大头菜&lt;卷心菜&gt;汤,偶而加上土豆片汤为主菜…,很少有炒菜。我们知青也会经常开小灶,改善一下伙食,在宿舍前空地种了豆角等蔬菜,结果被《割资本主义尾巴》给斩杀了。开锅烂豆角很少有机会吃到,根本不解馋。所以引出了今天的话题《割资本主义的尾巴》。</p> <p class="ql-block">1975年的初夏,全国开展《斗私批修,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割资本主义尾巴》的运动,这场运动很快就波及到了我们下乡的东村林场。</p><p class="ql-block">在我们知青宿舍门前有块空置地,部分知青利用空闲时间翻地背垅,种上了豆角,辣椒等农作物(黑龙江的豆角:开锅烂,确实令人垂涎三尺,真的好吃)。</p><p class="ql-block">那个时候“斗私批修”的运动之风已经漫延到林区小山村里,时常可以见到林场领导带着工作组,手拿镰刀,走街串巷,高喊口号:“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还在场区用油漆刷了很多的宣传标语。工作组在巡逻中用镰刀铲除各家各户私自小开荒种植的农作物。“要斗私批修,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割资本主义尾巴,消灭私有制”是当时的政治口号,谁也违背不了。</p><p class="ql-block">当年林场的个别领导在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也是不含糊的,甚至于一点情面也不讲,还领着工作组气势汹汹的来到我们上海知青宿舍门前,把知青们种植的豆角、辣椒、茄子等秧苗全部给铲除了。那些倒伏在地的绿油油的秧苗还没有蔫掉,它们顽强的抬起头,好像在呐喊:“我做错什么事了,我也有生命的,我吃的是土壤里的养分,生长出你们人间喜欢吃的豆角,你们为什么要杀害我”。同时,林场还要求林业中学的高年级学生,带着工具,到林场周边的山坡上去巡查,发现有小开荒,种植农作物的,统统予以铲除。从当时的形势政策上来说,这是“斩除资本主义的尾巴,斗私批修,狠斗私字一闪念,坚决走社会主义的道路,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p><p class="ql-block">知青们喜欢吃的豆角是种不成了,宿舍门前的那块空地就这么闲置着,由于黑土地较肥沃,不久地里就长满了杂草,有的杂草长的比人还高。有一天,我们偶然发现杂草丛中有一窝鸡蛋,大约有十多个,不知道是谁家的母鸡在筑窝生蛋,准备哺小鸡呢。那个年代,鸡蛋可是稀罕的营养品,要凭票供应的。知青们平时很少能吃到白煮鸡蛋,偶尔获得十多个鸡蛋,真是天大的惊喜,权当上苍赐与我们的礼物,当天晚上这些鸡蛋全被煮熟后让知青们分食了。</p> <p class="ql-block">读者们可能不理解,看不懂,这是什么情况?种几棵豆角自己吃都不可以?老知青在此告知你,这就是那个年代,就是那个情况,你们没有经历过,不会有感同身受的。</p><p class="ql-block">我们知青所经历过的年代,那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疯狂的年代,是一个泯灭人性,极端左倾的年代。一个《割资本主义尾巴》,铲除知青们种植的豆角秧苗一事,足以证明是错误的行为,但在极左思潮下,你也无力抵抗。还有那倒卖蔬菜被判《投机倒把罪》的行为文革后也被取消了。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后,才有了物质丰富、市场繁荣,老百姓得以解决温饱问题,人们开始走向了新生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前三十年、后三十年。</p><p class="ql-block">亲爱的读者:看了《割资本主义尾巴》美篇后,你们有何感想?我们老知青生不逢时、时过境迁,让我们一起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吧!</p><p class="ql-block">我今天说的都是真实的身边的故事,没有任何的夸张情节,这就是一段中国知青史。</p> <p class="ql-block">亲爱的读者,黑龙江省的油豆角(开锅烂)确实好吃,但是在网上是买不到的,黑龙江没有大棚基地,基本上都是本地自产自销,自给自足,而且价格不贵,每斤3元左右。我在2024年8月底和9月初去了佳木斯市和牡丹江市的早上集市,没有卖家可以发货的,更没有看到有广告可以销往外地的。所以你们以后有机会到黑龙江省去旅游,你们最好尝尝黑龙江省的油豆角(开锅烂),我可以说名不虚传,绝不夸张,保证你吃不松口,爱不释手。</p><p class="ql-block">一方土地养育一方人,南方的橘子好看好吃,但它长在淮河以南为橘,长在淮河以北则为“枳“(zhi),不叫橘子了。地理环境的变化,它也变化了。</p><p class="ql-block">辽宁省的油豆角有一点红、九月青等品种,吃口不及黑龙江省的,但是也很好吃,菜市场,网上购买都很方便,只是价格稍贵,上海人对这个豆角不了解,所以不受青睐,很少有人购买。切记:如果你买豆角一定要烧熟煮透,即使开锅烂,也要多煮一会儿煮熟煮透后再吃。</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上山下乡黑龙江知青岁月时对当地美食的偏爱,今天分享给你们,希望你们有机会品尝到黑龙江省的豆角(开锅烂)后也喜欢这个美食。</p><p class="ql-block"> 作者上海知青:夏文元</p><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18日</p>